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DDT造成生物放大的原因為何?
(A)因食物塔階層愈高,總生物量愈大,DDT累積量也愈高
(B)因高級消費者體內分解DDT的能力較生產者低
(C)因DDT在生物體內無法分解,無法排出
(D)因DDT使受汙染生物的總生物量增大。
(A)因食物塔階層愈高,總生物量愈大,DDT累積量也愈高
(B)因高級消費者體內分解DDT的能力較生產者低
(C)因DDT在生物體內無法分解,無法排出
(D)因DDT使受汙染生物的總生物量增大。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AaBbCcDd×aaBbCcDd 之 F1出現 aaBBCcDd 之機率為 (A)1/16 (B)1/32 (C)1/64 (D)1/128。
- 「水中鹽度、溫度變化大,居住在此處的生物種類不多,但數量卻特別多」上述指的是下列哪一生態系? (A)溪流生態系 (B)潮間帶 (C)河口生態系 (D)大陸棚。
- 為瞭解植物生長的營養需求,科學家分析向日葵完成正常生活史所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及其比率,結果如附表。根據附表資料,回答下列問題。【題組】(1)為瞭解植物生長的營養需求,科學家分析向日葵完成正常生活
- 「臺灣的河川溪流多短而急,為了能充分利用河水,因而構築了許多攔沙壩、攔水壩及水庫,以供蓄水、發電、灌溉及防洪等用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等設施對人類很重要,權衡輕重下,只好犧牲自然生態
- 二、複選題(40%,每題4分)下列物理量中,哪些屬於國際基本單位? (A)速度 (B)質量 (C)熱量 (D)電阻 (E)電流。
- 一、航空器在機場及其附近活動時,為確保飛航安全,不論是否位於機場交通地帶,均應遵守那些規定?(20 分)
- 下列有關「酸雨」的敘述,何者正確? (A)酸雨會造成水質優養化 (B)酸雨中帶有硫酸及硝酸成分 (C)雨水的酸鹼值低於7即為酸雨 (D)酸雨是因空氣中的灰塵顆粒所引起。
- 有些植物的葉呈針狀,具有什麼功能? (A)解決精卵遇合的問題 (B)解決缺少浮力的問題 (C)解決水分散失的問題 (D)解決吸收氧氣的問題。
- 下列各物理量的關係,何者錯誤? (A) 1焦耳=1(牛頓)(公尺)(B) 1瓦特=1焦耳∕秒 (C) 1牛頓=1(公斤)×(公尺∕秒) (D) 1安培=1庫侖∕秒。
- 鉛蓄電池是以鉛為負極、二氧化鉛為正極,而兩種電極均浸於稀硫酸溶液所構成的一種電池。用比重計測定溶液的比重,來決定是否需要充電。鉛蓄電池在放電時,下列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A)稀硫酸的濃度增大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和砍伐森林所造成的影響較不相關? (A)地層下陷 (B)土壤流失 (C)空氣更新減弱 (D)植被面積減少。
- 二、多重選擇題做拉瓦節的汞鍛燒實驗(如圖)曲頸瓶中裝入汞,玻璃鐘罩內為空氣,下列有關敘述何者正確? (A)加熱後右側玻璃鐘罩的水位上升 (B)本實驗證明空氣有可助燃的氧 (C)曲頸瓶中的汞,加熱
- ◎下圖為紐約地區地圖,描繪出全美最大都市的樣態。請回答 4 題:【題組】甲河流的名稱應是:
- 下列哪一生態系其年平均雨量約在25至75公分之間,常有雨季與亁季之分? (A)凍原生態系 (B)森林生態系 (C)草原生態系 (D)沙漠生態系。
- 有關紅樹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生長地區因淡鹹水混合,故鹽度變化大 (B)有攔截泥沙、擴大灘地,穩定海岸的功能 (C)紅樹林沼澤區有機養分含量少 (D)紅樹林沼澤區是魚、貝類棲息和孵化的
- 下列有關酸雨的敘述何者正確? (A)酸雨會造成臭氧層的破壞 (B)酸雨對人類及動物的影響較大,對植物無直接影響 (C)酸雨只發生於工業發達地區,不會影響到鄰近國家 (D)大氣中硫的氧化物溶解於水
- 下列有關大氣壓力的敘述,何者有誤? (A)大氣壓力是因大氣的重量所產生的 (B)1atm=76 cm-Hg (C)托里切利實驗中,若改用水柱,則大氣所能支撐的水柱高度仍然是76 cm (D)大氣
- 11-12 題為題組老師在實驗室的講桌上演示了一個簡易的電解實驗,裝置如下圖,以鉑絲彎成迴紋針的形狀作為電極,以電解紫甘藍汁。不久,即見隔板右邊的溶液由紫色逐漸變為紅色,而隔板左邊的溶液,則由紫色逐漸
- 「霧林」是指何種生態系而言? (A)針葉林 (B)針闊葉混生林 (C)闊葉林 (D)熱帶雨林。
- 在20℃時,海水的密度為0025公克/立方公分,潛水員在海中深度20公尺處所受到的總壓力,約為多少大氣壓 (atm)?(A) 0(B) 0(C) 0(D) 0(E) 0
- 臺灣四面環海,因此海洋之生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海洋生態以及河口生態之敘述,何者正確? (A)於河口地帶生存之魚類多屬狹鹽性 (B)水深二百至四百公尺之淺海區為大陸棚 (C)與岩岸地形
- 如右圖所示,某人在一固定高度的平台上進行物體水平拋射的實驗。假如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水平速度加大時,物體落地的時間變長 (B)水平速度加大時,物體落地的時間變短
- 下列何者素有「地球的肺」之稱? (A)苔原 (B)針葉林 (C)落葉林 (D)熱帶雨林。
- 下圖表示1950及1980三年,在甲橋上游20公里至下游40公里的範圍中,測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設河水的溶氧量是與汙染程度成反比關係,則下列有關下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在1900年
- 黑面琵鷺由北方飛來臺灣越冬時,最主要棲息於哪一水域? (A)大甲溪口 (B)淡水河口 (C)曾文溪口 (D)秀姑巒溪。
- 已知鹵素的活性順序為:氯>溴>碘,則下列各組溶液均勻混合後,何者加入四氯化碳後將使其呈現紫紅色? (A)氯水+溴化鈉 (B)氯水+碘化鈉 (C)溴水+氯化鈉 (D)溴水+碘化鈉 (E)碘水+氯化
- 如圖所示,光滑桌面有一小孔,一繩穿過此孔,桌面上的一端繫有質量為m的小球,作半徑為R而角速率為ω的圓周運動,桌面下一端繫有一質量為M的重物,恰可平衡。則下列敘說述何者正確?(A) m對O點的角動
- 下列何種作為較可能會造成生物資源瀕臨危機? (A)減少森林面積 (B)維護一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C)杜絕捕殺野生動物 (D)維護動物的棲地。
- 純水在不同壓力與溫度時的狀態,如圖所示(未按實際比例)。依圖上所呈現的資料,下列何者錯誤? (A) 壓力越大,水的沸點越高(B) 壓力越大,冰的熔點越高(C) 水可以由固態昇華為氣態(D) 不
- 「京都議定書」於民國九十四年二月十六日開始生效,為保護環境的國際法,下列敘述何者為此議定書的主要內容? (A)保護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以維護生物多樣性 (B)保護溼地,建立自然的溼地保留區,以
- 選出下列有關反應熱之正確說明:(A)正反應的反應熱和逆反應的反應熱大小相等(B)如果反應熱為正值,則為吸熱反應,該反應不可能發生(C)反應熱加成定律表示反應熱和起始狀態、最終狀態以及物質變化的
- 【題組】(2)保衛細胞與氣孔的開合有關。上圖B中(戊)轉變成(己),試問保衛細胞發生了什麼變化? (A)細胞吸水,氣孔關閉 (B)細胞失水,氣孔張開 (C)細胞吸水,氣孔張開 (D)細胞失水,氣孔
- 什麼是引起溫室效應最主要的氣體?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氮。
- 重量為 80 牛頓的人穿上每隻底面積為 400 cm2之鞋子一雙,其靜止站在水平地板上,則地板所受之壓力強度為 (A)0.1 (B)0.2 (C)200 (D)1000 (E)2000 牛頓∕米
- 下列哪一個區域的海洋生物種類最豐富? (A)近海岩岸區 (B)近海沙岸區 (C)遠洋透光區 (D)遠洋無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