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郁永河,曾經於清康熙年間前來臺灣開採硫磺,在臺共計停留九個月,之後將其在臺紀事寫成「裨海紀遊」。該書是首部詳細記載臺灣人文地理的專書。下列文章節錄自該書部分內容,請依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一)農曆二月 23 日自中國福建省出發,途經澎湖前往臺灣:「澎湖凡六十四島澳,曰:吉貝嶼、西嶼坪、貓嶼、花嶼……悉斷續不相聯屬,彼此相望。……居民有眾寡,然皆以海為田,以魚為糧;若需米榖,雖升斗必仰給臺郡(榖類糧食均需仰賴臺灣府),以沙磧不堪種植也(因沙灘、沙洲不利耕種)」。
(二)農曆二月 25 日於臺南安平登陸:「買小舟登岸,近岸水益淺,小舟復不進,易牛車(更換牛車),從淺水中牽挽達岸(牽引到達岸邊)。」
(三)農曆四月自臺南出發,一路沿著西岸北行:「十三日,渡大溪,過沙轆社,至牛罵社,社屋隘甚,值雨過,殊溼。……十四日,陰霾,大雨,不得行。……十五日、十六日皆雨,前溪新水方怒,不敢進。……十八日,又大雨……。……二十七日,自南嵌越小嶺……,至八里分社,有江水為阻,即淡水也。」
(四)農曆十月自淡水河口搭船經海路回到中國福建省:「至五虎門(今日中國福建省),兩山夾峙,勢甚雄險;又有巨石綿亙入海,如五虎蹲踞中流,實閩省(今日中國福建省)門戶也。門外風力鼓蕩,舟勢顛越;既入門,靜淥淵渟(水像深淵一樣平靜),與門外迥別矣(與門外截然不同)。」

1. 依文章所述,下列何者應為當時澎湖居民賴以為生的主要產業活動?
(A)於低平水淺的潟湖養殖魚類
(B)於平地種植高梁之類的旱田
(C)於臺地排水良好處種植茶樹
(D)利用岩岸設立小港出海捕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