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9. 清洗具精確刻度之定量玻璃儀器時,何者為錯誤動作?
(A)純水沖洗
(B)溶劑沖洗
(C)自然乾燥
(D)烘箱烘乾
(A)純水沖洗
(B)溶劑沖洗
(C)自然乾燥
(D)烘箱烘乾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蒸餾時,沸石加入的時間應為?(A)開始加熱前 (B)將要沸騰時 (C)開始沸騰時 (D)隨時都可以
- 想快速乾燥潮濕玻璃器材,可利用下列何物潤濕後,倒出再用空氣吹乾?(A)氯仿 (B)四氯化碳 (C)丙酮 (D)乙酸乙酯
- 具有脫水作用的濃酸為?(A)硫酸 (B)硝酸 (C)磷酸 (D)鹽酸
- 沉澱分析法中,加入沉澱劑時要(A)急速加入 (B)慢慢加入 (C)劇烈攪動溶液 (D)與加入速率無關
- 移少量液體至另一容器時,適宜用下列何器具?(A)滴管 (B)滴定管(C)吸管 (D)量筒
- 調整本生燈,使內焰及外焰為何種顏色時,即得最適當的火焰?(A)內焰為紅色,外焰為藍色 (B)內焰為淺紅色,外焰為淺藍色 (C)內焰為淡紫色,外焰為淡藍色 (D)內焰為淺藍色,外焰為淡紫色
- 比重瓶最適用於測定:(A)固體之密度 (B)液體之密度 (C)氣體之密度 (D)任何物質之密度
- 植物油脂之製造方法有壓榨及:(A)蒸發 (B)蒸餾 (C)萃取 (D)結晶
- 從實驗室出來發現手上有些部分變黃色了,這是不小心觸及下列那一種藥劑?(A)硫酸 (B)鹽酸 (C)硝酸銀 (D)硝酸
- 以分液漏斗萃取化合物時,分成兩層的液體如何取出?(A)先傾倒上層液後再傾出下層液 (B)打開活栓先放出下層後再出上層 (C)先傾倒上層液後打開活栓放出下層 (D)先打開活栓放出下層後,再由上端
內容推薦
- 取 20 毫升濃鹽酸和大理石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時,以下列何種器具量取最適當?(A)錐形瓶 (B)滴定管 (C)移液管 (D)量筒
- 欲使氣球能自然漂浮在空中,其填充氣體除了可用氫氣以外亦可用(A)He (B)CO2 (C)CCl4 (D)Ar
- 常溫常壓下為液態的金屬是?(A)汞 (B)錫 (C)鍺 (D)硒
- 化學方程式中△符號表示?(A)沉澱 (B)氣體發生 (C)加熱 (D)水溶液
- 從水中萃取有機物的萃取液,必須用乾燥劑脫水,選用乾燥劑時不能有下列何者性質?(A)吸水力強 (B)不會吸附溶劑及溶質 (C)不吸附溶質,可吸附溶劑 (D)不與溶質及溶劑作用
- 構成有機物的最重要元素是(A)N (B)H (C)S (D)C
- 下列物質中,何者與水反應於室溫可產生氫氣? (A)鐵 (B)鋅 (C)鈉(D)鹽酸
- 磨砂接口玻璃器具已標準化,且製作良好,一般不需塗抹凡士林等油脂,但接觸下列何試劑時仍須塗抹?(A)強酸 (B)強鹼 (C)氧化劑(D)還原劑
- 明礬的淨水作用是(A)凝聚 (B)中和 (C)氧化還原 (D)過濾
- 陽離子交換樹脂,樹脂本身的電荷是?(A)正電 (B)負電 (C)中性(D)正、負電兩種
- 一般蒸餾水之 pH 值約在?(A)2~4 (B)5~7 (C)7~9 (D)9~11
- 配製下列何種指示劑試液須用 70%以上酒精溶液作為溶劑?(A)甲基橙 (B)甲基紅 (C)酚紅 (D)酚酞
- 乙醇變成醋酸是(A)酸化反應 (B)催化反應 (C)氧化反應 (D)還原反應
- 在酸性液中無色的指示劑是?(A)甲基橙 (B)甲基紅 (C)石蕊試紙(D)酚酞
- pH 值是溶液中:(A)氫氣濃度的指示 (B)氫離子活性的指示 (C)緩衝鹽濃度的指示 (D)可中和酸量的指示
- 以 EDTA 測定水之總硬度時,使用之指示劑為(A)EBT (B)酚酞 (C)甲基橙 (D)甲基紅
- 活性炭最易吸附的物質是?(A)極性化合物 (B)非極性化合物 (C)離子化合物 (D)兩性化合物
- 重量分析時,由坩堝爐取出之坩堝:(A)應趁熱秤量,以免冷卻時吸入水分 (B)應立刻以水冷卻,然後秤量 (C)應放入乾燥器令其冷卻後方可秤量 (D)放置大氣中二小時秤量
- 欲中和 200 毫升之 0.5M 鹽酸溶液,需要 1M 氫氧化鈉溶液若干毫升?(A)100 (B)200 (C)300 (D)400
- EDTA 測定水之硬度時,其 pH 應控制在約?(A)8 (B)10 (C)12(D)13
- 試藥用濃硫酸的大約濃度(W%)為:(A)98 (B)80 (C)68 (D)38
- H+及 OH−間之反應稱為:(A)氫化 (B)中和 (C)水解 (D)水和
- 10【】高壓瓶內之高壓氣體的放出,通常最重要的是需要經過:(A)安全閥(B)減壓閥 (C)正回閥 (D)球閥
- 以下何者不是標準溶液應具備之性質?(A)濃度穩定 (B)反應須完全(C)須有明顯顏色 (D)反應須迅速
- EDTA 與金屬離子形成螯合物時,以下列何種莫耳比例結合?(A)4:1 (B)3:1 (C)2:1 (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