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 )右圖為12世紀左右,某場軍事行動的進攻路線圖,圖中的「甲」則為進攻的目的地。從圖中的訊息判斷,哪些敘述是正確的?(甲)這場戰爭是蒙古西征(乙)甲地是耶路撒冷(丙)這是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衝突 (丁)這場戰爭的號召者是拜占廷國的皇帝 (戊)戰爭的影響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A)甲乙丁
(B)乙丙丁
(C)乙丙戊
(D)甲丁戊。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若 為圓O的一弦,且 等於半徑,則圓心角∠AOB的度數是多少度?(A) 45° (B) 60° (C) 75° (D)90°
- ()任意兩個相異質數的最小公倍數為何?(A)0 (B)1(C) (D)這兩個質數的乘積
- ( )殷人飲酒的風氣很盛,周人甚至有「酒誥」引以為鑑。請問:由此一「好酒」的史實可以映出商朝哪一種現象?(A)商人多奢侈浪費 (B)商朝農業發達 (C)商朝人們崇拜祖先的習俗 (D)商朝人民皆好
- ( )春秋戰國「尊王攘夷」運動,其中「尊王」的意思是尊重誰的領導權:(A)西周天子(B)齊桓公(C)東周天子(D)管仲
- ( )漢朝的統治曾經一度中斷,分為東、西漢;這是因為哪一件史事發生的緣故?(A)匈奴入侵(B)犬戎入侵(C)王莽篡位(D)楚漢相爭
- ( )夏、商兩朝的亡國君主各是何人?(A)禹、湯 (B)桀、紂王 (C)桀、盤庚 (D)啟、紂王。
- ( )從春秋戰國到漢武帝,中國學術思想的轉變為何? (A)百家爭鳴→法家→儒家→道家 (B)百家爭鳴→儒家→法家→道家 (C)道家→法家→儒家→百家爭鳴 (D)百家爭鳴→法家→道家→儒家。
- ( )北京人的發現在文化史爆最具意義的是: (A)種植作物 (B)飼養家畜 (C)已知用火 (D)燒製陶器。
- ( )如果能由時光隧道回到山頂洞人時期,我們可以看到下列哪一景象?(A)農人在田裡耕田 (B)人們用陶器在河邊盛水 (C)小孩在餵養牲畜 (D)女人用骨針縫製獸皮為衣。
- ( )下列何者不是春秋戰國時代貴族沒落,平民崛起的原因? (A)封建制度的逐漸鞏固(B)各國競爭激烈,大量起用平民(C)私人講學興起,平民階層出現不少人才(D)養士風氣盛行。
內容推薦
- Unpolarized light of intensity I0is incident on a series of three polarizing filters. The axis o
- ( )十七世紀,臺灣歷史進入國際競爭時期,成為列強多方角逐的場所,也顯示出臺灣在國際地位的重要性。請問:我們若要參觀西班牙人遺留的古蹟,應前往附圖何處? (A)甲乙 (B)丙丁 (C)丁戊 (D
- ( )商人的宗教觀念非常強烈,將神靈分成天神、地衹、人鬼,其中對於何者的祭祀尤其馬虎不得,非常謹慎:(A)天神(B)地衹(C)人鬼(D)以上皆是
- 【題組】28代表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北京人」文化遺址應位於圖中何區?(A)甲 (B)乙 (C)丙 (D)丁。
- ( )東漢末年有一個人自稱賢良大師,他用符咒替人治病,以法術傳道,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鼓吹信眾反抗政府。請問:此事件為下列何者? (A)討伐匈奴 (B)楚漢相爭 (C)王莽篡漢 (
- ( )如圖,梯形 ABCD 中, ,=? (A)12 (B)16 (C)20 (D)24
- 小智想要成為神奇寶貝大師,聽說各地有不同限定版的神奇寶貝,故他開始進行「跨島收服」,準備收服各地特有的神奇寶貝,下列是他初步規劃的行走路線,其中似乎有一項與事實不符,根據臺灣離島的特色,下列哪一
- ( )周朝的宗法制度,乃建立在血緣關係上,家族中尤其以何人的身分最重要:(A)長子(B)長女(C)嫡長子(D)幼子
- 【題組】29出土於黃河下游有「黑陶文化」之稱的遺址位在何區?(A)乙 (B)丙 (C)丁 (D)戊。
- ( )下列關於漢武帝的敘述,何者錯誤?(A)實施鹽鐵酒專賣政策,籌措財源(B)實施土地國有,改善土地兼併(C)設立太學,實行察舉制度,開創制度化納才管道(D)建立年號制度,以便紀年紀事
- 地形作用力的不同也造成了各種不一樣的地貌景觀。下列哪一種地形主要是受到堆積作用所形成? (A) (B) (C) (D)
- *下圖是曉慧假日健行所拍攝到臺灣某段海岸的景觀照片,試回答第19-20題:【題組】請問此海岸特徵最有可能出現於臺灣哪段海岸?(A)東(B)西(C)南(D)北。
- ( )在周朝的封建制度中,土地屬於誰人所有:(A)周天子(B)貴族(C)農民(D)奴隸
- 【題組】30中國最早發現人工栽培的稻米,是在哪一文化遺址?(A)乙 (B)丁 (C)戊 (D)己。
- ( )東漢後期哪兩個集團的循環相爭,是導致東漢朝政日益敗壞,終致政權滅亡的主要原因?(A)諸侯、大夫(B)宗室、外戚(C)外戚、宦官(D)宦官、士大夫
- () 、 、 同乘以下列哪一個數後都成為整數?(A)(B)(C)(D)495
- ( )下圖是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改進,就其使用的器物推斷,最早出現的時代背景為何?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戰國時代 (D)漢代
- ( )周朝貴族包括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其中貴族的最低階層是:(A)天子(B)諸侯(C)卿大夫(D)士
- 如圖,四邊形 ABCD 為平行四邊形,E 點在上,若 =3:4,求△AEF 與△CFB 的面積比=?(A) 6:47(B) 6:49(C) 9:49(D) 9:47
- ( )秦始皇哪些措施,有助於中國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甲)廢封建,行郡縣 (乙)車同軌,書同文 (丙)行鹽、鐵、酒、專賣 (丁)建年號,獨尊儒術。(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麗子的夢想是要自己駕駛飛機從台北往南到達蘭嶼,行駛的路線如圖(三)中的箭頭所示,請問飛機經過的路徑中,按照順序先後經過了哪些山脈?(A)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B)中央山脈、雪山山脈、阿里
- 已知 =7958, =1657 , 則 =?(A)0.47958 (B) 0.151657 (C) 51657 (D) 0.047958
- ( )由舊石器時代到新時器時代的演變,史家稱之為「革命」,其間轉變何者正確:(甲)石製作:打擊→磨製(乙)生活方式:漁獵、畜牧→農耕(丙)食:生食→熟食(丁)住:洞穴→建造房屋(A)甲乙 (B)
- ( )下列何者不是 60的質因數?(A) 15 (B) 5 (C) 3 (D) 2
- ( )春秋戰國時代的學術思想,何者配對正確? (A)法家韓非:仁政 (B)儒家荀子:性惡說 (C)法家管仲:兼愛非攻 (D)墨家墨子:重賞罰與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