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左傳》是一部說話的經典,下列選項中的文字都選自《左傳》,畫底線部分,何者表示說話者不卑不亢的態度?
(A)(楚成王)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B)(祭仲)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鄭莊)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C)(佚之狐向鄭文公推薦燭之武)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D)(鄭莊公請穎考叔吃飯,穎考叔捨不得吃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E)(春秋秦晉崤之戰,孟明等人被俘,晉襄公因文贏之故,將孟明等人釋回,先軫怒,派陽處父追到河邊,陽處父假借晉襄公之命,要將左邊的馬送給孟明,孟明)則在舟中矣。……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爲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
(A)(楚成王)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B)(祭仲)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鄭莊)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C)(佚之狐向鄭文公推薦燭之武)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D)(鄭莊公請穎考叔吃飯,穎考叔捨不得吃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E)(春秋秦晉崤之戰,孟明等人被俘,晉襄公因文贏之故,將孟明等人釋回,先軫怒,派陽處父追到河邊,陽處父假借晉襄公之命,要將左邊的馬送給孟明,孟明)則在舟中矣。……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爲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
參考答案
答案:A,C,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選項中「」內的字詞,何者在「形」與「義」之使用上,完全正確無誤?(A)演唱會後堆積如山的垃圾,真是令人「嘆為觀止」(B)他懷抱著無比信心向衛冕者挑戰,沒想到竟然「鍛羽而歸」(C)藉阿諛諂媚權貴
- 19一邊就以為得到了勝利──在優勝者的地位,本來有任意凌辱壓迫劣敗者的權柄。所以他們不敢把這沒出處的威權,輕輕放棄,也就忠實地行使起來。可不知道那就是培養反抗心的源泉,導發反抗力的火戰。一邊有些氣憤不
- 儒家著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對物質生活的耽溺,下列《論語》引文中,並非陳述此種意旨的選項是 (A)君子憂道不憂貧 (B)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D)
- 27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常藉人物言語前後矛盾或言行自相矛盾,來嘲諷人物行徑的荒謬可笑,下列文句何者正可以說明這種現象?(A)胡屠戶:「我自倒運,把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
- 關於〈騾說〉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文託物寓意,一反俗見,為騾翻案 (B)文中以「乘騎者」喻世俗之人 (C)以「馬」喻作者自己 (D)以「騾」喻當政者。
- 1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踪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關於此詩的詮釋有誤的是:(A)一、二句直接點出主題──江雪,描寫天寒地凍,白雪覆蓋大地的景象(B)以千山、萬徑,鋪陳一個遼闊的
- 晴天的時候,太陽照射,雲朵悠然□□,光線以及山和雲的投影就會在一些山坡和坑谷上移動,走過高山深壑和曲突皺褶的稜脈巉岩。以上空格最適宜填入(A)堆疊(B)舒卷(C)伸展(D)翻滾。
- 「這兩年的時光已充分將我生命的激盪歸於完全的平靜,可謂得到了十分的沉澱和澄清。」作者的意思應是下列何者 (A)兩年來不平靜的生活早已厭倦,決意回歸田園之中 (B)歷經兩年的耕讀生活之後,人生已
- 有關〈師說〉一文,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正是世人從師問道的基本觀念,本文精神所在。 (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正是擇師的原則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 下列選項的成語,哪一組並非全是近義詞,不能替換使用:(A)詠絮之才/掃眉才子/不櫛進士 (B)曲突徙薪/養癰貽害/未雨綢繆(C)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D)小學大遺/本末舛逆/買櫝還珠。
內容推薦
- 下列關於《論語》篇章文句的解釋,何者正確?(A)孔子在匡地被圍時所言「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之語,展現出孔子面對災禍一派樂天、不庸人自擾的性格 (B)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
- 夸父雖未追上太陽而悲壯死去,但死後其杖化為桃林。這個結尾的象徵意義是 (A)不自量力,荒誕不經 (B)否定「人定勝天」之說 (C)身軀雖死,然精神長存,永澤後人 (D)世外桃源,仙鄉的渴望。
- 「引用」是指語文中援用經史舊籍的典故、俗語、文句等的修辭法,使文章言之有據,具典雅厚實之風格。但引用分成明引、暗用、化用等,試判斷下列各文句屬「明引」的是 (A)西出陽關,何止不見故人,連紅人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言冉有長於政事,禮樂不成為政的阻礙。 (B)「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意謂戰爭一再失利,人民
- 多選題:30%下列文句「」內詞語使用恰當選項是:(A)關於三聚氰胺的檢測標準,各方說法不一,「莫衷一是」,然而百姓最想知道的是:哪些食品是可以安心食用的?(B)身為領導者,必須「責己重周」,寬以待
- 下列各組「 」內之詞義,上下二句均相同者為 (A)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袵矣 (B)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
- 下列各則成語,何者說明:「為政者要有信用」? (A)目不見睫 (B)曾子殺彘 (C)買櫝還珠 (D)守株待兔。
- 28「綠楊煙外曉雲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木蘭花〉),著一「鬧」字,春活潑之意境全出,下列詩文用字,何者也運用類似的錬字技巧?(A)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B)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雨絲細如
- 24名句與名人的搭配,完全正確的選項是:(A)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B)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C)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李煜(D)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歐陽脩(E
- 【題組】下列何者最能顯示尼羅河流域一年中的水文現象?(橫座標為時間(月份),縱座標為流量)
- 下列哪一組的「師」字均作動詞 (A)惑而不從「師」/「師」嚴,然後道尊 (B)吾從而「師」之/聖人無常「師」 (C)或「師」焉,或不焉/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D)古之學者必有
- 「曾參殺人」成語之意異於下列何者 (A)愆言不驗 (B)三人成虎 (C)眾口鑠金 (D)殃及池魚。
- 文學家有時以「描寫」來呈顯意念,有時「不寫」也有其深刻的意涵。關於作品中「不寫」的詮釋正確的是:(A)范進中舉之前,作者從未描寫鄰居,暗示范進落魄時,鄰居從未到訪聞問(B)當劉老老說:「老劉!老
- 下列對《論語》文句的解釋,何者正確?(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相印證,強調為學的目標在力求表現、揚名社會,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真才實學(B)「三人行,必有我師
- 「哲學家皇帝,(甲)可惜這一點,美國教育是忽略了 (乙)不僅要受苦 (丙)使他具有雄偉抱負與遠大的眼光 (丁)還要有一種訓練,忽略的程度令人可哀。」(陳之藩《哲學家皇帝》)請斟酌文意,依序將文句排
- 下列有關作家的生平、著作和文章風格之述,何者正確? (A) 陳之藩乃理工背景出身之作家,與胡適為同窗好友。其散文筆調平實,但因科學人的理性思辯,及個人豐富之人生閱歷,故文章往往發人深省,頗具內涵。
- 「橘逾淮為枳」此成語說明了 (A)環境對人性格的陶冶影響甚大(B)種族不同,好惡因而不同 (C)弱國無外交 (D)人性本善。
- 下列〈明湖居聽書〉一文中,有關聲音的文句分析,何者正確?(A) 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形容聲音迴環轉折,俱來並發(B) 聲音初不甚
- 25《左傳》與《國語》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左傳》、《國語》的作者相傳都是左秋明(B)《左傳》、《國語》兩書所記載的歷史時間相同。(C)《左傳》為編年史之祖,《國語》為國別史之祖(D)《左
- 〈再別康橋〉一詩中用「金」形容「柳」,用「青」形容水中的「荇」,可見「色彩」的運用在詩文中的重要性,請閱讀下列各詩句,判斷□內所填入的顏色配對正確的是 (A)山染嵐光帶日□,蕭然茅屋枕池塘:紅
- 小明向一休禪師問「禪」,禪師以茶相待,將茶水注入杯中,滿溢而不止。小明說:「茶已經漫出杯子,不要再倒了!」一休禪師言:「你就像這個杯子,裝滿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弄空,教我如何對你
- 以下八組空格中應填之字,何者同於水「潦」塵埃? (甲)星火□原(乙)□如指掌(丙)失意□倒(丁)縈青□白(戊)□□無幾(己 )□傷止痛(庚)眼花□亂(辛)□草塞責 (A)甲己 (B)乙戊 (C
- 下列何者抒發人在自然中體悟生命的永恆?(A)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迴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B)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C)斜入溪谷地的山嶺
- 下列關於陳之藩〈自己的路〉一文的內容分析,何者正確?(A)文章開首提出何以劍橋大學有邱吉爾學院此一問題,文末則呼應首段之問,表明作者個人認為,邱吉爾學院之設立,重點乃在紀念其偉大功勳與絕妙文采(
- 22對於「春秋」一詞, 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胸中自有涇渭,皮裡自具「春秋」(B)郭公、夏五乃「春秋」缺漏之二例(C)天子「春秋」鼎盛,行儀未過,德澤有加焉(D)「春秋」改節,四時迭代(E)孔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