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下列何者不宜作為燃氣熱水器之瓦斯輸送管?
(A)金屬可撓性管
(B)強化瓦斯橡皮管
(C)PV
(D)管 不銹鋼被覆橡膠管。
(A)金屬可撓性管
(B)強化瓦斯橡皮管
(C)PV
(D)管 不銹鋼被覆橡膠管。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89583
統計:A(0),B(0),C(95),D(1),E(0)
內容推薦
- 銑床工場地面的油污可使用下列何者清除 (A)水泥(B)焦碳(C)木屑(D)掃把。
- 銑床加工進行中,為了工作方便,床台上允許置放 (A)刀具(B)手套(C)毛刷(D)待切削工件。
- 清潔銑床床台 T 槽切屑,宜使用 (A)手(B)起子(C)毛刷(D)壓縮空氣。
- 6×15×120 cm 之木料約等於材積計算的 (A)4(B)5(C)40(D)5 才。
- CNC 銑床無法順利拆卸刀具時,可能原因 (A)主軸偏擺過大(B)刀柄拉桿精度不良(C)液壓油濃度太高(D)液壓油濃度太低。
- 1喬木移植時樹幹的保護材料,何者不佳? (A)保鮮膜(B)麻布(C)草繩(D)不織布。
- 有關於練土機使用的敘述,何者正確?(A)練土機可以隨時練製各種黏土(B)不同的黏土應盡量使用個別的練土機11備土(C)少量的特殊黏土也適合使用練土機備土(D)放置練土機的空間無須通風良好。
- 1為提高喬木移植成活率可使用的措施,何者不對? (A)斷根處理(B)使用盆器苗(C)挖掘土球尺寸加大(D)挖掘前一週施用氮肥。
- 袋裝拉坯土貯放過久變硬時,應如何處理?(A)丟棄不用(B)直接投入練土機(C)泡水回溼軟化(D)打成泥漿。
- 床台面受損產生小凸狀時,應使用 (A)手提砂輪機去除(B)銼刀去除(C)油石去除(D)不必去除。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木料接合方法? (A)對接(B)搭接(C)壓接(D)榫接。
- 以下何者不適於做為木料接合固定鐵件? (A)鐵釘(B)螺釘(C)螞蝗釘(D)鉚釘。
- 下列何者是黏土回收過程最不應該發生的狀況?(A)溼土混入乾土(B)泥漿混入泡土桶(C)泥漿晾乾成乾土(D)雜質混入黏土中。
- 銑削寬度 10±0.01 ㎜,深度 10 ㎜之直溝槽,可用 (A)8(B)10(C)12(D)16 ㎜之端銑刀。
- 木料堆置之正確方式為? (A)同方向水平堆置(B)縱橫方向交錯水平堆置(C)垂直長向方向堆置(D)不同尺寸混合堆置 以避免彎曲變形。
- 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練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土色(B)練土時土中的孔隙會增加(C)練土時水越少越好(D)練土可將空氣趕出。
- (本題刪題)同一種木料在 (A)埋入乾燥土層中(B)埋入濕潤土層中(C)乾濕交替環境中(D)沉入水中 情況下較易腐朽。
- 材積 1 才之體積約等於 (A)2100(B)2700(C)270(D)210 立方公分。
- 方型槽又稱為 (A)V型槽(B)X型槽(C)I型槽(D)斜形槽。
- 1挖掘喬木時下列的措施,何者有誤? 可(A)用圓鍬挖掘(B)前一天灌水(C)較粗的根用鋸子鋸斷(D)根部切口保持乾燥。
- 1喬木挖起之後,土球的保護措施,何者有誤? (A)用麻繩綁紮(B)用麻布包紮(C)用草繩綁紮(D)用塑膠布包紮。
- 一般布朗夏普型(B.& S.)分度頭之分度板有 (A)1(B)2(C)3(D)4 片。
- 銑床虎鉗上之油珠孔,亦需經常加油,其方式為用 (A)抹布拭入(B)油壺滴入(C)機油槍抵緊油珠口射入(D)手撫摸。
- 銑削當中,若發現銑床馬達冒煙時,應先採行何種步驟較妥當 (A)立即退刀或停止自動進給再關閉電源(B)先關閉電源再停止自動進給(C)先跑去報告老師(D)放任不管。
- 下列公制單位中,最小的長度單位是 (A)公厘(B)公分(C)公寸(D)公尺。
- 公制鋼尺上最小的刻度為 (A)1公寸(B)1公分(C)1公厘(D)0.5公厘。
- X 型槽亦就是 (A)方型槽(B)斜型槽(C)雙(D)J型槽 雙 V型槽。
- 有關回收土泡土桶的管理,何者為宜?(A)保持有水並加蓋(B)通風良好不加蓋(C)使用回收油桶泡土較環保(D)回收土桶不需特別標示。
- 水灰比愈高,混凝土之何種性質將愈高? (A)強度(B)工作度(C)耐候性(D)水密性。
- 下列何者為燃氣熱水器安裝時,作為冷水管之入口端之防漏止洩材料?(A)止洩帶(B)橡膠墊片(C)金屬片(D) 缺氧 膠。
- 手工練(揉)土的方法俗稱為什麼?(A)菊花練土法(B)荷花練土法(C)蘭花練土法(D)櫻花練土法。
- 分度頭可調整其傾斜角度在水平以上 (A)30(B)45(C)60(D)90 度。
- 手工練(揉)土法使用之工具為(A)雙手(B)探針(C)石拖(D)水布。
- 一呎等於 (A)8吋(B)10吋(C)12吋(D)14吋。
- 探討故障狀況時,下列何者較不重要 (A)故障種類(B)故障發生頻率(C)故障重現性(D)地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