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努力探索宇宙是何時生成的?是由哪些物質所組成的?直到近代才大致了解,宇宙大約形成於138億年前的大霹靂。大霹靂理論是由美國科學家加莫夫(George Gamow,西元1904~1968年)於西元1946年提出。這個理論指出,宇宙在誕生之初,其溫度與密度都極大,之後則因宇宙膨脹,使溫度、密度慢慢降低,並逐漸在這浩瀚的空間中,發展出各種天體以及大量我們肉眼所看不見的物質與能量,且至今宇宙仍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組成現今恆星的主要元素為氫、次要元素為氦,它們在宇宙大霹靂後的三分鐘就已形成,隨後經歷了數億年的時間,宇宙中的物質因重力而聚集形成星系、恆星以及行星等天體,最後乃至在地球上演化出生命現象。氫原子於 2,700 萬度高溫下會轉化為氦,以 γ 射線形式釋放出的能量,向太陽表面湧出,可達 4.83×105 公里遠的高空中。而太陽內部每秒鐘將六億五千七百萬噸的氫轉變為六億五千二百五十萬噸的氦,並放出能量。根據太陽質量及核融合反應速率估計,如果太陽能保持住每秒鐘消耗六億五千七百萬噸的氫,還可繼續燃燒 500 億年。


34.由上文中可知,太陽主要組成成分為哪些氣體?
(A)氫、氦
(B)水、二氧化碳
(C)甲烷、氮
(D)氫、氮。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