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19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7-19題。  漢代出現的原始瓷,以草木灰為釉水,燒出來灰灰綠綠,並不好看。彼時銅器昂貴,因此燒出類似銅器的東西作為陪葬的明器。魏晉茶道興起,杯盞以越窯為上,越窯是翠綠色,還帶點灰色調,要到南宋龍泉才燒出漂亮的綠色。追求瓷器色澤之美的過程,艱困而漫長,至少花了五六百年。宋代以玄素為美,瓷器的靜定與素淨頗為相應。所謂道,就講「相應」,人與茶相應,可以行氣,以利打坐;道與器相應,可以參悟;人與茶碗相應,可以引發美感。文人喝茶成為風氣,但有一只素玄之名物,便可在茶會中領得風騷。那是文人茶的時代,也是瓷的第一高峰。    明代以前,點茶是用茶碗將茶末泡為茶湯打出泡泡,過程繁瑣,加以團茶昂貴,非一般人喝得起。朱元璋改團茶、點茶為茶湯,改茶湯後,小壺小杯喝茶,這是功夫茶的起始,所以瓷器小杯變多了。明初宮中還是以素白為美,甜白瓷是此時的代表,如糖霜的白,不像定瓷白中帶黃,影青瓷白中泛藍,這時真正的白瓷才產生。它並不單調,通常刻有暗花為飾,其他素色瓷如祭紅、霽藍、豆青都燒得很好。至於明青花大器為多,受中東影響,貿易瓷愈花愈好,也有可能元蒙古人愛大器,明代猶有前朝風,這是瓷的第二高峰。(改寫自周芬伶〈說瓷〉)
17.依據上文,下列關於瓷器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瓷器輕巧,故取代銅器成為日常用品
(B)漢代因釉水不佳,瓷器無法製成茶具
(C)宋代瓷茶具崇尚質樸淡雅,道器合一
(D)明代流行青花瓷,素色瓷質精而稀有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