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⑵茜草科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三、請比較下列各分類群(taxa):(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⑴臺灣穗花杉與南洋紅豆杉
- 五、請寫出下列各科(family)的重要特徵,各科中請各舉 3 種重要或常見樹種說明之:(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⑴大戟科
- 四、何謂群團分析(cluster analysis)?並請試述建立樹形圖(dendrogram)的步驟。(20 分)
- (10)臺灣櫸(櫸樹)
- 四、臺灣海拔約 500-1500 公尺為樟科與殼斗科植物所形成的楠櫧林帶,少數裸子植物分布其中,請寫出在該海拔範圍內的 5 種裸子植物中名、學名、科名,並敘明其形態特徵及生育地狀況。(20 分)
- ⑷香青
- (9)榕樹
- ⑷山毛櫸屬與板栗屬
- ⑷ Ectomycorrhiza
- ⑵ecocline
內容推薦
- (6)樟樹
- (二)那一個程式碼執行比較快?(7分)
- ⑶climax
- ⑶山茶科
- ㈢每一個程式碼各需要幾個時鐘脈波(CPI)?(7分)
- ⑷藤黃科
- 二、森林遊樂區內營林區的林木應如何進行撫育及更新?必要時可設置那些設施?(25 分)
- 五、說明鰻魚迴游時,生殖、成長、變態、滲透壓調節、內分泌等生理機制的可能變化。(15 分)
- 三、試說明我國目前獎勵輔導造林之對象。(20 分)
- 今日公司本年底普通股流通在外的股數為 9,500 股,已知本年 4 月 1 日曾買回庫藏股 2,000 股,9 月 30 日再發行 1,500股,則本年度普通股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股數為:(A) 8
- 假設銷貨收入為$5,000,000,進貨運費$30,000,銷貨折讓$40,000,銷貨運費$50,000 及銷貨退回$60,000,已知毛利率為 20% ,則銷貨成本為:(A) $3,856,0
- 某公司於 2015 年 4 月 1 日發行面額$500,000、10 年期、契約利率 15%之債券,債券利息半年一付,每年付息日分別為 4 月 1 日與 10 月 1 日,又發行日當天之市場利率為
- 銀河公司有一辦公室出租,歷年租金不變,今年初預收租金帳戶的餘額為$240,000,此為預收八個月的租金,今設該房客於租期屆滿日又預付半年租金。如果公司的會計年度是曆年制,請問今年度的綜合損益表上,
- 下列何者可用於分析公司長期償債能力?(A)應收帳款週轉率(B)流動比率(C)速動比率 (D)利息保障倍數
- 上品公司 2015 年底營運資金為$135,000,2016 年初發生兩筆交易,即賒購商品$150,000,並將該商品按成本加計 30%之利潤賒銷,計入上述交易後,其流動比率為 2,則該公司 20
- 立大公司於 X1 年 7 月 1 日貸借 4 年期長期借款$7,434,200,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皆為 3%,每年 6 月 30 日償付$2,000,000,請問第 X3 年 6 月 30 日償
- 台北公司保留盈餘期初餘額為$43,000,當年淨利$6,000,支付現金股利$5,000,7 月 1 日發現去年折舊費用少記$2,000,則保留盈餘期末餘額為:(A) $41,000(B) $42
- 橘子公司 2014 年 1 月 1 日以$210,000 買進電腦一部,估計使用年限 5 年,殘値$30,000,公司採年數合計法計算折舊,假如電腦在 2015 年 3 月 31 日以$100,
- 聯合公司在 2013 年 1 月 1 日購買了一部機器成本為$8,000,估計殘值為$2,000,估計的耐用年限為 8 年。在 2015 年1 月 1 日,該公司重新估計該機器的耐用年限為自購買
- 甲公司成立時發行面額$10 之普通股計 100,000 股,發行價格為$12;當年度虧損$500,000。第二年初辦理現金增資,按發行價格$9 發行 50,000 股普通股;第二年獲利$600,0
- 甲公司 X1 年初誤將更換汽車引擎支出$40,000 列為費用處理,公司估計該汽車尚可使用 5 年,無殘值,採直線法計提折舊。則針對該項錯誤所造成之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X1 年資產低
-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流通在外普通股(面值$10)1,000,000 股之 30%,今年乙公司每股配發 10%之股票股利,每股市價為$20。甲公司應如何記錄收到乙公司之股票股利:(A)借:長期投資$6
- 下列何者不計入「貨幣」統計項目內?(A)小馬在銀行的支票存款(B) 7-11 收銀機裡的現金(C)婉君家中的現金 (D)自動提款機(ATM)裡的鈔票
- 甲公司的 2014 年度及 2015 年度的財務報表有下列錯誤:2014 年度 2015 年度期末存貨 高估$7,000 低估$10,000保險費用 低估$2,400 高估$3,300則甲公司
- 中央銀行可透過下列何種方式來降低通貨膨脹?(A)公開市場買進(B)提高法定準備率(C)降低重貼現率 (D)擴大政府財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