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經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執行完畢,六個月內再有違反本法行為者,得加重處罰
(B)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人,於其行為未被發覺以前自首而受裁處者,減輕或免除其處罰
(C)拘留或罰鍰之加重或減輕,得加至或減至本罰之二分之一
(D)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者,其為停止營業、罰鍰、沒入、申誡者,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三個月未執行者,免予執行
(A)經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執行完畢,六個月內再有違反本法行為者,得加重處罰
(B)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人,於其行為未被發覺以前自首而受裁處者,減輕或免除其處罰
(C)拘留或罰鍰之加重或減輕,得加至或減至本罰之二分之一
(D)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者,其為停止營業、罰鍰、沒入、申誡者,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三個月未執行者,免予執行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5339
統計:A(334),B(37),C(45),D(86),E(0)
內容推薦
- 面對1895年割臺的鉅變,臺灣的傳統文人如何自處?有幾種表現形態。鹿港秀才洪攀桂,割臺後仿劉向「更生」之例,取《漢書.終軍傳》「棄繻生」之說,改名繻,字棄生,從此絕意仕進,不再赴科考,潛心於詩
- 14 社會秩序維護法所指的「深夜」,定義為何?(A)晚上 10 時至凌晨 5 時 (B)晚上 10 時至凌晨 3 時(C)凌晨 0 時至 3 時 (D)凌晨 0 時至 5 時
- 21 有關公務人員遵守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公務人員不得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 (B)不得兼任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職務(C)不得介入黨派或政治團體紛爭 (D)不得擔任公職候選人
- 某一朝代,立國初期由於結合黃河流域的軍政力量與長江流域的雄厚財富,國力昌盛;到了晚期則因長江流域的動亂與割據,中央無法得到長江流域經濟上的支持,以致衰微而終告滅亡。這個朝代應是:(A)周 (B)
- 13 下列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之處罰,何者錯誤?(A)拘留:一日以上,三日以下;遇有依法加重時,合計不得逾五日(B)勒令歇業或停止營業之裁處,應符合比例原則(C)罰鍰:新臺幣三百元以上,三萬元以下;遇有
- 20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警察行使職權時,所採取的方法、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情事有意見,得採取下列何種作法?(A)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B)依法提起訴願(C)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D)依法提起民事訴訟
- 12 警察機關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嫌疑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採取下列何種措施?(A)逕行拘提 (B)逕行移送法院(C)強制其到場 (D)逕行裁處
- 11 若行為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數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分別裁處勒令歇業及停止營業,其營業處所相同者,僅就勒令歇業執行之;若營業處所不同者,併執行之(B)裁處多數拘留者,併執行之,合計不得逾
- 10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數警察機關有管轄權時,由那一警察機關管轄?(A)受理在先之警察機關管轄 (B)行為發生地之警察機關管轄(C)行為結果地之警察機關管轄 (D)行為人住、居所在地之警察機關管
- 2 有關警察職權行使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攔停車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 (B)行政執行依行政執行法(C)使用警械依警械使用條例 (D)發布警察命令依警察法
內容推薦
- 三、105 年 2 月 6 日臺南震災後,於 105 年 4 月 13 日公布施行之「災害防救法」修正內容為何?請說明主要修正內容。(25 分)
- 一位君主表示:即位前,我曾奉先王之命南征,中國主動派人議和。我即位後,為了人民生命著想,於是派使者到中國。不料中國竟扣住使者,斷絕兩國外交,我才決定發兵,水陸並進。這位君主是:(A)匈奴冒頓單
-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天津、青島等重要港口均為日人佔據,政府昔日稅收的重要來源如關稅、鹽稅等,均大為減少,財政赤字十分嚴重。為應付浩繁的開支以及不斷增加的軍費,政府採取怎樣的措施?(A)促成國共合
- 23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被處罰人不服警察機關之處分者,得於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提下列何種救濟措施?(A)行政訴訟 (B)訴願 (C)聲明異議 (D)請願
- 16 社會秩序維護法有關責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違反本法之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出於過失者,得以拘留並減輕其罰則(B)精神耗弱或瘖啞者觸犯本法,得減輕處罰。於其處罰執行完畢後
- 四、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係各消防機關受理緊急救護申請窗口,為緊急救護工作重要樞紐,請說明「緊急醫療救護法」有那些條文涉及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事項?其規定為何?(25 分)
- 十九世紀後期以來,伊斯蘭世界興起一股改革潮流,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有一個穆斯林國家,在改革過程中,正式把「世俗主義」納為立國原則,不但立法將伊斯蘭教從憲法中移除,甚至廢除以伊斯蘭教義為準則的律
- 英國首相訪問非洲後,發表談話:「改變的風已經吹遍這個大陸,不管我們喜歡與否,這股民族自覺的風氣是個政治事實,因此我們國家的政策必須將它考慮進來。」不久,獨立運動果然紛紛出現。這位英國首相最可能在
- 24 下列何者情形,係警察人員在執行職務時,得使用槍械之時機?(A)經警發現有犯罪嫌疑人 (B)抗拒違規稽查聚眾叫囂(C)發現持有凶器滋事之虞者 (D)依法應逮捕之人拒捕、脫逃
- 17 現行集會遊行法對於集會、遊行的舉辦,採取什麼方式管理?(A)事前報備制 (B)申請許可制(C)提前預約制 (D)申請登記制
- ※附圖(一)是北美洲主要農業區分布圖。請問:【題組】附圖(二)是某種農業活動形式的示意圖。該種農業活動最可能出現在附圖(一)中的哪一個農業帶? (A)乙 (B)丁 (C)戊 (D)庚。
- 史家討論「人文學者」的學風,指出:「他們的治學工具若用於研究古代異教徒的作品,可以使歐洲人復興久已遺忘的藝術和科學;若用於研究聖經和古代基督徒作品,則可幫助基督徒對真理的信仰更純正更有根據。」
- 啟蒙時期,某法國作家描述美洲世界:「顯赫的印地安統治者曾在此建立帝國,並依循合理的法律和宗教施政。人們寬宏、誠實又自由自在。然而,人性在這裡卻得不到□□和□□的光照。」這位作家認為美洲人有其優點
- 25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超過多久未執行不再執行?(A)三個月 (B)一年 (C)三年 (D)五年
- 【題組】由【圖乙】到【圖丙】發生了哪一種作用? (A)火山作用 (B)變質作用 (C)褶曲作用 (D)斷層作用。
- ◎ 圖十六 A、B、C 三圖代表河流侵蝕輪迴三個時期現象。請問40~42題:【題組】B 時期河流的特徵: 甲側蝕最盛 乙河谷呈窄 V 型 丙侵蝕、堆積幾近停頓 丁瀑布數目最多
- 甲、乙兩國發生衝突,甲國要求國際組織調查。乙國外交官認為:這個國際組織代表西方列強的利益,甲國將亞洲人的事務公諸於西方列強之前,西方列强也利用此次事件,意圖干涉亞洲事務,我們不承認該組織的調查
- 一座古城,遺址中有綾羅綢緞、漆器、藤器、圍棋、香料、葡萄乾、杏乾等。這座城市曾有佛寺、道觀、景教教堂、火祅祠、摩尼寺等,彼此共存。明朝一位使臣記錄該地景象時,寫到:「城郭蕭條市肆稀」、「遺跡尚存
- 一、攤商甲係不明身分人士,於公共場所任意叫賣物品,造成妨礙交通,警察人員到場制止,甲不聽禁止,警察人員逕行通知其到場調查時,甲亦不願配合而欲離去,警察人員伸手抓住其手腕,使其停止離去。請依強制手段與任
- 【題組】下列關於【圖丙】的推論何者正確?(A)主要是由張裂力而造成山脈景觀(B)圖中可見到正斷層構造(C)圖中可見到向斜和背斜構造(D)主要岩層性質應為火成岩。
- 右表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臺灣某項物產的生產與輸出統計。這項物產是: (A)茶葉(B)稻米(C)樟腦(D)香蕉
- 史書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歐洲左翼勢力的處境:「1904年,歐洲社會黨計畫一旦爆發帝國主義大戰,就號召一次總罷工。此後,第二國際一直把防止戰爭列為主要議題。但1914年8月的戰爭,歐洲社會黨
- 學者分析:清代漢人在臺的移墾時間和區域先後大致依著以下歷程發展,即從臺灣府城→府城南北→中部→北部(含宜蘭)。下列哪一發展最適合以此歷程加以解釋?(A)鐵路興建的順序 (B)士紳階層的出現 (C
- 二、民國 104 年內政部警政署及臺北市政府決議減化警察之協辦業務,例如協助查緝禁菸場所、協助查緝爆竹煙火等業務,但對於協助食品安全衛生稽查或協助違法藥品之稽查取締等業務仍維持執行。試述警察職務協助之
- 18 有關拘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裁定拘留確定,經通知執行,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強制其到場(B)拘留,應在拘留所內執行之。而拘留所設置於警察機關內之適當處所,並應符合安全、衛生及便於管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