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被害人自為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就特定人之特定犯罪事實,確定國家刑罰權存否及其範圍之行為,稱為:
(A)告發
(B)告訴
(C)自訴
(D)舉發
(A)告發
(B)告訴
(C)自訴
(D)舉發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92784
統計:A(15),B(34),C(115),D(3),E(0)
內容推薦
- ( )已知1~49中有24個偶數,從這24個偶數中取出23個數,其平均數為 ,則未取的數字為何? (A) (B) (C) (D) 38
- 【題組】上文劃線的部分是屬於下列何種現象? (A)文化創新 (B)文化傳承 (C)文化交流 (D)文化衝突。
- 甲意欲殺害乙,卻將丙誤認為乙而殺害之,甲之行為在刑法上應如何論斷?(A)應依甲是否可能預見丙遭殺害,而成立殺人既遂或過失致死(B)由於殺害的是丙而不是乙,故應成立殺人未遂(C)由於僅有殺害乙之故
- 下列何者有實施犯罪偵查、提起公訴及實行公訴的職權?(A)刑事警察 (B)法官 (C)司法事務官 (D)檢察官
- 傳統上將法律分為公法與私法,下列何者不屬於私法?(A)公司法 (B)行政程序法 (C)民法 (D)票據法
- 甲侵入乙之住宅行竊,被乙發現,乙持屋內之球棒打傷甲。在此種情況下,乙之行為不會被論以傷害罪,是因為:(A)正當防衛 (B)緊急避難(C)依法令而為行為 (D)依命令而為行為
- 依民法規定,成年年齡為:(A)滿 20 歲 (B)滿 18 歲 (C)滿 16 歲 (D)滿 14 歲
- 審理統一解釋法令案件是下列何者的權限?(A)監察院 (B)最高行政法院 (C)大法官 (D)最高法院
- 民法規定,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此係規定何種法律原則?(A)私法自治 (B)權利濫用禁止 (C)情事變更 (D)誠實信用
- 甲立有有效遺囑,將其遺產全部贈與友人乙。甲死亡時留下 160 萬元遺產,且除配偶丙、獨子丁以外,無其他親屬,則丙得請求的特留分為何?(A)無 (B) 40 萬元 (C) 53 萬元 (D) 80
內容推薦
- 刑事判決確定後,發現該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者,下列何人或何機關得向最高法院提起非常上訴?(A)被告 (B)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C)原審法院 (D)原審法院審判長
- 民法中的物權,除所有權外,區分為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下列何者屬於擔保物權?(複選) (A)地上權 (B)抵押權 (C)質權 (D)留置權
- 所謂自益信託,下列何者正確?(A)委託人與受託人為同一人 (B)受益人與受託人為同一人(C)委託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 (D)委託人與信託監察人為同一人
- 下列何者不屬於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各機關發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所用之名稱?(A)通則 (B)準則 (C)細則 (D)規則
- 判別下列數列何者不是等差數列?(A) 3, 3, 3, 3, 3 (B) -8,-3, 2, 7, 12 (C) 5, 10, 15, 20, 25 (D) 1, 0, 1, 0, 1
- 有關受益人權利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受託人違反信託本旨處分信託財產時,受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其處分(B)受益人得拋棄其享有信託利益之權利(C)信託行為有害於委託人之債權人權利者,受益人得聲請法
- 有關信託監督機關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民事信託中之私益信託由法院監督(B)除營業信託及公益信託外,其餘均由法院監督(C)營業信託由信託業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監督(D)商事信託由目的事業主管機
- 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稱為:(A)行政救濟 (B)行政處分 (C)行政契約 (D)行政程序
- 私益信託之三大確定性,除信託目的與信託財產外,尚有下列何者亦須確定?(A)委託人 (B)受託人 (C)受益人 (D)委託人、受託人及受益人
- 依信託法規定,受託人因信託行為對受益人所負擔之債務,應於何種限度內負履行責任?(A)信託財產 (B)自有財產 (C)信託報酬 (D)信託契約約定
- 某甲擬與A銀行簽訂信託契約,並約定信託資金運用範圍如下列各項,其中何者為信託業法所禁止?(A)現金或銀行存款 (B)保證或承兌 (C)上市股票 (D)政府債券
- 下列何者不是信託監察人得代受益人行使之權利?(A)請求受託人將違反規定所得利益歸入信託財產之權利(B)聲請法院變更信託財產管理方法之權利(C)對違反規定所為強制執行提起異議之訴之權利(D)享受信
-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訴訟種類之一?(A)給付訴訟 (B)確認訴訟 (C)撤銷訴訟 (D)解除訴訟
- (六)【題組】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說明上述現象? (A)全球化現象中的國際衝突問題 (B)工業發展造成的全球環境變遷 (C)資訊科技的革新改善人類的生活 (D)科技發展衍生的資訊倫理問題。
- 受託人處理信託事務,未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致信託財產發生損害時,下列何者得請求損害賠償或回復原狀?(A)僅委託人 (B)僅委託人及受益人(C)僅受益人及其他受託人 (D)委託人、受益人及其他受託
- 依信託業法規定,信託業經營之附屬業務,下列何者錯誤?(A)擔任有價證券發行簽證人 (B)擔任信託法規定之公證人(C)擔任遺囑執行人及遺產管理人 (D)擔任破產管理人及公司重整監督人
-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撤銷公益信託許可之事由,下列何者與信託法之規定不符?(A)無正當理由連續二年不為活動 (B)為有害公益之行為(C)違反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監督命令 (D)違反設立許可條件
- 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之證明力,由法院本於確信自由判斷,係採下列何種立法主義?(A)自由心證 (B)舉證責任分配 (C)法定證據 (D)違法證據排除
- 契約信託之委託人須將財產權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予下列何者,信託始能成立?(A)委託人 (B)受託人 (C)受益人 (D)信託監察人
- 有關共同受託人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對其中一人所為之意思表示,對全體不生效力(B)共同受託人對於處理信託事務所負擔之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C)共同受託人對受益人因信託行為所負擔之債務,負連
- 依信託業法規定,有關對信託財產具有運用決定權者兼任其他業務之規定為何?(A)不得兼任其他業務之經營 (B)經委託人同意得兼任投資業務(C)可以兼任證券及票券等業務 (D)經受益人同意得兼任銀行業
- 有關有價證券信託,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受託人可收取股票之股息 (B)得以委託人名義保管及管理(C)須於有價證券上載明其為信託財產 (D)受託人可將有價證券賣出
- 下列何種程序,原則上以不公開法庭行之?(A)民事訴訟之審判程序 (B)刑事訴訟之審判程序(C)行政訴訟之審判程序 (D)家事事件之審判程序
- 以依法不得受讓特定財產權之人為該財產權之受益人者,其信託行為之效力為何?(A)仍然有效 (B)無效 (C)委託人得終止之 (D)利害關係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 同一信託之受託人有數人時,有關信託財產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分別共有 (B)信託財產得登記為一人所有(C)信託財產為受託人公同共有 (D)信託財產依約定定其共同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