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祀祖先、慎終追遠的節日,這種習俗最早始於何時?
(A)黃帝
(B)堯
(C)夏代
(D)商代。
(A)黃帝
(B)堯
(C)夏代
(D)商代。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 )西漢與東漢各建都於何地? (A)咸陽、彭城(B)邯鄲、洛陽(C)長安、臨淄(D)長安、洛陽。
- ( )下列哪一文化遺址,與文獻所載夏朝的時代和地域大致吻合,很多學者認為是夏朝文化的遺址? (A)仰韶文化(B)二里頭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龍山文化。
- 若兩數互質,則此兩數都一定是質數(A)O(B)X
- ( )相傳何者教人鑽木取火,其生存年代與北京人相近? (A)伏羲氏 (B)燧人氏(C)神農氏 (D)有巢氏。
- ( )為什麼我們會說黃帝時代代表中國歷史文化的開端? (A)相傳中國文字、曆法、衣裳……等是當時的創作發明(B)教人種植農作物,中國開始進入定居的農業生活(C)教人鑽木取火,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D
- ( )黃帝因為打敗何人而成為各部落的共主? (A)伏羲氏 (B)燧人氏(C)有巢氏 (D)蚩尤。
- ( )哪兩位是中國古代傳說的賢君,更是歷代君主禪讓政治的楷模? (A)有巢氏和神農氏(B)黃帝和炎帝(C)燧人氏和伏羲氏(D)堯和舜。
- 右圖日本紙鈔上所繪製的福澤諭吉是日本明治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經將獲得臺灣版圖的哪一場戰爭描述為一場「文野(文明與野蠻)之戰」?【題組】續上題,請問戰後雙方簽定哪一個條約,日
- 2016年,電視實況轉播蔡英文女士在總統府就職,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總統。請問:總統府這棟建築物最早是在哪一時期出現? (A)鄭氏時期 (B)清領時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 「2016年臺北市前中山國中蕭姓女老師復職案鬧得沸沸揚揚,有人發現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臺灣民政府臺北州的州長。」請問:「臺北州」最早出現於何時? (A)日治時期 (B)清領後期 (C)清領前
內容推薦
- ( )商朝在湯建國之前後曾遷都多次,直到盤庚後才停止遷徙,展開輝煌燦爛的文明。請問:盤庚最後定都於何處? (A)安陽 (B)長安(C)洛陽 (D)南京。
- ( )幾位同學探討春秋時代史事,何人所言較正確? (A)維漢:第一個稱霸的是晉文公(B)奎恩:周天子仍有極大的威望(C)翌庠:歷史的重心是爭霸(D)佳康:齊桓公以「兼併天下」為號召。
- ( )確立中國皇帝制度的是哪一個人? (A)周武王 (B)秦始皇(C)漢高祖 (D)漢武帝。
- ( )哪一位帝王創造中國史上首次統一的大帝國? (A)漢武帝 (B)漢高祖(C)秦始皇 (D)漢光武帝。
-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項羽(C)劉邦 (D)王莽。
- ( )秦始皇與漢武帝都是史上有名的強勢君主。請問:兩人各自創立哪一種不同的制度? (A)中央集權,孝廉(B)封建制度,郡縣制度(C)皇帝制度,首建年號(D)設立太學,皇帝制度。
- 三數15求最小公倍數的過程如右圖,所以可以說 [5,7,15] = 105 且(5,7,15)=5 (A)O(B)X
- 近年來,中國政府打算重建清廷的皇室御花園「圓明園」,可是因為需要龐大經費,重建速度極為緩慢。圓明園的毀壞與下列哪組國家對中國的侵略有關?(A)日本及俄國 (B)英國及法國 (C)法國及德國 (D)
- 太平天國於道光末年起義,短時間內便吸引大批民眾加入,並在中國各省建立根據地,使清軍無力抵抗。請問:太平天國當時能吸引人群加入的主要原因為何?(A)公有共享的理想 (B)基督教思想助人得救(C)真正
- 十五、十六世紀,歐洲人發現新航路,改變了世界的格局,西方帝國主義流行,東方逐漸淪為殖民地,十九世紀的中國陷在列強海陸南北包抄的剪刀口上。下列哪個列強由陸地入侵中國? (A)英國 (B)法國 (C)
- 社團讀書會中,秋月提到清朝有某支軍隊藉鄉族關係維繫士兵紀律,可說是近代中國私有軍隊的開端,他們亦為平定太平天國的主力。秋月所提的軍隊應該是下列哪個軍隊?(A)常勝軍 (B)英法聯軍 (C)湘軍 (
- 中國的「天朝上國」概念,隨著對外戰爭的不斷挫敗,也逐漸被「外交平等」的概念所取代。請問:下列哪個機構的建立,可以說是清朝開始學習國際間「外交平等」的互動模式?(A)京師大學堂 (B)北京同文館(C
- 自強運動歷經數十年,卻成效有限;其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A)守舊派大臣反對 (B)領導者見識不足(C)推動者僅限於地方官員 (D)政策缺乏完整規畫。
- 清朝後期,中國國力衰敗,許多藩屬國都被外強所侵占。下列藩屬國與侵略國家的配對,何者有誤?(A)琉球-日本 (B)越南-法國 (C)緬甸-英國 (D)朝鮮-俄國。
- 米妮看了一部以清末上海為背景的電影,劇中主角在日本人開辦的紡織工廠日夜工作,所得僅能餬口。當時日本人從中國工廠產製的棉布,可直接出售而不必向海關納稅。這是在哪場戰役之後才出現的情形?(A)甲午戰爭
- 某件歷史資料記載:「雖然國難那麼嚴重,反對變法的人仍居大多,為什麼呢?一句話:打破了他們的飯碗,人人都知道該廢八股,提倡實學……,但全國讀書人都覺得前功盡棄,……,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請問
- 如右圖(五), 切圓O於A、B兩點,若∠P=56°,則C=?(A)62° (B)64° (C)66° (D)68°
- 若30可分解為a b × ,其中a、b均為正整數,則下列哪一個不可能是a b + 的值?(A)11 (B)13 (C) 22 (D) 31
- 阿真打開一本歷史書籍,書上有一段話如下:「清朝將臺灣、澎湖、遼東半島一起割讓給日本,但因為遼東半島有三國聯合干預,最後中國竟然又以巨款將其贖回……。」請問:這裡提到的三國指的是哪些國家?(A)英
- 清咸豐年間,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馬賴來到廣西西林傳教,卻被當地官衙嚴刑拷打致死,屍體還遭到斬首示眾。上述事件成為下列何者的引爆點?(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歷史老師要求同學回家查閱關於「門戶開放政策」的資料,下列哪位同學查的資料正確?(A)小一:要求中國與各國平等簽約通商 (B)小二:主張完全瓜分中國 (C)小三:主要是由英國提出,其他國家同意(D
- 關於倍數的判別,下列何者正確?(A)1234567 9 是 的倍數 (B)1999999 3 是 的倍數(C) 3816547290 5 是 的倍數 (D) 9876543210 4 是 的倍數
- 皓政在研讀臺灣史,發現清朝統治臺灣時,可以分為清領前期與清領後期,而清領後期的開始與臺灣地區的開港通商有關。請問:清朝之所以開放臺灣地區的港口,是受到什麼事件的影響?(A)中法戰爭爆發 (B)牡
- 小澄在臺南玉井虎頭山上,看到「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如右圖)。這是臺南市政府為了紀念其抗日英勇事蹟,而在當年起義地點所設立的。請問:下列對此抗日事件的敘述,何者錯誤? (A)抗日事件中規模最大
- 除了東北的土地,中國西北的領土也是俄國覬覦對象,俄國利用怎麼樣的方式,順利兼併中國西北廣大的領土?(A)勘定西疆國界 (B)發動戰爭取得(C)鼓勵人民移居此處 (D)趁著英法聯軍期間進行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