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座右銘是置於座位右邊用來警惕、策勵自己的銘文,一般多刻在器物或碑石上面。其實古人最早藉以警惕、策勵自己的並非銘文,而是一種盛酒的『攲器』。這種器物很有意思,當它裝滿酒時便會翻跟斗,把酒灑光。若酒裝得過多或過少,則會傾斜一邊,將酒溢出。唯有將酒注到適中的分量,它才會四平八穩地挺直起來。據說,春秋魯桓公座位右邊總放著一只攲器,以便隨時警戒自己勿驕矜自滿。」這段文字的作用,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描述春秋魯桓公發明了座右銘     
(B)簡單介紹攲器是座右銘的前身
(C)驗證了座右銘與攲器間的演變    
(D)推論出座右銘最早是勸人戒酒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