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黃宗羲〈原君〉中有言:「後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末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請問下列的敘述何者正確?
(A)黃宗羲是批評他所處時代的君主制度
(B)黃宗羲認為後代君主能教化百姓,使得百姓能不自私自利
(C)黃宗羲區分兩種政治形態:「古者」是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後來是以君為主,天下為客
(D)黃宗羲的思想是比較接近儒家的學說
(E)黃宗羲認同君臣之義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三綱」之說

參考答案

答案:A,C,D
難度:困難0.37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