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第二部份:整合測驗題#說明:本部份一大題,共10分,閱讀下文後請將答案直接寫在整合測驗題試卷上。為解決國土規劃的權責問題,政府部門已擬定國土計畫法草案,簡化原先規劃體系為兩個層級。大甲溪上游地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方案,即屬於國土計畫法草案下的__1__計畫。計畫區的範圍涵蓋__2__、南投、宜蘭三縣共 11 村,跨雪霸、__3__兩個國家公園。計畫區內的梨山,是台灣著名的溫帶水果產地。昔日為__4__族原住民傳統聚居、游耕打獵之所。民國 50 年代,因__5__的修築,土地利用大幅改變,種植水果的榮民獲利不少,水土保持狀況卻日益惡化。80 年代水果開放進口,農民改種__6__,更使山坡地的破壞一發不可收拾。針對大甲溪目前的課題,民國 94 年,內政部提出「國土復育行動計畫方案」與「土地使用計畫方案」。計畫方案中,針對目前崩塌最嚴重的地區,以__7__分析(GIS 功能)與現場勘查的方式,劃設松鶴、谷關等聚落為國土復育促進地區。因松鶴部落在民國 93 年敏督利颱風後,遭__8__災害嚴重破壞,大甲溪河床升高將近十公尺,電廠、水庫遭砂石與漂木沖入,難以運作,期望透過此二方案,能復育此一環境敏感地區。
1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