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傳》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古之為國,言辭抑揚,率以有人無人占輕重。晉以詐取士會於秦,繞朝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楚子反曰:「以區區之宋,猶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無乎?」宋受鄭賂,鄭師慧曰:「宋必無人」。魯盟臧紇之罪,紇曰:「國有人焉。」賈誼論匈奴之嫚侮,曰:「倒懸如此,莫之能解,猶謂國有人乎?」後之人不能及此,然知敵之不可犯,猶曰彼有人焉,未可圖也。(洪邁〈君子為國〉《容齋隨筆.卷十三》)綜觀文意,下列選項何者最切合上文主旨?
(A)欲效法古之為國,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國家需以教育培養品德良好的君子
(B)國以有無人占輕重,人多勢眾,力眾海移。國家需要營造鼓勵民眾生育的環境
(C)國以一士重於九鼎,得士者安,失士者危。國家需要善用人才並避免人才外移
(D)晉以詐取士會於秦,利令智昏,上行下效。國家需遵信守義以作為民眾的榜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74537
統計:A(58),B(8),C(205),D(97),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