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鋼管之絕緣處理是為了
(A)美觀
(B)防蝕
(C)防濕
(D)保溫。
(A)美觀
(B)防蝕
(C)防濕
(D)保溫。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82906
統計:A(0),B(115),C(2),D(0),E(0)
內容推薦
- 埋設在道路地下管路因故過淺時,應行補救之方式為(A)路面予以降低(B)管路予以升高(C)管路予以壓扁(D)管路予以保護。
- 氯氣管的標準漆色是(A)白(B)黃(C)青(D)紅。
- 執行試切削( )時,為避免發生撞車,快速移動調整鈕宜調整至下列何種刻度 (A)0%(B)25%(C)50%(D)100%。
- 紅丹漆的主要成分為(A)鉛(B)鋅(C)錫(D)鎳。
- 裝在露天之管路應塗敷﹝刷﹞下列何物加以防護為佳(A)塗敷機油(B)塗敷黃油(C)油漆(D)塗刷防銹油。
- 銲接符號表示(A)I 形槽連續銲(B)I 形槽斷續銲(C)交錯填角銲(D)連續填角銲。
- 下列何者不可選用做保冷材料(A)矽酸鈣保溫材料(B)珍珠岩保溫材料(C)玻璃棉保溫氈(D)玻璃空隙﹝Foamglass﹞材料。
- 有一水池內容積為 4m×3m×2m,則其蓄水量為多少 m (A)24(B)18(C)12(D)6。
- 鋼管塗刷底漆後,至少須經多少分鐘才可包覆柏油(A)20(B)30(C)40(D)50。
- 何種管路系統通常需做絕熱保溫(A)給水管(B)熱水管(C)污水管(D)排水管。
內容推薦
- 水中含有大量之下列物質時必呈現紅水(A)鈣(B)砷(C)氯鹽(D)鐵與錳。
- 電表中的游絲主要作用是 (A)增加靈敏度(B)增加指針轉矩(C)作為指針的反向轉矩(D)減低溫度的影響。
- 下列保溫材料何者為天然礦物(A)石棉(B)海棉(C)玻璃棉(D)硬質泡棉。
- 一般使用色帶以表示管線內之流體(A)名稱(B)狀況(C)名稱狀況(D)標誌。
- 鋼管的絕緣處理是為了(A)美觀(B)防蝕(C)保溫(D)防濕。
- 鋼管銲接管路防止電氣腐蝕最有效方法為(A)塗紅丹漆(B)鍍鋅(C)絕緣包覆後再施以陰極防蝕(D)包紮 PVC 帶。
- 理想的電流表應是 (A)內阻為無窮大(B)內阻為零(C)靈敏度很低(D)靈敏度很高。
- 以指針式三用電表測量某一串聯電路電阻器上之壓降時,所測得之電壓會比實際壓降值要 (A)高(B)低(C)不變(D)不一定。
- 電壓表之內阻,理論上而言 (A)愈小愈好(B)愈大愈好(C)等於零(D)等於定數 最為理想。
- 管路上所包之保麗龍保溫管為何種目的之保溫隔熱材料(A)防腐(B)防震(C)高溫(D)低溫。
- 寒冷地帶之給水管線,若不實施保溫,其管線可能(A)彎曲(B)破裂(C)縮小(D)變位。
- 管路絕緣包覆完成後,應施行檢查之項目為(A)漏氣檢查(B)漏電檢查(C)滲熱檢查(D)滲水檢查。
- 關於管路保溫工程施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保溫工程施工後才可進行壓力試驗(B)管體表面須先行處理乾淨後方可施工(C)壓力試驗合格後方可施工(D)使用成型之保溫管可提高保溫效果。
- 有一指針式三用電表其直流電壓檔之靈敏度為 DC20KΩ/V,若選擇 50V 檔位測量 20V 電壓時,則該電表之內阻為多少? (A)100KΩ(B)200KΩ(C)500KΩ(D)1MΩ。
- 配重平衡型堆高機的轉向機構是屬(A)全機械式(B)氣壓式(C)液壓式(D)氣液壓混合式。
- 下列何者為最廉價之保冷材料(A)玻璃纖維(B)矽藻土(C)矽酸鈣(D)保麗龍。
- 使用三用電表歐姆檔測量二極體極性時,發現無論接腳如何連接都無法使指針偏轉,可能表示 (A)二極體特性極佳(B)二極體開路(C)三用電表沒有做零歐姆調整(D)三用電表檔位不合。
- 自來水配水管的漏水試驗,必須維持幾分鐘以上,且其漏水量不超過規定方為合格(A)15(B)30(C)60(D)120。
- 射極隨耦器在電子儀表之電路內主要擔任何種用途? (A)放大作用(B)振盪作用(C)阻抗匹配(D)整流作用。
- 管線經過寒凍地帶,必須對管線施以下列何種措施(A)防火措施(B)保冷措施(C)絕緣措施(D)防凍措施。
- (本題刪題)給水管線試壓後之消毒,可用含氯量百分之 25 以上之漂白粉溶液,消毒時間應保持多少小時(A)4(B)8(C)12(D)16。
- 以直流電表測量有效值為 100V 的正弦交流電壓,則電壓指示為多少伏特? (A)100√2(B)100(C)50(D)0。
- 用戶給水管路全部完成後,應加水壓試驗,其最高試驗壓力為多少㎏ f/㎝2 (A)25(B)20(C)15(D)10。
- 錄音機之磁帶走完後,不能自動停止,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A)自動停止桿太緊(B)壓帶輪與主驅動軸之間有油污(C)與壓帶輪之壓力無關(D)自動停止控制調整不當。
- Q電表的基本原理,係利用 (A)LC並聯諧振(B)LC串聯諧振(C)RC串聯諧振(D)RC並聯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