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讀書要目到、口到、心到。  爾讀書不看清字畫、偏旁,不辨明句讀(1),不記清頭尾,是目不到也。  喉、舌、脣、牙、齒五音,並不清晰伶俐,朦朧含糊,聽不明白,或多幾字,或少幾字,只圖混過,就是口不到也。  經、傳精義奧旨,初學固不能通,至於大略粗解,原易明白。稍肯用心體會,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虛字審其神氣,實字測其義理,自然漸有所悟。一時思索不得,即請先生解說;一時尚未融釋,即將上下文或別章別部義理相近者反覆推尋,務期了然於心,了然於口,始可放手。總要將此心運在字裡行間,時復思繹,乃為心到。(左宗棠 示子孝威孝寬)【注釋】(1)句讀: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頓處。文中語意完足的稱為「句」,語意未完而可稍停頓的稱為「讀」。書面上用圈和點來標記。讀,音ㄉㄡˋ。
8「魯魚亥豕」、「三豕涉河」、「烏焉成馬」三則成語,皆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根據本文,這種錯誤主要是因為下列何者所造成的? 
(A)目不到 
(B)口不到 
(C)心不到
(D)耳不到。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