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到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达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22.“寅吃卯粮”成语中,当“寅”指时辰时指 D 。《导基》P42(A)5时—7时 (B)1时—3时 (C)7时—9时 (D)3时—5时
- 3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谥号是 D 。《导基》P《江导》P84(A)孝端 (B)孝诚 (C)孝恭 (D)孝慈
- 30.四川峨眉山金顶以观赏到下列何种天气景观而出名 D 。《导基》P103(A)霞景 (B)烟雨 (C)雾凇 (D)佛光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
- 48.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的是 D 。《江导》P93(A)北湖烟柳 (B)秦淮渔唱 (C)东山秋月 (D)莫愁烟雨
-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的与构景手段相似是 D 。《导基》P231(A)添景 (B)对景 (C)借景 (D)抑景
- 38.“博爱之都”指的是 A 。《江导》P81(A)南京市 (B)镇江市 (C)泰州市 (D)南通市
- 29.关于佛教教义,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 。《导基》P117(A)形成万物的“水、金、火、木”不可能构成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就是所说的“四大皆空”(B)慧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
- 47.春秋时期,常州属吴国,称 A 。《江导》P173(A)延陵 (B)毗陵 (C)晋陵 (D)兰陵
內容推薦
- 40.古名桑泊指现在的 B 。《江导》P87(A)莫愁湖 (B)玄武湖 (C)太湖 (D)洪泽湖
- 23.唐代着名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从体裁上讲属于 B 。《导基》?(A)五言古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词
- 50.被刘海粟赞为“登刺绣艺术之高峰”的是 C 。《江导》P226(A)顾绣 (B)苏绣 (C)乱针绣 (D)缂丝
- 55.扬州是我国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着名的“点螺”漆器工艺产生在 B 。《江导》P232(A)明清时期 (B)宋元时期 (C)隋唐时期 (D)战国时期
- 32.着名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 C 。《导基》P269(A)歐陽修 (B)苏轼 (C)王安石 (D)沈括
- 41.江苏省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有 A 。《江导》P347(A)2处 (B)3处 (C)4处 (D)5处
- 90調理熟食之廚師,其手部每隔多久就應清洗一次?(A)經常清洗(B)1 0分鐘(C)2 0分鐘(D)3 0分鐘。2 7
- 51.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家为其立传的名厨是 A 。《江导》P259(A)王小余 (B)萧美人 (C)太和公 (D)专诸
- 56.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故乡是 D 。《江导》P173(A)宿迁 (B)徐州 (C)南通 (D)常州
- 33.二十四节气中,谷雨、小满分属的季节是 A 。《导基》P42(A)春和夏 (B)春和秋 (C)夏和秋 (D)秋和冬
- 42.在镇江中泠泉池壁题写“天下第一泉”的名家是 D 。《江导》P104(A)唐代刘伯刍 (B)宋代苏轼 (C)明代文徵明 (D)清代王仁堪
- 52.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出土于 C 。《江导》P139(A)无锡市 (B)常州市 (C)苏州市 (D)淮安市
- 57.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是 A 。《江导》P146(A)虎丘 (B)灵岩山 (C)苏州文庙 (D)天平山
- 43.有“淮左名都”之誉的是 B 。《江导》P111(A)苏州 (B)扬州 (C)常州 (D)徐州
- 53.为常州篦箕巷命名的皇帝是 B 。《江导》P179(A)齐高帝 (B)干隆皇帝 (C)梁武帝 (D)康熙皇帝
-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B).1 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
-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爱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
-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着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 64.下列名山中,属于花岗岩名山的有 。《导基》P81(A)黄山 (B)庐山变质岩 (C)泰山变质岩 (D)龙虎山丹霞地貌 (E)华山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式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写成,王弘对他评价
- 74.下列菜肴中,属于江苏菜的代表菜有 。《导基》P274(A)清炖狮子头 (B)佛跳墙福建菜 (C)东坡肉浙江菜(D)炒西施舌福建菜 (E)叫化鸡
- 65.下列选项中,文学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导基》P269(A)王羲之—《滕王阁序》《兰亭序》 (B)郦道元—《水经注》(C)歐陽修—《醉翁亭记》 (D)苏轼—《石钟山记》(E)范仲淹—《岳陽楼记
- 58.个园的四季假山中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的是 B 。《导基》P《江导》P115(A)春山 (B)夏山 (C)秋山 (D)冬山
- 001 尊重人命是駕駛道德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開車時要處處顧到行人, 尤其應該注意讓老弱婦孺身心障礙者優先通行。 (A)O(B)X
- 75.下列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有 。《导基》P292(A)青花瓷 (B)高温彩色釉瓷 (C)釉下彩瓷 (D)粉彩瓷 (E)青花玲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