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共產黨則針對農村的什麼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逐漸贏得農民的支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0716
統計:A(72),B(952),C(23),D(26),E(0)
內容推薦
- 中國與法國因何地之問題而爆發了戰爭?【題組】中國與法國因何地之問題而爆發了戰爭?(4)
- *「金、廈兩島,彈丸之區,得延至今日,而抗拒者,實由沿海人民走險,糧、餉、油、鐵、桅船之物,靡不接濟,若徙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入內地,設立邊界,步置防守,則不攻自滅也。」請根據上文,回答下列
- 小咪由北搭火車南下,快到臺南縣善化車站時,從右邊車窗看到一個紀念碑,趁著火車停車,她跑去參觀參觀,發現原來是紀念臺灣文學的始祖,此人在臺經歷過荷西、明鄭、清治三個時代,在臺開設私塾,對臺灣的中國
- 國共兩黨都曾經有過讓人民仰望的成就:【題組】(1)國民黨除了革命建國的事業以外,在 1920 年代,曾因掃除什麼禍害,統一大半江山,而贏得民心?
- 西元 1562 年「猶加敦半島」的主教蘭達(Friar Diego de Landa)高呼「魔鬼寫的文字,除了迷信與荒誕,毫無他物」下令將古文明的經書及雕像五千尊,全部燒毀,這個文明史上的文物
- 已知一正四面體ABCD稜邊長度為3,各面之重心分別為EFGH如右圖所示,試判別下列各選項何者為真?(A) (B)若△ABC與△BCD之夾角為θ ,則 (C) (D)四面體ABCD之外接球與四面
- 【題組】老師在解說十三行文化時,提及考古學者曾發現了無頭葬。請問:我們對此應有何適當的解釋? (A)這是十三行文化特有的墓葬習慣 (B)反映當時應有部落間的征戰與資源爭奪的現象 (C)因為卑南遺
- 十六世紀中後期,臺灣西南部地區出現了一個日本聚落。這個聚落出現的最可能原因是: (A)日本長期和平,以致人口過剩,必須向外移民 (B)日本缺乏蔗糖,以此地為據點,從事甘蔗種植 (C)日本入華的僧
- **氣壓分布受太陽輻射、地形分布和海陸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為全球某月份的等壓線分布圖(氣壓單位:百帕)。請問:【題組】該圖最可能是幾月份的氣壓分布圖?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
- 下列關於 17 世紀英、法兩國歷史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A)法王亨利四世雖曾頒布南特詔書,給予新教徒信仰自由,但路易十四又將其廢除,結果使法國喪失許多精通工商技術的休京諾派教徒(B)法
內容推薦
- 【題組】文中所指「金、廈兩島」,當時應屬何人占領? (A)荷蘭人 (B)西班牙人 (C)鄭成功 (D)天地會。
- 【題組】承上題,英國趁此機會也侵佔了何地?(5)
- 下表是1905-1938年台灣的「米、糖、甘蔗」的價格變動與比率表,表中顯示出何種意義?(A)米糖價格變動反映了台灣人消費習慣的改變 (B)米糖價格變動趨勢說明台灣經濟的殖民地化 (C)台灣稻
- (三)小劉製衣廠產出表如右圖,請根據下表回答問題。(複選)【題組】請問:到第幾個勞動量時,邊際報酬開始出現遞減?到第幾個勞動量時,邊際產量開始小於平均產量?(A)(B)(C)(D)Y
- 【題組】這個皇帝是派何人收復此地? (A)施琅 (B)姚啟聖 (C)劉國軒 (D)沈有容。
- 在瓜分風潮中,德國提出以何區作為勢力範圍?(6)【題組】在瓜分風潮中,德國提出以何區作為勢力範圍?(6)
- 木村拓哉是十八世紀的日本商人,他應該過著什麼樣的生 活?: (A)他當時身處在鐮倉幕府時期 (B)幕府倡導朱子 學,他經常研讀朱子的相關書籍 (C)他接受耶穌會傳教士影 響,一家人都信仰基督教
- 某書記載:「康熙初年,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築界牆、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下列何者解釋最合理?(A) 閩浙粵地區受到騷擾,應當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糾紛 (B) 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國人出
-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3分,共12分)臺灣原住民歷史,是近幾年研究重點之一,我們應該有那些正確的或合理的論述? (A)在荷蘭入臺以前關於原住民的早期歷史,原住民因為沒有文字,所以對他們的了解來自其
- 下列何種事實,使得明代張居正得以順利推動以繳納白銀為 主的「一條鞭法」? (A)地理大發現後,歐洲各國商人紛紛 來中國貿易,因此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B)中國煉銀技術進 步,提升白銀產量,白銀逐
- 英國的首相與責任內閣制度出現在下列哪一時期? (A)都鐸王朝 (B)斯圖亞特王朝 (C)漢諾威王朝 (D)溫莎王朝。
- 「…航海乃是謀求共和國福利與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西元 1651 年 12 月 1 日起,無論為英國人或殖民地所生長、出產、製造的任何貨物商品,如非由隸屬於本共和國所有的船隻載運,皆不得輸入
- 「沙龍」原是指法國貴婦人的會客廳,上層人士喜好附庸風雅,逐漸形成貴婦人邀請文人雅士到家中沙龍聚會的風氣,請問這樣的活動在十八世紀反應什麼樣的意義?(A)藉由上層階級的宣導,使君權神授觀念更為深
- 十六世紀一名西班牙人所繪地圖,將西班牙置於世界的中心,畫出西班牙的強大及野心,請問由此現象可推知? (A)西班牙因經濟、宗教因素,成為歐洲最早從事新航路探險與發現的國家 (B)16 世紀,西班
- 德國的社會學者韋伯(Max Weber,1864~1920)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認為資本主義的精神是何者的副產品? (A)喀爾文教派 (B)羅馬公教 (C)英國國教派(D)路德
- 資料一:建築採取大量希臘、羅馬元素,偏好圓柱、拱門,呈現均衡、對稱、和諧的結構。資料二:建築規模宏偉,強調華麗,尤其偏好複雜的形狀及空間的動態對立和貫穿,使用豐富的處理,以提升情緒及官能的感受
- 在近代世界歷史上,「蔗糖」是必須的民生用品,其用量往往是一個國家貧弱的指標,但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甘蔗的種植並非全球都適合,因此蔗糖業的發展也伴隨殖民帝國的發展。關於以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有學者認為英國的清教徒革命是「一場思想戰爭,不是不同階級、不同地區、不同利益的鬥爭」對這場革命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擁護國王的「托利黨」與擁護國會的「惠格黨」兩黨爆發衝突引發的戰爭 (B
- 三十年戰爭及其後簽訂的《西發利亞條約》對歐洲影響深遠,下列何者為是? (A)英國為戰爭中最大贏家 (B)西班牙戰敗沒落 (C)日耳曼飽受戰火摧殘,政治分崩離析 (D)現代歐洲列國制度確立,蘊釀
- 劉枝萬博士對臺灣的瘟神信仰,提出主要論點:瘟神的原始型態是死於瘟疫的厲鬼,其信仰為一種素樸的靈魂崇拜,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演化後,演變為逐瘟之神、護航之神,並擴大職能為醫神、保境安民之神、萬能之神。這
- 「統治者是絕對的,因為除了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之外沒有其他的權力。」請問下列哪一位君主較不可能持以上論點?(A)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 (B) 法國波旁王朝的路易十五(C)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
- 1460 年一個葡萄牙商人經由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等地,再準備往東方購買香料、瓷器、絲綢、珠寶,他應該會看到什麼景象?(A)東羅馬帝國已為鄂圖曼土耳其所滅,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大教堂被改為清真寺
- 【題組】圖中 A、B 兩點所在位置所屬的大氣特性敘述,何者正確?(A)A 為極地海洋氣團所在 (B)A 為熱帶海洋氣團所在(C)B 為極地大陸氣團所在 (D)B 為赤道大陸氣團所在
- 李小明坐上歷史時光機回到十八世紀的歐洲,他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A)受邀至沙龍,與文人雅士談論洛克《政府論》的內容 (B)欣賞莫札特新古典主義的交響樂,強調均衡、節制、對稱嚴謹的樂曲結構,讓
- 科舉制度造成中國社會的階層流動,但到了明清時,進士出身寒素者愈來愈少,社會上形成「士紳」階級,造成這種情形的主因為何? (A)經濟力因素,「始則因財以得仕,繼則因仕以殖財。」 (B)吏部試的身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