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下列哪一項選舉是台灣近六十年來最早舉行的?
(A)縣市長
(B)總統
(C)立法委員
(D)國大代表
(A)縣市長
(B)總統
(C)立法委員
(D)國大代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對中國大陸經貿政策提出「戒急用忍」的是哪位總統?(A)蔣經國 (B)嚴家淦 (C)李登輝 (D)陳水扁
- 下列何者並非現在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方式(A)推薦甄選 (B)聯考制度 (C)申請入學 (D)指定科目考試
- 【題組】49)乙國生產小麥的機會成本為多少? (A)4 (B)1/4 (C)2 (D)1/2。
- 政府遷台之後,台灣民眾曾有三十年左右時間,未能享有充分的出版、組黨、出國等自由民權,這主要是受到下列哪種法令的影響?(A)動員戡亂臨時條款 (B)訓政時期約法 (C)戒嚴法 (D)集會遊行法
- 下列何者為十項建設之一(A)北宜高速公路 (B)鐵路電氣化 (C)花蓮港興建 (D)核四廠興建
- 我國立法委員的選舉自何時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A)2008 年 (B)2007 年 (C)2006 年 (D)2005 年
- 【題組】48)乙國生產米的機會成本為多少? (A)4 (B)1/4 (C)2 (D)1/2。
- 台灣米酒價格在 2001 年時一瓶僅 21 元,但 2002 年起即暴漲約 7 倍。請問造成此種現象發生的原因為?(A)稻米大量減產,米價升高,進而帶動米酒價格暴漲 (B)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C
- 【題組】41)承上題,對於生產魚而言,誰最具有「比較利益」? (A)阿均 (B)阿鑫 (C)婷婷 (D)恰恰。
- 民國三十九年使台灣轉危為安的一件大事為何?(A)韓戰爆發 (B)越戰發生 (C)以阿衝突 (D)印巴摩擦
內容推薦
- 在民國四十九年雷震因籌組新的政黨,而觸怒政府因而下獄,請問他籌組何政黨?(A)民進黨 (B)共和黨 (C)中國青年黨 (D)中國民主黨
- 「客廳即工廠」這個政策是由何提出?認為婦女在家即可生產,也可照顧家庭?(A)魏道明 (B)謝東閔 (C)陳誠 (D)邱創煥
- 在冷戰時期,民主國家對共產集團採行何種政策?(A)疏導 (B)交往 (C)圍堵 (D)攻擊
- 聯合國的會址設在何地?(A)華盛頓 (B)紐約 (C)洛杉磯 (D)舊金山
- 民國七十五年台灣首次上街頭的環保抗爭運動是指:(A)RCA事件 (B)蘭嶼核廢料事件 (C)多氯聯苯食用油事件 (D)杜邦設廠事件
- 蔣經國總統於民國七十六年宣布的那兩件大事對以後台灣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2%
- 下列台灣地名何者不是國民政府遷台後所命名的?(A)南投縣仁愛鄉 (B)桃園縣八德市 (C)台北市松山區 (D)樹林市中華路
- 根據最新一次的憲法修正,以後哪兩案要經由公民投票複決?2%
- 波斯帝國在波希戰爭(The Persian Wars)中敗給希臘人,這對今日世界史的意義為何? (A)意味軍事勝利主宰歷史的發展與走向 (B)代表專制政治的失敗與民主政治的勝利 (C)象徵近東文
- 民國四、五十年代盛行一時的反共文學中有一位代表人物是「司馬中原」,他的何本小說最膾炙人口 (A)狂風沙 (B)路客與刀客 (C)呆虎傳 (D)狐變
- 請寫出與我有關之美國總統?4%【題組】(1)派第七鑑隊協防台灣者?
- 在中古時代,法蘭西、英格蘭先後建立中央王權,日耳曼卻始終是一個分裂的地區,而日耳曼之無法統一,原因很多,如和英、法相較,下列哪一個說法是正確的?(A)英、法外患較少,日耳曼外患多(B)英法實行世
- 人類從早期遊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轉變過程,最具決定性意義的一步應是以下何者? (A) 動植物的馴化 (B)城市的出現 (C)陶器的製作 (D)文字的發明。
- 以「亞細亞的孤兒」這篇小說勾勒了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民族認同情結的作家是?(A)李喬 (B)吳濁流 (C)黃春明 (D)鍾肇政
- 【題組】(2)與我訂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者?
- 阿政在讀完「十日談」、「愚人頌」、「烏托邦」之後發現這三本書的作者雖不同,但卻表達出哪些共同的認知?有哪些相似的論點?(甲)描述教會和政治風氣的敗壞 (乙)以「人」為主題,批判不合理的限制與現象
- 「這些高大紅髮的戰士利用長形的船隻政擊北歐海港,他們溯河而上,深入內陸,搶掠法蘭克及英格蘭的城鎮及寺院……。」「他們承襲法蘭克的文化及語言,卻保留以往大部分流浪及冒險精神,後來產生了很多最具戰鬥
- 為了鼓勵出口,政府一共設了哪幾個加工出口區?3%
- 台灣為獎勵優良電影而設有何獎項?(A)金曲獎 (B)金鼎獎 (C)金鐘獎 (D)金馬獎
- 【題組】(3)與中國大陸簽訂「上海公報」者?
- 中古後期,隨著十字軍東征,東西文化的的交流加速進行,藉由阿拉伯人扮演中介角色,大量古典文化回傳歐洲,加以阿拉伯文化的流通,對西方思想界造成重大刺激,使十三世紀的思想界有哪一項重大的改變?(A)拋
- 比較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探求新航路,以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兩者都得到君主的支持,而且都以發展海外殖民地為目的(B)哥倫布的目標在到達中國,鄭和的目標則是在到達歐洲(C)鄭和下西洋因為時間比哥
- 台灣高科技產業中心的特色,北、中、南各是什麼?3%
- 有一份由外國大使館轉給政府的陳情書說:「台灣此次民變,純為反對貪污官僚,要求政治改革,並無其他作用,請勿再派兵來台,以免再激民心,並懇請迅速派大員蒞台調處,則國家幸甚。」這封陳情書的時機為何?(
- 【題組】(4)與我斷交並廢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