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新聞報導:中國東北的洪患已經近 個月,造成了許多住宅沒入水中,居民無家可歸,經濟活動全數停擺,損失相當慘重。水患地的黑龍江是國境的界河,由於長時間的洪水將造成河川地形的破壞,相關單位正密切注意是否造成國界的改變。請問:位於邊境的黑龍江為中國東北地區和哪一個國家的國界線?
(A)日本
(B)北韓
(C)俄羅斯
(D)印度。
(A)日本
(B)北韓
(C)俄羅斯
(D)印度。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川菜是中國菜中的四大菜系之一,因起源於四川地區(含今重慶直轄市)而得名,以麻、辣、鮮、香為特色,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而聞名。其中,麻辣是川菜最具特色的口味,居住於此地區的四川人和重慶人也以能吃辣
- 附表為中國境內重要工業區的經濟特色,若按照華南、華中、華北、東北進行排列的話,下列何者的順序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丁乙甲 (D)丁甲丙乙。
- 以豪在農曆年時到中國旅行,第三天的行程來到了某個山區,該地的自然景觀呈現垂直變化,由河谷到山頂,植被各不相同,當地居民常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高山峽谷區氣候和景觀的變化。請問:根據上
- 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春、夏兩季時,為主要的雨季,經常造成沿岸地區的水災。其中連綿數日的降雨型態,最主要的成因為下列何者?(A) (B) (C) (D)
- ※請閱讀以下文章,根據內容回答第30題: 朱朱老師:中、英之間早已存在貿易歧見,清朝向以「天朝上國」自居,視對外貿易為「嘉惠遠人」的手段,同時對外商設置種種限制,使得要求平等貿易的英國心存不滿。英方雖
- 【題組】此亂平定之後,因剿匪有成,朝中政局有些改變,請你從以下選項判斷出最符合時局的答案: (A)亂事結束後,中央由皇帝帶領從事土地國有的改革 (B)透過與英軍在此次平亂的合作,清朝在日後與英國
- 四位同學在中國歷史課堂上(如圖伍),討論清末列強對中國領土的瓜分風潮。請問:哪位同學說的才是正確的? (圖伍) (A)詩媛 (B)舒勤 (C)致芸 (D)思情。
- 西元 1997 年香港全區回歸中國,引起許多香港人擔心緊張,當時還有很多以「97大限」為題材的港劇。原本英國只想歸還新界區,但在中國強勢要求與實際的民生問題下,最終英國同意將香港、九龍司與新界一
- 圖肆是英法兩國國民的對話,不久就爆發英法聯軍入侵中國。請問英國是用什麼理由出兵呢? (圖肆) (A)亞羅船事件 (B)清朝查禁鴉片 (C)清朝拒絕換約 (D)貿易通商限制多。
- 于庭看到一篇文章,當中寫到:「在清末某年,住在胡同內的翊睿聽聞自己苦讀十年的科舉考試方式(八股文)要被廢除,激動地放聲大哭,認為自己一生應該自此沒當官的希望了,沒想到同年底翊睿又很興奮地準備起八
內容推薦
- 近年來各種地圖的繪製技術相當發達,透過精密的電腦運算,可以呈現立體的地表起伏狀況。圖(一)為中國某地區的地形剖面圖,請問:圖(三)中的甲地地形相當特殊,除了地形較高外,地表上亦出現有許多低窪凹槽
- 降雨量的分布對於區域發展的影響相當明顯,如中國在 年因為乾旱造成了約新臺幣 1,000 億元的損失,對民生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圖(四)為中國某兩地的年雨量變化圖。請問:中國的疆域面積廣大
- 年中國規畫已久的跨海隧道終於定案,全長 公里的跨海隧道兩端,串聯起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將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跨海隧道的修築將東北經濟區和山東經濟區連成一體,進而延伸至長三角
- 煤礦生產對於中國傳統工業的影響相當大,然而近年來煤礦的生產卻每況愈下。如 年有「煤海」之稱的山西省僅占國內生產毛額 5%,遠低於去年的 15%,在中國全國排名倒數第三。中國政府近年來推
- 中國華北與東北地區受到陣陣強風的侵襲,從哈爾濱到北京等地的能見度均相當低,航空交通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班機停飛。氣象監測資料顯示懸浮微粒濃度在哈爾濱早就超過了警戒值,但以平均空氣品質而言,北京甚至
- 東亞經濟區域發展相當迅速,因此航運交通的需求呈倍數增加。中國某海運公司為因應印度市場的需求,擴大中國沿海至印度航線的營運規模,如附表。請問:表格中的WIN 航線中以中國上海洋山港為基地,CIX
- 附圖(六)為中國北部地區的主要工業區分布圖,請根據圖中分布範圍加以判斷,東北工業區主要分布於何處? (A)鐵路沿線 (B)機場周邊 (C)河川出口 (D)公路中心。
- 長江中游地區因為水源豐富,土壤肥沃,因此農業活動相當興盛,素有「湖廣熟,天下足」之稱。請問:該地區的水系型態以下列何者為主?(A) (B) (C) (D)
- (三)社會:國中學生社會基測成績「兩極化」與「雙峰現象」的情形愈來愈嚴重,下列何者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A)社會變遷 (B)社會流動 (C)社經背景 (D)社會趨勢
- 若將空氣視為氣態溶液,則何者可作為溶劑? (A)氧 (B)氮 (C)氬 (D)二氧化碳 (E)臭氧
- 有關溶液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溶液是由純物質所構成的均勻化合物 (B)溶液的組成可以改變 (C)溶液未必可以流動 (D)溶液未必可以導電 (E)溶液沸騰時沸點可能會上升
- 下列哪一種不是溶液? (A)鋁鎂合金 (B)空氣 (C)白金 (D)糖水 (E)豆漿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一束強光通入膠體溶液時可顯現一條明亮的光徑,此現象為布朗運動 (B)一束強光通入膠體溶液,在與光垂直方向用顯微鏡可觀察到無數光點不停作急速運動,此現象為廷得耳效應 (C
- 今有5升的水試樣,其中含有0.16克的氧,試問該水含氧多少ppm? (A)(B)(C)(D)(E)8
- 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百分組成為0.036%,其濃度相當於多少ppm? (A)0.0(B)(C)(D)3(E) 36000
- 在120克的18K金中,其中金含量約為若干克? (A)(B)(C)(D)(E) 15
- 固體溶解於液體中,何者是決定溶解度的因素? (A)溫度 (B)攪拌 (C)固體與液體接觸面積 (D)壓力 (E)顆粒大小
- t°C時,將50克葡萄糖放入100克水中,經長時間攪拌,仍有許多糖晶體不溶,則此糖水溶液為何? (A)未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 (C)過飽和溶液 (D)真溶液 (E)無法判斷
- 定溫下,一粒NaCl晶體,落在NaCl飽和液中,久置後則 (A)此晶體會溶解,形成過飽和溶液 (B)會引起更多溶質自溶液中沉澱析出,所以此NaCl晶體當作晶種 (C)加大液面壓力或是不斷地攪拌
- 下列何者可辨識未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過飽和溶液? (A)加入晶種 (B)用口喝看看 (C)以顏色辨識 (D)再加溶劑 (E)加熱
- 在100克水中加入20克糖,充分攪拌後仍有糖存在,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久置後糖固體的形狀會改變 (B)溶液中:糖的析出速率 > 糖的溶解速率 (C)是過飽和溶液 (D)溶液濃度為20
- 某鹽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如附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鹽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使用降溫法可將此鹽從飽和的水溶液中析出 (C)在50°C與60°C之間,此鹽在水中的溶解
- 某溶質A之溶解度曲線如附圖,定溫下欲使溶液Q達到飽和,每900克溶液Q需再加入溶質多少克? (A) (B) (C) (D) (E) 150
- 商店中的汽水常保存在冰箱中,比放置在陽光曝曬處安全,其最重要的原因可能為何? (A)避免汽水中的成分在高溫下腐壞 (B)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在低溫時溶解度較高 (C)汽水中的糖在低溫時溶解度較高
- 下列何者不是溶液? (A)空氣 (B)硬幣 (C)黃銅 (D)24K金 (E)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