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4.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地內有數名不明人士分持棍、刀及槍械,駐衛警察前往處理時,抗拒盤查,並開槍發動突擊,駐衛警察在使用槍械前,以何項作為適當?
(A)繼續盤查身分
(B)命其高舉雙手
(C)命其抛棄刀械
(D)得依本條例規定使用槍械
(A)繼續盤查身分
(B)命其高舉雙手
(C)命其抛棄刀械
(D)得依本條例規定使用槍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應如何使用警械,才不致受刑事處罰?(A)逾越必要程度 (B)依本條例規定使用警械(C)選擇擅長慣用之警械 (D)使用原因已消滅而繼續使用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使用警械,何時應立即停止使用?(A)警械出現功能障礙時 (B)使用之原因已消滅者(C)他人出面制止時 (D)支援警力抵達時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依法令執行職務,遭受脅迫時,得使用下列何項警械制止?(A)警刀 (B)警棍(C)槍械 (D)防暴網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執行疏導群眾職務時,得使用下列何項警械?(A)警刀 (B)槍械(C)警銬 (D)警棍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執行職務依法使用警械時,得以何方式表明身分?(A)穿著警察制服(B)出示國民身分證(C)出示足資識別之警徽或身分證件(D)口頭告知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下列何者屬於警械之種類?(A)十字弓(B)瓦斯化學成分製造之防身噴霧器(C)防暴網(D)重機槍
-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因而致第三人受傷、死亡或財產損失者,第三人應依何法求償?(A)國家賠償法 (B)警械使用條例(C)民法 (D)行政訴訟法
- 何單位執行職務時可準用「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下列何者為非?(A)憲兵執行司法警察職務時(B)內政部核准設置之駐衛警察執行職務時(C)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之管理服務人執行職務時(D)憲兵執行軍法警察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依「警械使用條例」使用警械致第三人發生重度障礙者,除支付醫療費外,應給與一次慰撫金,其金額為何?(A)新臺幣100萬元整(B)新臺幣150萬元整(C)新臺幣250萬元整(D)新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依「警械使用條例」使用警械致第三人受傷,除支付醫療費外,應給與慰撫金,上限金額為何?(A)新臺幣60萬元整 (B)新臺幣70萬元整(C)新臺幣50萬元整 (D)新臺幣100萬元
內容推薦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於駐地內發現並制伏竊盜現行犯,下列何種警械宜優先使用?(A)警刀 (B)警銬 (C)槍械 (D)電氣警棍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執行職務時,遇有下列何項情形,以使用警棍為優先?(A)不明人士入侵駐地叫罵(B)歹徒持刀欲進入建築物(C)歹徒手持爆裂物威脅駐地職員(D)於非上班時間歹徒駕車衝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持用下列何種警械,應隨身攜帶警械執照,並不得轉讓或借與他人使用?(A)警刀 (B)警銬 (C)警棍 (D)電氣警棍
-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駐衛警察執行職務使用未經核定之器械,因品質不佳故障,造成他人受傷之結果,應由下列何機關支付醫療費?(A)地區警察局 (B)設置單位 (C)法務部 (D)地區政府
- 駐衛警察執行職務,使用警械之種類、時機與程序及應注意事項等,應遵守下列何項法規之規定?(A)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B)駐衛警察使用警械管理辦法(C)警察勤務條例 (D)警察法
- 刑警甲開槍擊斃持槍拒捕之通緝要犯。刑警甲之行為係屬下列何種阻卻違法事由?(A)依法令之行為(B)業務上之正當行為(C)正當防衛(D)緊急避難。
- 行為人以自己犯罪的意思而為幫助他人犯罪之行為。其行為係屬下列何種犯罪類型?(A)共同正犯(B)幫助犯(C)教唆犯(D)身分犯。
- 犯罪行為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致刑有重輕或免除者,係屬下列何種犯罪類型?(A)純正不作為犯(B)不純正不作為犯(C)純正身分犯(D)不純正身分犯。
- 刑法第一條採罪刑法定主義,有關罪刑法定主義之基本原則,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習慣法得為刑法之法源(B)罪刑均衡,否定絕對不定期刑(C)刑法效力應溯及既(D)應適用類推解釋。
- 債權人甲意圖促使債務人乙履行債務,乃以強暴脅迫之方法,將債務人乙之所有物取走。甲之行為應成立下列何罪?(A)刑法第三0四條之強制罪(B)刑法第三二五條之搶奪罪(C)刑法第三二八條之強罪(D)刑法
- 甲欲槍殺乙而朝乙開槍射擊,惟未擊中乙,卻誤中立於乙身旁之丙、丁,致使丙當場身亡,丁受重傷。甲之行為應依下列何罪處斷?(A)故意殺人既遂罪(B)故意殺人未遂罪(C)故意重傷罪(D)過失致死罪。
- 養子女殺害養父母之行為,應依下列何罪處斷?(A)刑法第二七一條之普通故意殺人罪(B)刑法第二七二條之故意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C)刑法第二八一條之加暴行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罪(D)刑法第二九五條之遺
- 甲男意圖與有配偶之乙女為性交而和誘乙女脫離家庭並在外租屋同居生子。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甲成立刑法第二三九條通姦罪與刑法第二四○條和誘罪之數罪併罰(B)甲成立刑法第二三九條通姦
- 甲趁乙不備而奪取乙頸上項鍊之際,為乙察覺並將甲之手扭住,甲為逃逸乃以口咬傷乙之手臂。甲之行為應依下列何罪處斷?(A)刑法第三二五條之搶奪未遂罪(B)形法第三二五條搶奪未遂罪與刑法第二七七條傷害
- 依刑事訴訟法第一六六條第一項之規定,下列何者係得聲請傳喚證人,但不得直接詰問證人之人?(A)當事人(B)代理人(C)辯護人(D)輔佐人。
- 下列何者不是訴訟當事人?(A)自訴人(B)被告(C)被害人(D)檢察官。
- 司法警察在具刑事訴訟法第一○○條之三第一項所列舉之情形時,得於夜間詢問犯罪嫌疑人。下列何者非屬得於夜間詢問犯罪嫌疑人之情形?(A)經受詢問人明示同意者(B)經檢察事務官之許可者(C)於夜間經逮
- 下列何者非屬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應先告知之事項?(A)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B)得選任辯護人(C)得保持緘默或放棄緘默權(D)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
- 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有下列何種情形,而情況急迫者,得依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之一逕行拘提犯罪嫌疑人?(A)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B)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C)有事
- 下列何者非屬刑事訴訟法第七條所規定之相牽連案件?(A)一人犯數罪(B)數人共犯一罪或數罪(C)數人同時在同一處所各別犯罪者(D)犯與本罪有關之藏匿人犯、湮滅證據、誣告、偽證各罪者。
- 甲、乙、丙三人共同傷害丁,致丁受普通傷害,嗣甲、乙二人分別與丁和解並賠償丁一定數額之和解金;惟丙自始未與丁達成和解,丁乃於案發後五個月向司法警察機關提出對丙之傷害告訴。關於丁所提之告訴,下列敘
- 甲、乙、丙三人共同侵入丁之住宅內傷害丁,致丁受普通傷害。案發三日後丁向檢察官提出甲、乙、丙三人共同傷害之告訴,表示希望追訴甲、乙、丙三人傷害之罪責。案經檢察官偵查終結後,對甲、乙二人提起傷害罪
- 下列何者非屬司法警察逮捕被告時,雖無搜索票仍得依刑事訴訟法第一三○條規定附隨搜索之範圍?(A)被告之身體(B)被告隨身攜帶之物件(C)被告之住宅(D)被告所使用之交通工具。
-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六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就被告之犯罪事實,應由下列何者負舉證責任?(A)被害人(B)司法警察(C)檢察官(D)告訴人。
- 告訴人不服檢察官之緩起訴處分時,得於法定期間內,提起下列何種救濟程序?(A)聲請再議(B)聲請交付審判(C)上訴(D)抗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