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 伊斯蘭勢力能夠在短期內迅速擴張,與哪一因素無關?
(A)宗教狂熱
(B)經濟利益
(C)強悍善戰的民族性
(D)交通方便,有四通八達的郵驛制度。
(A)宗教狂熱
(B)經濟利益
(C)強悍善戰的民族性
(D)交通方便,有四通八達的郵驛制度。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0),B(2),C(2),D(2),E(0)
內容推薦
- 下列民族及其建築成就的配對,何者正確? (A)希臘人:帕德嫩神廟 (B)印加人:太陽金字塔 (C)鄂圖曼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D)羅馬:卡納克神廟。
- ⑷有效半化期(effective half-life)
- 西歐的封建制度是在何時開始盛行起來? (A)西元五、六世紀 (B)西元六、七世紀 (C)西元七、八世紀 (D)西元八、九世紀。
- 中美洲在西元900年前就已繁榮興盛的文化是 (A)貝寧文化 (B)馬雅文化 (C)阿茲提克文化 (D)印加文化。
- ⑶在三天內有多少分率的金被活化?(197Au 的豐度為 100%,中子捕獲截面為 99 邦,198Au 的半化期為 69 天)
- 西元六世紀時,基督教會在西歐的發展情形如何?(甲)每個莊園中往往建有教堂,是動盪社會中的一股安定力量 (乙)神職人員包括在修院裡的世俗教士和在教堂中的戒律教士 (丙)前往亞、非各地傳教 (丁)基
- ⑶劑量約束(dose constraint)
- 下列哪一民族曾發現許多化學元素,並且長於解剖手術和臨床醫學? (A)法蘭克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埃及人。
- ⑵活化三天後 198Au 的活度為多少?
- 有關拜占庭帝國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古典文化為基礎,兼蓄基督教和古代東方文化,形成獨特、豐富且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 (B)拜占庭文化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基本架構,對整個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影響深遠
內容推薦
- 皮膚白晳的西班牙人登陸後,被當地人們誤認為是羽蛇神的化身,恭迎西班牙人到首都。在如此的烏龍的誤會下,當地人們毫無戒心,遂被西班牙人以少數兵力一舉殲滅。請問西班牙人是登陸何地? (A)馬雅城邦 (
- ⑵如果放射性核種進入體內,可用那二種方法評估體內劑量,並比較此二種方法的優缺點?(7 分)
- 有關中古西歐的莊園經濟型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莊園是基本經濟單位 (B)莊園是一種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C)土地的所有權屬於領主 (D)莊園是以農奴的房舍為中心,四周包括耕
- ⑵請說明當發生康普吞散射時,入射光子能量大小與轉移至反跳電子動能的關係。(5 分)
- 六、硼中子捕獲療法為硼原子捕獲中子後釋放出α 粒子,再藉由α 粒子殺死腫瘤細胞。對於能量為 0.025 eV 的中子,硼捕獲中子的截面為 735 邦。若反應爐產生 1 MeV的快中子經過與氘組成的緩和
- ⑶試計算當入射光子能量非常高時,發生康普吞散射,成直角散射的光子帶走的能量近似於多少 MeV?(5 分)
- HI 的正常沸點是–4°C,其莫耳汽化焓 Hvap 是 16 kJ/mol。它的莫耳汽化熵( Svap)是多少?(A) 0.068 J/K·mol (B) 6 J/K·mol
- 他在1543年將觀察結果整理分析,出版了天體運行論一書,提出「日心說」,主張太陽才是宇宙中心,揭開天文學革命。請問此人是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頓 (D)伽利略
- 文藝復興的推動者是 (A)各國君主 (B)教宗 (C)商人 (D)教師
- 右圖名為「維特魯威人」,是根據羅馬建築理論繪製,具體地指出人體最完美的比例是臉應該為身長的十分之一,頭是身長的八分之一,軀幹是四分之一。請問這幅畫是哪一位畫家的作品? (A)達文西 (B)包提
- 一、以逐步消去法進行因次分析之無因次化過程,其步驟為何?請依序說明。(20 分)
- (程式六) 執行後,SUM的值為何?(A)9 (B)7 (C)2 (D)0
- 民眾對「十二年國教排富政策」所持的態度,究竟是「極贊成」、「贊成」或是「沒意見」,這是指民意的何種面向? (A)偏好 (B)信度 (C)效度 (D)強度。
- 臺南新樓醫院成立己經一百三十八年──這家由「臺灣醫療宣教之父」醫生創立的西醫院,為臺灣帶來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新樓醫院在慶祝生日的同時,也特別追念當年這位貢獻良多的「紅毛醫師」。其上文描述的醫生
- 河蝕地形「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大甲溪峽谷 (B)花東縱谷沖積扇 (C)基隆河壺穴 (D)十分寮瀑布。
- 近期各國流行選秀節目,同時在選秀的過程中喜歡透過「生死鬥」、「二擇一」或犀利的評語選出優秀者以加強節目的可看性。這樣的節目運作方式,是下列哪一種意識型態的發揮? (A)軍國主義 (B)法西斯主義
- 這一個時代的人們,對於理性和科學懷著高度的信心,相信透過理性的發揚,人類社會將愈來愈美好,反映出一種進步史觀。請問這是哪一時期? (A)科學革命時期 (B)啟蒙運動時期 (C)文藝復興時期 (D)
- 《嘉義縣採訪冊》記載了嘉義縣各地的開發過程、人口和田畝數、廟宇和風景名勝等資料,這是我們認識清代統治時期較精確的數字資料。這本書中出現的數據與下列何者有關? (A)施琅計畫攻打明鄭政權,調查南臺
- 「造化鍾奇構,崇岡湧沸泉;怒雷翻地軸,毒霧撼崖顛。」此詩為古人遊臺時所作。根據詩中的「湧沸泉」、「翻地軸」、「毒霧」等文詞判斷,該詩所描述者應為臺灣何處的景觀? (A)嘉南平原 (B)澎湖群島
- 臺南二中公民老師在「國際關係」的課堂上提到:「在蘇聯解體後,國際局勢進入到一超多強的架構」。請問身為學生的你,要如何理解這句話? (A)一超指的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多強指的是東歐解體後的各個國
- 有關基督舊教和新教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舊教即所謂的天主教 (B)明末清初到中國的利瑪竇是舊教的傳教士 (C)舊教只信仰聖經的權威,並不承認教宗 (D)英格蘭國教是屬於新教
- 依據我國法律規定,下列哪一種企業組織不具有法人資格?(A)無限公司 (B)合夥企業(C)股份有限公司 (D)有限公司
- 一名臺灣官員向朝廷報告:「臺地無源可開,但通其流,而源自裕。米穀不流通,日積日多……蓋由內地食洋米而不食臺米也。不食臺米,則臺米無去處,而無內渡之米船。無內渡之米船,則無外來之貨船。」依據你對東
- 植物對於環境中「光週期」變化的感應部位在哪裡? (A)莖的頂端 (B)葉 (C)節 (D)芽
- 臺灣的媒體很喜歡在報導新聞的時候,一起評論時事,典型的作法就是在一則新聞報導後,記者補上一句:「官員不知民間疾苦……」於是輿論就會將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政府或執政者。請問:這是媒體發揮導引民意的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