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後,回答第 48〜50 題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謂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曾子曰:「身者,親之遺體也。行親之遺體,敢不敬乎?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鮮香,嘗而進之,非孝也,養也。君子之所謂孝者,國人皆稱願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 (《禮記‧祭義》)
48. 本文主旨為何?
(A) 陳說行孝的先後次序
(B) 舉述行孝的具體效果
(C) 闡發大孝的內涵意義
(D) 介紹曾子的孝親方式
(E) 探究必須行孝的原因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33333
統計:A(4),B(1),C(22),D(0),E(3)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