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清朝文人描述華南地區某島嶼「少雨多風別有天,人稠地瘠海為田。浮鬆沙磧無禾稼,零落根株是爨煙。土產固難資罄室,石尤況復阻商船。空中訝撒鹽如絮,島畔渾忘釣有筌。……」「渺矣□嶼,海中天一涯。島開環四面,民聚約千家。風剝山無樹,潮浸石有花。捕魚生計足,不解植桑麻。」今日到該島進行地理實察時,進入到田裡,小徑兩旁有表面粗糙的石頭堆積成的矮牆。請問下列關於該島的特徵,正確的有:(甲)地勢平坦,土壤貧瘠;(乙)風大造成飛沙捲石,甚至刮起海沫,形成鹹雨;(丙)這裡的石材大多為大理石;(丁)此地居民多討海為生,在冬季時捕撈隨黑潮而來的烏魚;(戊)與溫帶海洋性氣候相同,秋冬雨量較多(註:石尤是指逆風;□為該島島名)。 
(A)乙丁 
(B)丙丁 
(C)甲丙 
(D)甲乙。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