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適應性預期(AdaptiveExpectations) ( 3 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和多姿的花兒們戀愛整個春天/我是忙碌的/從莊子的枕上飛出/從香扇邊緣逃亡/偶然想起我乃蛹之子/跨過生與死的門檻,我孕育美麗的日子」,請依據詩意判斷其歌詠對象是什麼?(A)蝴蝶 (B)蟬 (C)
- (二)請說明目前城市政府處理交通擁擠的幾種方式,以及它們的利弊。(15分)
- (二)限度内理性(BoundedRationality ) ( 2 .5 分)
- 下列何者非唐宋八大家之一? (A)王粲 (B)韓愈 (C)歐陽修 (D)蘇軾。
- (二)證券交易的所得有風險性,稅課應如何設計才是完整?
- 如果以「言論的花兒/開得愈大/行為的果子/結得愈小」一詩作為某人的評語,那麼,某人可能有什麼缺點?(A)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B)有口無心,虛應故事 (C)紙上談兵,光說不練 (D)行事莽撞,思
- (一)一個城市若長期存在交通尖峰擁擠時段,對城市發展和居民福祉有何負面影響?(5分)
- (二)舉出目前在臺灣由中央政府、縣市政府和私人社群(如社區、學校等)提供的公共財各兩個。(6分)
- 下列何句屬於「倒裝句」? (A) 此獨大王之雄風耳 (B) 先天下之憂而憂 (C) 豈懼竹樓之易朽乎 (D) 罰依金谷酒數。
- 元朝之文學代表是: (A) 駢文 (B) 詩 (C) 詞 (D) 曲。
內容推薦
- (二)請扼要說明該模型的意義為何?(5分)
- 尚書、國語、戰國策這三部書是: (A) 記事史 (B) 記言史 (C) 記人史 (D) 記物史。
- (三)Tobin’sq 投資理論(Tobin’s q Theory of Investment) ( 4 分)
- (三)動機潛力分數(MotivationPotential Score ) ( 5 分)
- 所謂「三禮」不包括哪一本書? (A) 《周禮》 (B) 《大戴禮》 (C) 《小戴禮》 (D) 《儀禮》。
- 七、某獨占薇商在A、B兩個市場銷售,市場需求函數分別為PA=150-2qA,PB=110-qB,該廠 商之總成本函數為TC=100+30q,其中q^qA+qB。若該薇商為追求最大利潤而在A、B兩市場
- (二)扼要說明全球碳(二氧化碳)市場如何運作,它如何能提供誘因減緩全球暖化?(15分)
- 設 為兩條拋物線,若這兩條拋物線恰有一條公切線,則a =?(A)-1/2(B)0 (C)1/2(D)1
- 4 有形風險因素係指(A) 不可見的 (B) 心理因素 (C) 實質風險因素 (D) 道德風險因素
- 蘇軾嘗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摩詰指何人? (A)韓愈 (B)王維 (C)歐陽修 (D)杜甫。
- (二)承上,並請以繪圖方式說明價格及銷售量如何決定。(4分)
- (三)現行汽機車牌照稅由地方政府課徵,且稅金依據排氣量大小而定,請說明其理由。
- 9 下列何者為非?(A) 市場利率走低,為壽險公司帶來經營上的利潤 (B) 最低保證收益的商品,讓大眾降低了投資風險的不確定性 (C) 壽險結合證券投資,達到?融市場整合的功能 (D) 人身保險提供未
- 左傳是解釋哪一部經文的書? (A) 春秋經 (B) 書經 (C) 詩經 (D) 易經。
- 「自憐囫圇吞棗地過了大半生」「囫圇吞棗」意謂: (A) 含糊了事 (B) 棗子味美,易於吞食 (C) 遇事不加分析,盲目接受 (D) 以上皆非。
- 有一並聯電路,其諧振頻率f0為480Hz,R=150Ω,XL=10Ω,則頻寬(BW)為______Hz。
- 「行行重行行」意謂: (A)老在原地打轉 (B)走個不停 (C)沒有目標的走 (D)走走停停。
-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比喻: (A)關係惡化 (B)關係疏遠 (C)關係平淡 (D)關係密切。
- 八、何謂古典二分法?(4分)假設有一古典學派模型’生產函數:Y=200+80N-0.5N2, 勞動供給函數:,貨幣需求函數:Md=0.6PY,貨幣供給:Ms=2655,P請算出均衡的名目工資、產出及物
- 南華真經指哪本書? (A) 春秋 (B) 韓非子 (C) 左傳 (D) 莊子。
- (二)若採相對多數決,則是否有勝出者(說明理由)?(5分)
- 10 投保人身保險無形中含有一種強迫儲蓄的性質,因為?(A) 不敢將錢挪移別用 (B) 不交保險費保險給公司,可以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C) 收費人員會向你強迫收取 (D) 不按期繳納保險費,則保險契約
- 15 由於高齡化人口所占比率逐年增加(A) 健康保險 (B) 年金保險 (C) 看護保險 (D) 以上皆是 多為未來的重要需求。
- 小光點在無彩色的背景上以綠色光點的視認性最高。(A)O(B)X
- 5 風險因素包含(A) 道德風險因素 (B) 實質風險因素 (C) 心理風險因素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