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10 為題組「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後及其疏遠之賢。孟 子 曰:「 親 親 而 仁 民,仁 民 而 愛 物。」晏 子 為 近 之。觀 文 正 之 義 ,賢於身後,其規模遠舉,又疑過之。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鍾祿,其邸第之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而入者,豈少哉?況於施賢乎!其下為卿、大夫、為士,廩稍之充,奉養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為溝中瘠者,豈少哉?況於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後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略也。獨高其義,因以遺於世云。」
9. 關於上文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晏子與范文正皆能集「好仁」「知賢」「服義」於一身
(B)晏子行仁有階級親疏之差別,是不如范文正之處
(C)譴 責 世 上 位 高 權 重 者 不 能 行 仁 義,對 范 文 正 公 而 言 都 是 罪過之人
(D)范文正之忠義、事業、功名,史官多有記載,然皆不及其義行崇高,故可忽略不提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1429
統計:A(2),B(1),C(8),D(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