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全球人口從六十億暴增到七十億,只花了十二年的時間。越來越多人擔心地球超載,要求降低生育率。但光是少生小孩,解決不了地球的問題。     一九八○年,經濟學家朱利安·賽門和生物學家保羅·埃利希之間,有過一場著名的打賭。寫過《人口爆炸》一書的埃利希預言,未來十年,銅、鉻、鎳、錫、鎢這五種金屬的價格會上漲,賽門卻認為價格會下跌。雙方分別代表了兩大陣營的對壘:一派是相信人口成長會導致資源匱乏、價格上升的「馬爾薩斯派」;及另一派是相信人口雖然成長,但新資源及新技術的開發,會使價格下跌的「聚寶盆派」。結果十年後,這五種金屬的價格不漲反跌,賽門獲勝。而且從九○年代起,世界經濟蓬勃發展,但人口成長卻開始放緩,馬爾薩斯派的悲觀論因此銷聲匿跡。     但如今(二○一一年),馬爾薩斯派又捲土重來。全球第七十億人口即將在十月三十一日誕生,而一九九九年出生的第六十億人口,波士尼亞男孩阿得南·納維奇,現在才剛滿十二歲。要是賽門和埃利希把打賭的期限,延後到今天,獲勝的就是埃利希。     隨著糧價飆漲、環境惡化,許多人再度擔心地球過度擁擠,要求降低人口成長,別再破壞生態。他們的主張正確嗎?其實大部份地區的生育率,早就在下滑,全世界已有超過八成的人口,都住在生育率不到三的國家。這並不是政府強行管制,而是社會現代化、人民普遍想要小家庭的結果。如果由政府強制降低生育率,往往會帶來惡果。例如:中國的一胎化政策,不僅侵犯人權,還帶來了人口災難。但基本上,降低生育,有助於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也能減輕對環境、糧食的壓力。世界銀行就估計。全球人口如果在二○五○年衝破九十億。必須增加70%的糧食產量。但是,成長的速度如果能持平,就只需增加四分之一的產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人口增加最快的地方,並不是製造地球暖化的元凶,因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前50%的人口,只產生全球7%的碳排放;而最富有的前7%的人口,卻製造了全球50%的二氧化碳。所以,人口成長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來自於中國、美國、歐洲等國家。光是降低非洲國家的生育率,解決不了地球暖化。所以,推行家庭計畫,鼓勵高生育率國家縮小家庭規模,儘管仍有必要,但是,絕不能用來取代其他合理的環境政策,例如,碳稅。節錄自《天下雜誌》四八四期 吳怡靜編譯
9.關於本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想要減緩地球暖化現象,縮小家庭規模有其必要性,而且比收碳稅的效果佳
(B)富裕國家糟蹋糧食,汙染環境,人民少生小孩也不能減輕環境、糧食的壓力
(C)世界最富有的前50%製造了全球7%的碳排放,因此應要求這些國家付出相對的碳稅
(D)為了使糧價降低,避免環境惡化,推行家庭計畫,降低人口成長,是最有效快速的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