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以移民人口為主的臺灣社會,移民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滿漢交戰時期,大批漢人遷入臺灣。雖然臺灣是個美麗的寶島,但隨著時間的演進,臺灣因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等先天不足的條件,再加上嚴重的城鄉差距,使得大部分臺灣人常需要離鄉背井討生活,不是在島內南北奔波,就是在兩岸或東南亞間當「空中飛人」。看來我們真的繼承了唐山過臺灣的先民血液中的遷移因子,像候鳥般不停在兩地間穿梭、討生活。動物界也有很多靠遷徙維生的例子,而且跟人類遷徙的理由大同小異,為了「討生活」。動物藉著遷徙,可以利用多種棲息地內的資源,例如北極夏季日照長,食物豐富,很多鳥類都到這裡來繁殖,但一到冬季,牠們就必須遷移到南方。因此動物的遷徙旅程,常常跟著自然界的氣候、水文和風向的循環跑。從昆蟲到哺乳類都有知名的遷徙物種,天上飛的有我們很熟悉的候鳥,如黑面琵鷺、伯勞鳥、灰面鵟鷹和數種昆蟲;水裡游的有龍蝦、鰻魚和鯨魚;地上爬的也有在美國索諾蘭沙漠來回穿梭的響尾蛇。在這些善於遷徙的物種中,又以看來纖弱卻可以做長距離飛行的昆蟲最讓人吃驚。依據選文,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敘述最正確?
(A)因為日照長,食物豐富,所以很多鳥類喜歡在冬季到北極繁殖,但季節變化後,牠們又遷往南方。
(B) 從昆蟲到哺乳類,都有知名的遷徙物種,這些物種常常跟著自然界的氣候、水文和風向的循環跑。
(C) 善於遷徙的物種中,最令科學家吃驚的生物,是在美國索諾蘭沙漠來回穿梭、地上爬的響尾蛇。
(D)臺灣社會,以移民人口為主,因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等條件,明末清初有大批漢人遷入臺灣。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