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依MARPOL國際公約附則I,總噸位至少多少之油輪應備有SOPEP?
(A) 100
(B) 150
(C) 300
(D) 400
(A) 100
(B) 150
(C) 300
(D) 400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錨鏈主要是由鍊環、卸扣與錨鏈轉環組合而成,請問圖中丁處錨鍊構件名稱為何? (A) 普通鏈環( Common Link)(B) 錨鏈轉環( Anchor Swivel)(C) 加大鏈環(Enla
- 錨就部位及用途可分為數種,請問「有右錨及左錨,分置於兩舷,為船舶的主錨。」根據以上敘述為何種錨?(A) 艉錨(B) 艏錨(C) 小錨(D) 海錨
- 下列有關我國海洋污染防治法適用範圍之敘述何者錯誤?(A) 距離陸地12浬之Territorial Sea(B) 距離陸地24浬之Contiguous Zone(C) 距離陸地200浬以內之Ex
- 依MARPOL國際公約附則II規定,在20℃之情況下,貨艙殘留液貨之蒸氣壓超過多少帕(Pascals)即得實施風乾作業程序?(A) 2000(B) 3000(C) 4000(D) 5000
- 1973年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除了制定若干防止海洋污染的原則性規定之外,並且就船舶設計、建造以及防止污染設備等方面做成詳細的要求標準,故又被稱為何種公約?(A) 純技術性(B) 純藝術性(C
- 靜止平浮的船舶若處於隨遇平衡狀態,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 重力與浮力的力偶為零(B) 扶正力矩為零(C) 傾覆力矩不為零(D) GM=0
- 某港內船舶平正地漂浮於海水中,排水量3000噸,KM=8公尺,KG=7公尺,裝卸載下列貨物後,其最後橫傾角度為何?【裝載300噸,KG=7公尺,其重心在中心線左邊6公尺;卸載250噸,KG=7
- 依我國海洋污染防治法,為處理一般海洋污染事件,何者得設置海洋污染事件處理工作小組?(A) 立法院(B) 海岸巡防機關(C) 中央主管機關(D) 行政院
- 請問總噸位至少多少以上之油輪須依規定配置污油艙?(A) 500(B) 400(C) 300(D) 150
- 依MARPOL國際公約附則II規定,自液貨艙將含有殘留液貨濃度低於多少ppm之壓艙水排放入海時,不須顧慮排放率、航速和排放口位置?(A) 15(B) 10(C) 0(D) 0
內容推薦
- 按國際載重線證書上所載每週年日的前後三個月內應實施歲驗,而下列哪一個項目不屬於歲驗的檢查範圍?(A) 船體是否有改裝工程以致影響載重線位置的計算(B) 防護欄杆、排水口及船員住艙通道,是否維護
- 下列有關船舶慣性力矩之敘述何種錯誤?(A) 通常質量或慣性愈大,其運動阻力亦愈大(B) 是某微小面積乘以自一定軸至此微小面積重心間的距離平方所得之值(C) 通常質量在旋轉運動中,慣性力矩愈大,
- 當箱形雜貨船長100 m,寬20 m,吃水5 m平浮於海面上,今在該船舯向前20 m且龍骨向上4m處,加裝1,200噸貨物,已知加裝貨物前KG為7 m,試求該船貨載後的平均吃水下沉量(cm)為
- 當箱形雜貨船長100 m,寬20 m,吃水5 m平浮於海面上,今在該船舯向前20 m且龍骨向上4m處,加裝1,200噸貨物,已知加裝貨物前KG為7 m,試求該船貨載後的縱向轉動慣量( )為何?
- 當船舶觸礁時,下列何者為其船體結構強度損傷的首要查驗項目?(A) 扭轉強度(B) 局部強度(C) 縱向強度(D) 橫向強度
- 當船舶海上航行時,適逢波峰到達船舯位置,此刻船舶應處於何種狀態?(A) 舯拱(B) 舯浮(C) 舯伏(D) 舯垂
- 在新船空載狀況下,下列何處為其浮力分佈曲線的最大值發生位置?(A) 船艏(B) 船舯(C) 機艙(D) 船艉
- 船艉的設計可使船的水線長度增加,因而可以降低剩餘阻力,但不適用於單螺槳商船者,屬於何種形式?(A) 方形(B) 巡洋艦型(C) 垂直型(D) 橢圓形
- 依據MARPOL國際公約,下列何者應置備船上油污染應急計畫?(A) 總噸位150以上之汽車船(B) 總噸位200以上之木材船(C) 總噸位300以上之貨櫃船(D) 總噸位400以上之郵輪
- 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將當地積雪造成冰屋,它的圓頂並沒有採用什麼支撐物,小屋卻能保持不倒。而中國的窰洞則是黃土高原上特有的建築物,利用黃土之垂直壁立性,直接在山邊挖洞。由上述人類因各地地理環境的差異而
- 數字週刊正為下一期的週刊專欄進行討論,根據附圖對話,以下何項敘述最為正確? (A)次文化展現該族群獨特文化 (B)次文化與主流文化多所衝突 (C)次文化屬於次等的劣質文化 (D)次文化較難被社會大
- 文化是人類經由創造或學習而來的一切成果,依此定義來看,下列何者不屬於文化的範圍? (A)價值觀念 (B)生活習慣 (C)藝術創作 (D)日月星辰。
- 文化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不論是都市或鄉村,甚至是原始的森林中,只要有人類的足跡,就會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請問:這顯示出文化的哪一項特徵? (A)制約性 (B)累積性 (C)普遍性 (D)差異性。
- 報紙刊登一則社會評論如以下所示,對於該社群媒體官方的宣示,可採下列何項敘述來理解? 在發生宗教大屠殺事件後,一社群媒體官方正式宣布,將嚴厲掃蕩關於宣揚自我文化優越的言論和文章,以防止對特定種族、宗
- 下列有關次文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一個社會除了主流文化外,只能出現一種次文化 (B)次文化的價值、信仰和規範,與主流文化完全無共通性 (C)次文化通常讓一個社會文化出現落後的狀況 (D)次
- 幾位同學正在舉例說明主流文化,下列何人提出的例子完全正確? (A) (B) (C) (D)
- 關於文化的意義,下列哪一位同學的發言最正確? (A) (B) (C) (D)
- 棻雅與庭毅正對某名詞解釋交換意見,他們所討論者,應為以下哪一項? (A)文化交流 (B)文化差異 (C)文化位階 (D)次文化。
- 太陽國是由數種族群組成,存在多種語言,日前政府考慮是否應該限制其他語言,只使用官方規定的語言,但又擔心出現文化不平等現象,所以想聽取各族群代表的意見,下列哪一位的建議較能避免文化位階的發生?
- 附圖為一則網友投書,他所描述的現象,與下列何項意義相近? (A)強勢文化透過資源優勢不斷擴張 (B)次文化應追隨主流文化向上提升 (C)國家經濟發展影響文化水準高低 (D)文化位階隨時代進步而逐
- 兩位同鄉好友閒聊近況,根據內容推斷,以下哪一項敘述較符合他們的對話情境? (A)過於強調族群在地化精神 (B)欠缺對主流文化的理解力 (C)對母語文化產生認同危機 (D)推崇多元文化的發展空間。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殖民地脫離原殖民母國獨立而成為新興國家,但由於當初列強占領時未考慮該地區族群、宗教等因素,導致這些新興國家境內常因不同立場、生活方式等而發生衝突。下列何種作法最有助於減緩上
- 身處擁有多元文化的臺灣,我們應該以下列何種態度來面對和自己不同的文化?(甲)欣賞與包容不同文化的特性(乙)消弭文化間的差異性(丙)尊重文化的獨特性(丁)統一文化的差異性 (A)甲乙 (B)甲丙
- 佐瑤為主題報告所做的訪談記錄如右圖,依照受訪者的自述,凸顯何者造成的問題? (A)次文化 (B)文化普遍性 (C)文化創造力 (D)我族中心主義。
- 只要是群體生活,就會有規則提供成員遵守,比如:班有班規,校有校規,社會則有社會規範。下列關於社會規範的敘述,何者正確? (A)社會規範可建立符合社會規定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 (B)社會規範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