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乙)儉,美德也,而流俗(1)顧薄之。   貧者見富者而羨之,富者見尤富者而羨之。一飯十 金,一衣百金,一室千金,奈何不至貧且匱也?每見閭閻之中,其父兄古樸質實,足以自給,而其子弟羞向者之為鄙陋,盡舉其規模而變之,於是累世之藏(2),盡廢於一人之手。況乎用之奢者,取之不得不貪,算及錙銖,欲深谿壑;其究也,諂求詐騙,寡廉鮮恥,無所不至;則何若量入為出,享恆足之利乎?  且吾所謂儉者,豈必一切捐之?養生送死之具,吉凶慶弔(3)之需,人道之所不能廢,稱情(4)以施焉,庶乎其不至於固耳。(李文炤 儉訓)【注釋】(1)流俗:流行在社會上的風俗習慣。(2)累世之藏:歷代的積蓄。(3)吉凶慶弔:指喜事的慶賀和喪事的弔唁。(4)稱情:斟酌衡量實際情形。
1關於本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人心永遠欲求不滿 
(B)習慣奢華的人,對財富無所不貪 
(C)節儉是一種美德,卻被世俗之人所鄙視 
(D)作者認為節約就要捨棄所有開支。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