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地形作用力會交互出現,塑造出不同的地形樣貌,圖中甲地形成後受地層抬升及河川切割後,會形成頂部平坦且高度 200 公尺的何種地形?
(A)山地
(B)高原
(C)台地
(D)平原
(A)山地
(B)高原
(C)台地
(D)平原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受到不同的地形作用影響,因此各地的景觀多樣化,成為地理環境特色。 圖 10中的甲、乙兩地,其成因依序分別為何? (A)侵蝕、侵蝕 (B)侵蝕、 堆積(C)堆積、 侵蝕 (D)堆積、堆積
- 【題組】改變地表形貌的力量,可分為外營力與內營力,下列何者的作用力與板塊擠壓屬於同一種營力類型? (A)火山活動 (B)河流堆積 (C)海水侵蝕 (D)河川侵蝕
- 【題組】丙地形夏天容易悶熱,主要原因為何? (A)地勢平坦 (B)人口眾多 (C)山地環繞 (D)緯度較低。
- 【題組】哪一類地形,坡度平緩,多開闢為茶園及果園? (A)甲 (B)乙 (C)丁 (D)戊。
- 【題組】哪一類地形地勢最平坦, 通常為人口集中的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承上題,台灣缺乏該類型地形的主因為何? (A)四面環海 (B)板塊擠壓 (C)面積太小(D)氣候濕熱。
- 【題組】圖 9 為馬拉松路線中的景點, 瀕臨崩壞的野柳女王頭,造成其前後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風力吹蝕 (B)雨水溶蝕 (C)風沙堆積 (D)斷層崩壞。
- 【題組】承上題, 下列哪些產業活動較易在此種地形發展? (甲)農業(乙)漁業(丙)鹽業(丁)航運(戊)畜牧業 (A)甲丙 (B)乙丁 (C)丙戊 (D)乙戊
- 【題組】有關此段海岸的描述, 何者是正確的? (A)海岸線彎曲 (B)沿岸海水較淺(C)沿岸平原廣 (D)少天然港灣。
- 如圖,將一張面積為 14 的大三角形紙片沿著虛線剪成三張小三角形紙片與一張平行四邊形紙片。根據圖中標示的長度,求平行四邊形紙片的面積為何? (A) (B) (C) (D) 。
內容推薦
- 【題組】島嶼的成因包括各種地形作用力及環境影響因素, 臺灣因位於板塊交界帶,多數離島屬於何種類型? (A)大陸島 (B)沙洲島 (C)火山島 (D)珊瑚礁島。
- 【題組】珊瑚生長於熱帶的海域,死後形成珊瑚礁,所以台灣的珊瑚礁多分布於何處的海岸? (A)北部 (B)東部 (C)南部 (D)西部。
- 【題組】圖 12 為某種島嶼成因的示意圖,該島嶼種類為何? (A)大陸島 (B)沙洲島 (C)火山島 (D)珊瑚礁島。
- 【題組】圖 11 中的「癸」島嶼為臺灣和日本發生主權爭議的島嶼,該島依形成類型分類,應屬下列何者? (A)大陸島 (B)沙洲島 (C)火山島 (D)珊瑚礁島。
- 【題組】觀光局在設計廣受歡迎的「跳島行程」時,希望規畫出一條包含不同成因類型島嶼的路線。請問:下列何者最為適合? (A)甲丙戊 (B)丙戊庚 (C)己辛癸 (D)甲戊辛。
- 【題組】台灣西部海岸多有「鯤鯓」 的地名,如南鯤鯓,根據海岸特徵, 「鯤鯓」 最可能是指下列哪一種海岸景觀? (A)沙洲 (B)海蝕崖 (C)岬角 (D)防波堤。
- 【題組】阿祥想一探神祕的乙群島,經過申請由高雄出發,應往何方向才能到達? (A)西北 (B)西南 (C)東北(D)東南。
- 【題組】丙群島特殊的玄武岩地形是如何形成? (A)風力堆積(B)河川堆積 (C)火山作用 (D)海水侵蝕。
- 下列選項「」 內的字, 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A)「 嫵」 媚/「 撫」 摸 (B)嚴「 苛」/坎「 坷」(C)名「 媛」/罰「 鍰」(D)失之東隅, 收之桑「 榆」/「 逾」 時不候
- 小妤:任意兩個正方形一定相似辰辰:已知甲、乙兩個三角形紙板其中兩個內角分別為甲:55°、 80°,乙:45°、 80°,則甲、 乙必為相似三角形阿杰:將一個三角形縮放 3 倍後得到的新三角形面積
- 已知∆ABC~∆D??,且∆D??和∆ABC的周長分別為 10 公分、 30 公分,若∆D??的面積為 50 平方公分,則∆ABC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分?(A) 150 (B) 300 (C) 45
- 已知五邊形 ABCDE~五邊形 PQRST 且 A、 B、 C、 D、 E 五點的對應點分別為 P、 Q、 R、 S、 T,若∠A: ∠B: ∠C: ∠D: ∠ E=5:7:5:6:4, 求∠Q
- 根據下列各選項圖中所給的邊長長度及角度,判斷下列哪一個圖形與其他三個不一定相似?(A) (B) (C) (D)
- 已知坐標平面上有 A( 5, 3)、 B(-2, 0)、 C( 3, a)、 D( b, 2)、 E(x, y)五點,其中四邊形 ABCD 為一平行四邊形,且 E 為平行四邊形 ABCD 對角線
- 已知四邊形 ABCD 為圓 O 的外切四邊形,若 = 2x + 10, = 5x + 3, = 4x − 2, = 3x − 5,求 x 的值.(A) 1 (B) 5 (C) 10 (D) 2
- 如下圖(一), 勝勝利用尺規作圖,在 上找到一點 R,圖(一)是他的作圖痕跡, 在完成圖中 =? (A) 3: 5 (B) 3: 8 (C) 2: 7 (D) 2: 5。
- 如下圖(二), △ABC 中, D 為 上一點,且 =7, △ABC 面積=45cm2,且 於 H 點,求△ABD 面積為何? (A) 5 (B) 10 (C) 15 (D) 35 cm2。
- 如下圖(三), △ABC 中, D、 E 兩點分別在 上, 若̅ =? (A) 30 (B) 28 (C) 20 (D) 18。
- 如下圖(四), 在梯形 ABCD 中, =12。若 M 為 的中點,則△ABM 面積:△AMD 面積:△DMC 面積為何? (A) 6: 7: 6 (B) 7: 12: 7 (C) 7: 6:
- 如下圖(五), 在△ABC 中, D、 E、 F 分別為 ̅̅̅̅的中點,已知 = 10cm。試問△DEF 的周長為何? (A) 10cm (B) 5cm (C) 5cm (
- 如下圖(六), 平行四邊形 ABCD 中, F 是 上的一點,且直線 AF 交 於 G 點、交直線 BC 於 E 點。 則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A) △ABG、△FDG
- 如下圖(七), 在△ABC 中, 已知 = 90,試問根據什麼相似性質可得∆ABC~∆AED, 並求出 =? (A) AA 相似性質, =45 (B) SSS 相似性質, =36 (C) S
- 如下圖(八) , 四邊形 ABCD 為菱形,圓 O 分別與 相切於 E、 F 兩點,且與 相切於 G 點。若 = =6,且圓 O 的半徑為 3,則菱形 ABCD 的周長為何? (A)32
- 如下圖(九), 在一坐標平面上,已知有 A(a , b)、 B(2 , 8)、 C(12 , 0)三點形成△ABC,且 D 點在 上。若 正好將△ABC 面積兩等分,且 E(4 ,1)為 中
- 如下圖(十), 坐標平面上, A、 B 兩點分別為圓 P 與 x 軸、 y 軸的交點,有一直線 L 通過 P 點且與 垂直, C 點為 L與 y 軸的交點。若 B、 C 的坐標分別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