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 )關於清領時期的「三大民變」,依其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為:
(A)郭懷一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
(B)戴潮春事件→郭懷一事件→林爽文事件
(C)朱一貴事件→郭懷一事件→林爽文事件
(D)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
(A)郭懷一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
(B)戴潮春事件→郭懷一事件→林爽文事件
(C)朱一貴事件→郭懷一事件→林爽文事件
(D)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18 ( )俊儀利用假期到屏東遊玩,在車城鄉看到「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的紀念碑,請問這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苗栗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霧社事件 (D)牡丹社事件。
- 17 ( )清領時期有許多由「漳州」及「泉州」移民至臺灣的漢人,這些族群當時統稱為何?(A)閩南人 (B)客家人 (C)原住民 (D)外省人。
- 16 ( )阿福是清領時期福建漳州人,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決定移民到臺灣,沒想到歷經九死一生來到臺灣,卻剛好碰到臺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民變,聽說這次民變的領袖也是來自漳州的同鄉。請問:阿福遇到的
- 15 ( )臺灣開港後,西方傳教士也來到臺灣傳教,其中有一位來到臺灣北部,「一手執鉗(拔牙),一手執聖經」,一生都奉獻給臺灣,請問是哪位傳教士?(A)馬雅各 (B)巴克禮(C)甘為霖 (D)馬偕。
- 14 ( )臺灣歷史中,清領時期長達兩百多年,清領前、後期的分水嶺為下列哪一歷史事件?(A)中法戰爭 (B) 牡丹社事件 (C)日軍侵臺 (D) 英法聯軍。
- 13 ( )我們可以透過下列哪項古蹟來緬懷沈葆楨經營台灣的功績?(A)獅球嶺隧道 (B)基隆海門天險(C)億載金城 (D)二二八公園內的騰雲一號火車頭。
- 12 ( )清領前期治臺政策採消極態度。在清朝統治臺灣的兩百多年當中,真正用心建設,僅在最後20年。請問:清廷改採積極治臺的原因,與下列何者關係最為密切?(A)開港通商(B)日軍侵臺(C)中法戰爭 (
- 11 ( )十九世紀,有位傳教士在溪邊或榕樹下教導臺灣孩子知識,他在加拿大的鄉親知道後,紛紛募款捐錢幫助他在淡水成立學校,為臺灣的西式教育奠下基礎。請問:這位傳教士是誰?(A)馬雅各 (B)馬偕 (C
- 10 ( )清領時期西方傳教士以哪些方式引進西方文明(甲)設立學校(乙)傳播宗教(丙)利用大眾傳播媒體(丁)醫療服務。(A)甲乙丙(B)乙丙丁(C)甲乙丁(D)甲乙丙丁。
- 9 ( )臺灣在同治、光緒年間先後受到哪些列強的侵略,才引起清廷重視而加強建設?(A)英國、美國 (B)英國、法國 (C)日本、法國 (D)葡萄牙、西班牙。
內容推薦
- 22 ( )校外教學日同學們前往參觀獅球嶺隧道,經老師解說得知此為台灣第一條鐵路。請問該鐵路的興建何人功不可沒?(A)施琅 (B)沈葆楨 (C)邵友濂 (D)劉銘傳。
- 23 ( )清領後期臺灣建省後,為了加強對東部的開發及管理,特別設置哪一個行政單位?(A)臺北府 (B)臺南府 (C)臺東直隸州 (D)彰化縣。
- 24 ( )「一群有血緣關係的同姓者,以來台第一代祖先作為祭祀對象。」請問這是何種祭祀組織?(A) 會黨(B)同業公會(C)唐山祖(D)開台祖。
- 25 ( )下列何者為清朝末年臺灣開港對外國通商的主因?(A)清朝政府為賺取外匯(B)人民為謀生而要求(C)引進外國勢力抑制層出不窮的民亂、械鬥(D)對外國作戰失敗,被迫開放。
- 26 ( )茂伯於清領時期移民來台,他集合同姓但不一定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祭祀在大陸的遠祖,這是何種祭祀組織?(A)會黨 (B)開台祖(C)唐山祖 (D)同業公會。
- 27 ( )清領時期,偷渡來台的漢人移民為祈求平安渡過海流湍急的黑水溝,會祭拜哪一尊神明?(A)天公 (B)王爺 (C)土地公 (D)媽祖。
- 28 ( )在「臺灣古蹟巡禮─劉銘傳篇」專題中,最適宜製作下列哪一個古蹟的報導?(A)基隆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B)恆春城遺跡 (C)安平大砲臺 (D)旗後砲臺。
- 29 ( )傑克是劉銘傳治臺時期來臺的英國洋商,在臺停留期間他不可能有下列何種生活經驗?(A)打電報給在福州的朋友 (B)到淡水英國領事館請求商務協助 (C)坐輪船到東南亞經商 (D)從台北搭火車到高
- 30 ( )信仰的報告,下列何人的敘述是錯誤的?(A)漢庭:「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 (B) 建鈺:「泉州人的守護神-保生大帝」(C)照慶:「漳州人的守護神-開漳聖王」 (D)憲齊:「海上守護神-
- 31 ( )劉銘傳曾整理田賦、丈量土地,其所造成的影響為何?(A)增加稅收 (B)開墾荒地 (C)吸收移民 (D)徵收土地。
- 32 ( )嘉義原名諸羅,清乾隆皇帝在平亂的過程中,為嘉許當地人民的忠義,才改名為嘉義。請問這是指乾隆皇帝平定哪一場亂事?(A)朱一貴事件 (B)林爽文事件(C)戴潮春事件 (D)張丙事件。
- 33 ( )姵璇到臺南拍攝「新樓醫院」,該醫院的前身為何人創立?(A)馬雅各(B)沈葆楨(C)馬偕(D)劉銘傳。
- 34 ( )促使臺灣改建行省最大原因為何?(A)中法戰爭,法軍侵犯臺、澎 (B)牡丹社事件,日軍藉口侵臺 (C)台灣納入清代版圖(D)甲午戰敗,臺澎割讓給日本。
- 35 ( )有一段史料記載:「當年為了開發後山,清朝在臺灣開闢三條公路,其中一條就是蘇花公路的前身。」請問:這是何人的事蹟? (A)丁日昌 (B)劉銘傳 (C)沈葆楨 (D)邵友濂。
- 36 ( )臺灣開港後外國人來臺貿易,請問外國人在臺灣設立什麼進行貿易?(A)行郊(B)洋行(C)教會(D)海關。
- 37 ( )清領時代前期,臺灣社會何以經常出現暴力衝突的現象,導致社會秩序敗壞?(甲)吏治不良(乙)族群複雜(丙)男女比例失衡(丁)祕密結盟盛行(戊)外國勢力挑撥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戊 (C
- 38 ( )清領時期,來臺移民多有其原鄉信仰,下列哪些是跨地域與族群的共同守護神?(甲)媽祖 (乙)土地公 (丙)保生大帝 (丁)三山國王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丁。
- 39 ( )榮祥是清領前期的年輕人,他很想接受教育,但卻因家境清寒無力支付學費。請問:他可到以下哪一場所就讀?(A)義學 (B)社學 (C)儒學 (D)私塾。
- 40 ( )十九世紀中期,英法聯軍之役後臺灣開港通商,外國人在臺灣設立領事館與洋行。請問:當時是開放下列哪些港口?(A)雞籠、淡水、安平、艋舺 (B)雞籠、淡水、鹿港、打狗 (C)艋舺、淡水、鹿港、打
- 41 ( )允中是清領後期在打狗港從事出口的貿易商,他應該經營哪一種商品的買賣,才能財源廣進? (A)蔗糖 (B)茶葉 (C)樟腦 (D)鴉片。
- 42 ( )清領初期,臺灣的教育文化並不發達,直到十九世紀後,臺灣才逐漸轉型為文治社會,造成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A)清廷強制要求 (B)原住民逐漸開化 (C)經濟逐漸發展 (D)受西方文化的影
- 43 ( )張阿妹是清領時期臺北地區的原住民,如果他想唸書,最有可能要到哪一種學校就學?(A)書院(B)大學(C)社學 (D)府學。
- 44 ( )清代臺灣最重要的茶葉加工地是何處?(A)五分埔(B)西門町(C)大稻埕(D)後壁厝。
- 45 ( )清領時代後期,茶葉取代蔗糖成為首要的外銷產品,顯示的意義為何?(A)臺灣產業的升級 (B)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 (C)清廷重視北臺灣的政經地位,努力加以提升 (D)臺灣種茶事業的成功。
- 46 ( )清領後期,臺灣中、北部山區有些街市興起,如集集、三峽、竹東等地,請問這些街市的興起與哪些產業有關?(A)茶葉、樟腦 (B)蔗糖、稻米 (C)稻米、樟腦 (D)藥材、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