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說話往往可以反映德性,因為說話是心的聲音:心正的說話就正直,心邪的說話就荒誕,心自卑的說話就狂大,心齷齪的說話就粗暴,心不公的說話就不能合乎義理,……。留心觀察:說話沒有內容的人,話講得最多;沒有什麼思想的人,也不是沒話可講的;傻子瘋子的特徵,常常是話太多。只要志向不篤定,心就浮動,心一浮動,氣便躁了,這種人的話必然很多。話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就多,事實往往相反,無所不知而有所不言的,是聖賢;有所不知而無所不言的,才是常人。況且話多的人,禍事一定多,所謂禍從口出,騁快多言,臧否人物,不掩飾別人的過錯,別人就恨。隨著眾人的毀譽,也應聲毀譽,一些並不得罪你的人,卻被你開罪了。古人畏懼「多言賈禍」,才寫下「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及「危莫危於多言」的警示。(節錄自黃永武 愛廬小語) 28.「無所不知而有所不言的,是聖賢」意指聖賢在言語的表現上是:
(A)言過其實
(B)大言不慚
(C)時然後言
(D)知無不言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