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47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作答二十世紀的不斷革命,犧牲了中國二、三千年累積下來無數的精神資本。我個人認為:現代中國在精神資本方面的貧困,遠超過在物質方面的匱乏。儒家講修齊治平,事實上,「修齊」便是先由個人內在修養作起,「治平」則是個人道德的延伸;以現代意義來說,即為公私領域的畫分。這是儒家的一個理想,但無法在現代社會實現。即好的政治是一個好的道德的延伸。所以,我們如要改造中國傳統,似應先從公私領域畫分清楚開始。個人道德不能直接轉化為合理的政治,因為其中有如何建立制度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從「家」一步跳到「國」的層次。但是健全的個人才能逐漸導向政治的合理化,則是我所深信不疑的。(余英時〈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
46. 儒家從「修齊」到「治平」的延伸,有何主要問題?
(A) 先私後公,以平天下為中心
(B) 沒有劃分公私領域的差別
(C) 個人道德為本,治平為末
(D) 太過輕視物質的匱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
統計:A(0),B(3),C(2),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