問題詳情
16. 孫中山先生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主要是因應哪一事件的發展?
(A)府院之爭
(B)復辟事件
(C)二次革命
(D)五四運動。
(A)府院之爭
(B)復辟事件
(C)二次革命
(D)五四運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1),E(0)
內容推薦
- ※人們常為了緬懷過去, 對特殊意義的歷史事件 設立紀念碑,回答相關問題:【題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此石碑,目前保留在何地?(A)甲(B)乙(C)丙(D)丁
- 寫出下圖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為 (12) 。(未知數以x表示)
- 中國皇帝制度自221BC秦始皇起,至1911AD溥儀結束,總共在中國實施多少年?(A)不滿一千年 (B)一千多年 (C)超過二千年 (D)將近三千年。
- 《民報》發刊詞中提到:「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請問:以《民報》的內容來
- 【題組】(4)13-|(-2)-(-17)|+(-28) =|4| 。
- 依林閱讀課外書時,發現十七世紀時,北台灣有些漢人與原住民是天主教徒,這樣的結果,與下列哪一國的統治有關?(A)日本(B)西班牙(C)荷蘭(D)英國。
- 勳勳在日月潭舉辦的長泳比賽,去程每小時前進4公里,回程每小時前進3公里。已知長泳比賽單程的距離為a公里,若游完全程所花的時間不逾2小時,則依題意可列出不等式為 (10) 。a最大值為 (11
- 民國4年,為取得日本的支持,誰接受大部分日本所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 (A)孫中山 (B)蔡鍔 (C)溥儀 (D)袁世凱。
- 中華民國建立歷經許多階段,其中包括(甲)軍閥割據(乙)北伐(丙)十年建設(丁)八年抗戰(戊)國共內戰。請問:其出現的順序為何?(A)甲乙丙丁戊 (B)乙甲丙丁戊(C)甲乙丁丙戊 (D)乙甲丁丙
- 【題組】 (3) (-75)-83-[925+(-83)] =|3|。
內容推薦
- 如圖(五),柱體切開成為兩個部分,灰色及白色部分,灰色是四分之一圓的圓柱,試問切開之後,白色部分表面積為______平方公分。
- 【題組】「顏思齊開拓台灣登陸紀念碑」座落在何地?(A)甲(B)乙(C)丙(D)丁
- 請比較數的大小,並在空格內填入>、<或=。【題組】(1)7|6|-7。
- 明黛看到黑板上老師將以下的活動歸類在一起,如:「戊戌變法」、「庚子後新政」、「立憲運動」。請問:老師將這三項活動歸類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屬於哪個層次的運動? (A)器物 (B)制度 (C)物質
- 下列諸人物中,何人不屬於北洋軍閥? (A)唐繼堯 (B)段祺瑞 (C)吳佩孚 (D)曹錕。
- 【題組】(2) -|7| -。
- 【題組】十七世紀時,「台灣街」即台灣最早開發的台灣第一街,是位在何處的商業市街?(A)甲(B)乙(C)丙(D)丁
- 清末曾有兩個國家為爭奪中國東北的權益而爆發戰爭,某位漫畫家將這件史事描繪成兩隻餓虎為了爭奪食物而大打出手的漫畫。請問:畫中的兩隻老虎應該是代表哪兩個國家? (A)英、法 (B)日、德 (C)俄
- 民國初年曾經因為軍閥割據而造成南北分裂,中國同時有兩個政府。一由段祺瑞控制,一由孫中山主持。請問:南北政府是指那兩地?(A)北京VS廣州 (B)南京VS北京 (C)南京VS重慶 (D)南京VS
- 「在這場革命後,同盟會成員多方收斂烈士遺骸72具,合葬於黃花岡。西元1932年,雖查得此次死難烈士不止72名,但因習慣,人們仍稱其為『黃花岡烈士』。」由內容判斷,上述烈士是在何地起義時壯烈犧牲
- ※以下圖表是17世紀台南地區某所原住民學校的課表,請依此回答相關問題:【題組】請問圖表中所指的原住民,可能是下列何者?(A)西拉雅族 (B)卑南族 (C)阿美族 (D)賽德克族。
- 線型函數f(x)=2x+1和g(x)=bx-1的圖形交於一點M(2, a),則a+b= (5) 。
- 「東南各省是我國的經濟命脈,我們並不同意中央宣戰的決定,如果我們能確保外國人在東南各省並不會遭受到任何經濟財產的損失,希望你們也能同意不將戰火蔓延到東南各省一帶。」請問:這樣的宣示顯示了什麼意
- 孫中山組織過五個會黨或政黨:(甲)興中會(乙)同盟會(丙)國民黨(丁)中華革命黨(戊)中國國民黨,其出現的順序為何?(A)甲乙丙丁戊 (B)乙甲丙丁戊(C)甲乙丙戊丁 (D)乙甲丙戊丁。
- 中華民國自建國以來至今,歷經許多變革,下列有關中華民國的總統稱號,何者為非?(A)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孫文 (B)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孫中山 (C)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蔣中正 (D)中
- ( )假設甲、乙均為整數,且│甲+1│+│乙-1│=0,則甲數-乙數=?(A)-(B)-(C)(D)2
- 函數f(x)=(k-2)x+k+1為通過原點的一次函數,則f(-3)= (6) 。
- 武昌起義時,各省紛紛響應,並且自組臨時政府,推派臨時大總統,這反映出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A)革命思潮已成為時代趨勢 (B)清朝呈現地方自治的結果 (C)君主立憲的成功 (D)瓜分風潮的出現。
- 民國初年某位學者發表言論道:「余甘冒全國學究之敵,高張文學革命大旗,以為吾友之聲援,旗上大書特書吾革命的三大主義,使得通俗的、寫實的平民文學成為一時流行的風潮。」請問:這位發起白話文運動的學者
- 如下圖,乃諷刺「皇族內閣」,13位內閣中有9位的滿州貴族,而漢族官員僅有4位。請問:清朝此次的改革乃因受到哪一場戰爭的刺激? (A)日俄戰爭 (B)甲午戰爭 (C)八國聯軍 (D)黃花崗起義。
- 臨時參議院改選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後,並制定何種統治制度,以限制總統職權?(A)總統制 (B)內閣制 (C)委員制 (D)雙首長制。
- 民國初年,有位作家創作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暗喻中國傳統思想規範,是吃人的禮教。請問:此人是下列何者? (A)胡適 (B)陳獨秀 (C)魯迅 (D)蔡元培。
- 「為了鎮壓四川的保路抗爭,清廷調動部分湖北新軍進入四川,而革命黨遂趁防務空虛之際,一舉成功地發動了武昌起義。」請問:上述起義發動時,正歲值何年?(A)甲午年 (B)乙未年 (C)庚子年 (D)
- 民國初年,因為不滿袁世凱藐視國會,擅自向外國借款,以及國民黨領袖宋教仁被暗殺,所以促成了下列哪個行動? (A)復辟事件 (B)二次革命 (C)五九國恥 (D)護國軍之役。
-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中,其中引進西方思潮,主要是指哪兩個面向?(A)民主與科學 (B)供給與需求 (C)自由與民主 (D)民主與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