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學者評論某位歷史人物,說道:「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與宗教家,也是十七世紀英國革命的首腦人物兼軍隊的指揮官。他贏得了英國內戰的勝利,他的獨裁統治使英國這個島國的國力大增,提升在國際上的地位。」請問這位歷史人物是誰?
(A)亞當斯密
(B)克倫威爾
(C)華盛頓
(D)伏爾泰
(A)亞當斯密
(B)克倫威爾
(C)華盛頓
(D)伏爾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61404
統計:A(16),B(64),C(15),D(10),E(0)
內容推薦
- 某一時期,穆斯林世界成為科學、醫學及教育中心,阿拉伯人在巴格達成立一所專門的圖書館及翻譯機構,成為主要的學術中心,許多世界上著名的學者皆在此地聚會。請問此時期是 (A)穆罕默德在世時 (B)奧米
- 某位哲學家說:「暴力不能產生合法的權利,暴力也不能產生義務。任何人都沒有被賦予任何自然權力以統治他的同類,那麼剩下的,就只能用契約作為一切合法權利的基礎。」請問下列那一事件深受這位哲學家思想的影
- ⑷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 台中公司之流動資產$64,350,流動負債$49,500,今有一張應付票據$36,000 到期兌付,則其流動比率為 (A)(B)(C)(D)2
- 「這場戰爭給中、近東人民造成災難性的破壞,阻礙了被征服地區社會的發展,西歐各國人民遭受慘重的犧牲。但是,由於侵略者接觸到比較先進的東方文化和生產技術,西方商人確立地中海區的商業優勢,則促進了西歐商
- 法國兩派內戰劇烈,後來由於農民起事的發展和西班牙的干涉,雙方才相互妥協。1598年,國王為結束這場內戰,頒布南特詔令,宣布天主教為法國的國教,同時也給予新教在宗教上和政治上一定的權利。請問此法國
- 二、圖書館建築規劃設計及空間改善如何落實圖書館對地球生態環境永續經營的理念?(25 分)
- ⑶ Volume of distribution
- 下列有關電磁輻射的描述,何者有誤?(A)靜止的電荷不發射電磁波(B)電磁波中做大小變動的是電場及磁場(C)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速率一定(D)電磁波是縱波
- 哲學家康德認為:啟蒙的真義是「把光散播到人類心智的黑暗角落去」。從1690年代起,科學成為光明的前導者。啟蒙哲士主張一切知識都有科學性,都應以客觀地追求通則為目的。請問在啟蒙運動之前,知識主要是由
內容推薦
- 蒙兀兒帝國的建立者是經今日某地進入印度。原因在於印度河的東、北、南三方是高山與高原,西方面向阿拉伯海,限制印度對外發展,該地因而成為印度極重要的連外通道。此地是 (A)斯里蘭卡 (B)中國 (C)
- 啟蒙時代的哲士們強調理性思考,認為一些超自然的啟示往往會使人變得狹隘或愚蠢,因而伏爾泰提出了「打倒邪惡」的口號,請問此「邪惡」是意指下列何者? (A)不信仰宗教者 (B)開明專制的政體 (C)人
- 一位學者統計,三十年戰爭後,「某一地區」的人口由二千一百萬降至一千三百五十萬,許多城鎮的人口只剩原本的一半,有些地方縱橫六十里看不到一個村莊甚至房屋,更別說是荒蕪的土地與蔓延的傳染病。「某一地區
- 十八世紀的英國史學家吉本寫道:「這些希臘和羅馬優美典雅語風的學習者,此刻卻被引入一個光明和科學的新世界,一個自由的社會和一個優美的古國。他們也被引入古代聖哲富於雄辯和推理的語言之中。……一旦天空中
- 十六世紀時,英國的國王也推行的宗教改革運動,以下何者為其改革的重點? (A)提出九十五條論綱 (B)否定教宗的權威 (C)廢除了主教制度 (D)實施政教分離
-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有助於歐洲人們識字率的提升,請問這樣的現象和下列那件事有關連? (A)強調神愛世人 (B)肯定勤勞、節儉與放款利息 (C)自行閱讀聖經與上帝溝通 (D)教會擁有教義的解釋權
- 某篇文章指出:「其實農耕時代,城市就出現了,但作用是軍事防禦和舉行祭祀儀式,並不具有生產功能,只是個消費中心。學者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請問:歐洲最早因工商業發達導致城市
- 某位史家稱伊斯蘭世界為「居於中間的文明」,因其地理疆界處各文明中間,並兼納許多文明的元素,如接受印度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然而,伊斯蘭社會卻是遲至十八世紀才逐漸接受印刷術,且早期印製的都屬
- ( ) 那一種文件我們可以利用Word完成?(A)建築設計圖製作 (B)翻譯英文文章 (C)製作動畫 (D)網頁製作
- 十五世紀文藝復興的偉大畫家:達文西、波提切利、米開朗基羅在繪畫方面的成就為何? (A)透過繪畫表現被描繪人物的靈魂深處,在探索生命核心時,又投注於對完美的追求 (B)站在人的立場,讓我們了解神的
- 下列何者不屬於二二八事件對臺灣帶來的負面影響? (A) 臺籍菁英受到嚴重打擊 (B) 不滿國民黨政權 (C) 族群對立,內耗島內實力 (D) 土地改革的失敗
- 一位十六世紀的宗教家在某城市統治時,要求每一位牧師與人民過著嚴肅的道德生活,他們拒絕接受主教制度,反對享樂的行為,不准未經謝恩而飲食,姦淫、巫術、異端皆屬大罪,重者可處死刑。他創立大學,培養人才
- 阿水伯在日治時代是一個貧苦的佃農,但在臺灣光復後不到十年,他就擁有屬於自己的耕地,家境也逐漸小康起來。請問:這是政府在公地放領之外,又實施哪一項土地改革政策的結果? (A) 三七五減租 (B) 耕
- 國民黨政府把臺灣的民生物資,如蔗糖、稻米之類大量運送到戰區以供應戰爭所需物資,造成臺灣民生物資嚴重短缺,通貨膨漲嚴重,幣值急速貶值。1949年6月明訂40,000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據此內容
- 土地改革後,資本家或大地主將其資金轉向何處? (A) 向外投資 (B) 購置國家公債 (C) 購買土地 (D) 投入工業生產
- 十六世紀初,一支威尼斯商隊來到地中海東岸進行年度交易,但商隊發現只能買到不及過去一半的香料,當地人告訴商隊,未來能提供給商隊的香料將會一年不如一年。導致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伊斯蘭勢力禁止對
- 日治時代有一位出生於嘉義的畫家,曾參與籌組「臺陽美術協會」。日本戰敗後,他還參加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擔任副會長,並當選過第一屆嘉義市參議會議員。二二八事件後,他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代表的
- 資料一:「臺灣光復真吃虧,餓死同胞一大堆,物價一日一貴,阿山(大陸人)一日一肥。」資料二:「在那一個時代,校園裡沒有人敢公開批評時政,只有私下竊語。但這也有些危險,因為有人會向學校行政當局或是黨
- 政府遷臺後,臺灣文學發展深受西方文學的影響;國人曾創辦一些雜誌介紹西方文學,其中哪一個刊物,介紹西洋現代主義的理念和方法,是西方文學移植臺灣的重要里程碑? (A) 《文學雜誌》 (B) 《文星雜
- 一位民意代表主張:「今日臺灣發電條件豐富,政府應研究鐵路電氣化的可能性,其經濟效益可提高人民所得。」主管交通的官員答覆:「關於鐵路電氣化問題,美援會研究認為需再慎重,本案中央繼續研究中。」這位民
- 小美看到一篇記載:「1517年,西班牙殖民者從猶加敦半島登陸,從而占領了該帝國全境。大部分文化成就遭到破壞,現在在半島的密林深處仍可見到城市遺跡。這裡有雕刻精美、造形生動的神像,有用蜂蜜、蛋清和
- 《螢光幕前──盛竹如電視生涯回憶錄》提到:「每當十月分所謂普天同慶時,也是我們電視及新聞工作人面臨關頭、要度過艱難困苦一個月之時……雙十節這天,不能發生不吉利的新聞,任何火警、兇殺、搶劫、車禍等社
- 老師說他小時候穿過美援麵粉袋子縫製的內衣內褲,上面畫著中美兩國國旗及兩隻手握手,很多人為了領美援奶粉、麵粉,甚至上教堂去信「外國教」。請問:這是哪一年代常有的現象? (A) 民國三十年代 (B)
- 西元1989年由侯孝賢執導的某影片,參加威尼斯影展贏得金獅獎。內容敘述一個1940年代晚期的臺灣家庭,歷經時代變遷及政權輪替的過程。由於片中情節牽涉到二二八事件,但導演淡化的手法處理這件史事,未
- 1948年9月臺灣省政府公布《化學肥料配銷辦法》,肥料不再以現金交易,農民需以稻穀向糧食局肥料運銷處換取肥料。對於「肥料換榖」制度的論述,何者錯誤? (A) 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活 (B) 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