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如圖 12 所示,電子射入兩磁極之間,且射入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則電子射出後的運動方向將偏向何處?
(A)東邊
(B)西邊
(C)上方
(D)下方。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在外電路(導線)中,一個負電荷從負極到正極共損失 15 焦耳的電能,已知電池兩端電壓為 3 伏特,則負電荷帶多少庫侖的電量?(A)5 庫侖 (B)12 庫侖 (C)18 庫侖 (D)45 庫侖。
- 附圖為戰國時期的情勢示意圖,圖中的「甲」國在此時期興起成為強國並統一六國,其原因與下列何者無關? (A)商鞅變法(B)齊桓公尊王攘夷(C)范雎的遠交近攻(D)張儀提倡連橫。
- 附圖是中國史前文化重要遺址分布圖。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 )考古學家在黄河流域挖掘出一個彩繪陶壺,上面有動物、人面、魚、鹿、幾何等多樣的紋飾。請問:此陶壺可能是在圖中的何處被發現? (A)
- 袋中有5個紅球、3個白球、2個黑球,共10個球。今從袋中取球,每次取出一球,取出不放回。若每一球被取到的機率均等,則直到第五次才取出全部白球的機率為何?(A)(B)(C) (D)
- 臺灣分布多種不同的岩石,下列有關臺灣不同地區代表岩石配對,何者錯誤?(A) 墾丁-砂、頁岩 (B) 太魯閣-大理岩(C) 澎湖-玄武岩 (D) 陽明山-安山岩
- 體積109立方公分、溫度為4℃的水,若將其放入冰箱,凝固成密度為0.92公克/立方公分的冰塊,則此冰塊的質量為多少公克?(A) 11 公克 (B) 109 公克 (C) 90 公克 (D
- 清末列強瓜分中國國土的風潮下,商人史密斯想要到圖中B處開採煤礦,請問:他必須通報何國,並受其規範? (A)英國 (B)德國 (C)法國 (D)俄國。
- 如右圖所示之電路圖中,伏特計的電阻很大,安培計的電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電池組的總電壓為 12 V,每個燈泡的電阻皆為 3Ω,求:伏特計的滑鍵 K 連接 d 點時,伏特計的讀數為何?,安培計的讀
- 下列物質滴上稀鹽酸後,何者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A)方解石 (B) 大理岩 (C)石英 (D)石灰岩。
- 下列有關光線傳播的敘述,何者正確?(A)光線必須透過介質才能傳播出去 (B)光在各介質中都是直線前進 (C)當光傳播遇到不透明物體時,會在物體前方形成陰影 (D)光線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
內容推薦
- 有關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殖民統治臺灣的情形敘述如下:(L2)(甲)前者終被後者逐出臺灣 (乙)前者傳播基督教,後者傳播天主教(丙)兩者占領台灣的主要目的是土地拓墾和移民,但經濟效益均不佳 (
- 有關電力公司發電廠之發電機輸出電能的特性之敘述:(甲)功率是一定的;(乙)提高電壓會輸出低電流;(丙)提高電壓會輸出高電流;(丁)降低電壓會輸出高電流;(戊)降低電壓會輸出低電流。正確者有哪幾項
- 發生火災時,可在地面鋪設救生氣墊以減緩外力對身體的衝擊,若鋪設氣墊可將人”著地至完全靜止”的時間拉長10倍,則外力對人的衝擊會變為幾倍?(A)10倍 (B) 100倍 (C) 倍(D) 倍
- 將依質量為3kg的物體靜置於光滑平面上,當此物體受到水平立8N向右和5N向左的固定外力作用,施力3秒後物體的加速度為何?(A)1 m/s2 (B) 8 m/s2 (C) 5 m/s2 (D)
- 唐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盛世,最終卻難免走上末路。下列關於唐末的衰亡亂象:( L4)(甲)武后篡位 (乙)藩鎮割據 (丙)宦官亂政 (丁)牛李黨爭 (戊)外患入侵 以上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 海邊浮潛時,從海裡看天上飛的海鳥,下列何者為合理的光線路徑方向? (A) (B) (C) (D)
- ( )耀起將球由 a 點垂直向上拋向 b 點,再落回至 a 點,若不計空氣阻力,關於此運動過程中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上拋的過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上拋過程中,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
- 佛教興起後逐漸向外傳播,下列有關佛教傳播的敘述,何者錯誤? (p.101)(A)釋迦牟尼廣建寺廟,並積極派遣使者向外傳教(B)佛教於兩漢之際由西域傳入中國(C)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頻仍與君王提
- 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現在分別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用相同的裝置與物體進行力的實驗。下列何項的值不會因實驗地點在這兩個星球表面而不同?(A)物體以10 m/s水平
- 中國的造紙術在唐代西傳,主要與下列哪一件史事有關? ( L4)(A)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B)在廣州設置市舶司 (C)唐太宗平定東突厥 (D)唐玄宗怛羅斯之役
- 胖虎在有關熱蘭遮城的歷史檔案中發現如右(圖三)的圖案。(L2)請問:這是哪個機構的標誌? (A)葡萄牙駐臺長官署 (B)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C)西班牙在臺辦事處 (D)英國聯合東印度領事館。
- 歷史有其因果關係,甚至會因為某事件而引發一連串影響。就以下歷史事件來看,其因果關係的順序應為何者?(甲)戊戌變法(乙)戊戌政變(丙)自強運動(丁)甲午戰爭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
- 中國元朝的種族階級政策、印度的種姓制度均將人民分為四個階級,各層的權利、身分、地位各有不同,階級有高低之分。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p.100)(A)兩者最低階的民眾在社會中備受歧視(B)種姓
- 等速度前進的火車通過車站時,車上的人鉛直向上拋出一球,則月台上的人看球運動的軌跡和下列哪一物體運動軌跡相似: (A)在籃球場上鉛直上拋籃球 (B)站在四樓向下丟鉛筆 (C)在操場朝斜上方投出的
- 唐朝滅亡後,中國陷入數十年混亂割據的局面,歷史上如何稱呼這段歷史?( L4)(A)五代十國 (B)春秋五霸 (C)五胡十六國 (D)魏晉南北朝
- ( )歷史劇《大漢天子》,是以漢武帝作為背景的戲劇。如果你是該劇的編劇,依對漢武帝與其時代的了解,可能會將下列哪個選項的敘述,改編成為劇中情節呢? (A)採行道家清靜無為的政治方針,與民休養生息
- 康有為曾說:「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康有為所謂的「變」,是指在哪方面的變革?(A)政治、教育制度方面 (B)思想文化方面 (C)船堅炮利等器物方面 (D)宗教信仰方面
- 小明在甲、乙兩條不同的彈簧下懸掛砝碼,彈簧長度(L)與砝碼重量(W)的關係圖如右圖所示,且兩彈簧質量皆可忽略。若將兩彈簧並聯後,向下用力拉長彈簧,同時使兩彈簧的長度皆為 70cm,如右圖所示,
- 如圖,四邊形ABCD為圓內接四邊形,若∠A=60°,∠Q=35°,則∠P=? (A)15° (B)45° (C)35° (D)25°
- 電視正在播放一齣以唐朝為背景的連續劇,下列哪一個情節不符合歷史事實?( L4)(A)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取得皇位 (B)唐玄宗歧視外族,禁止胡樂胡舞(C)鹽商黃巢在交易過程中使用飛錢 (D)詩聖
- ( )祥恩、冠綸、旻志在看電視新聞,三人有感於臺灣政治社會的亂象,紛紛提出了他們的看法:◎祥恩說:「政府應該任用德行高超的君子,並以道德和禮儀來教導人民,這才是治國良策。」◎冠綸反駁說:「只是靠
- 由實驗得知,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體積(V)和質量(M)關係如圖所示,則三種物質的密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無法比較。
- 根據下圖,判斷河流的侵蝕基準面? (A) 最終侵蝕基準面:甲 , 暫時侵蝕基準面:乙(B) 最終侵蝕基準面:丙 , 暫時侵蝕基準面:乙(C) 最終侵蝕基準面:乙 , 暫時侵蝕基準面:丙(D) 最
- ( )用鋁箔包著竹筷進行乾餾時,最先看到的白煙無法點燃,如圖所示,試問這白煙的主要成分為何? (A)水 (B)氫氣 (C)二氧化碳 (D)甲烷。
- 二、題組:每題兩分從秦朝到漢武帝統治期間,中央政府政治主流思想由法家→道家→儒家,最終達到政治及學術思想上的統一。請以此概念回答下列問題:【題組】請問秦始皇的哪一項措施,大大打擊了中國自東周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