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清領前期臺灣與中國大陸為區域貿易型態,因此出現以地名為主的郊商,如「南郊」、「北郊」。試問:要如何來區分?
(A)商人原鄉的籍貫
(B)商人使用的語言
(C)商人貿易的據點
(D)商人販賣的商品
(A)商人原鄉的籍貫
(B)商人使用的語言
(C)商人貿易的據點
(D)商人販賣的商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臺灣在棄臺與保臺的爭論下,康熙皇帝決定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除國防考量外,還包括下列哪一項因素?(A)進出口貿易與轉運(B)治安與土地肥沃(C)教育與政治(D)種族融合與海盜猖獗
- 導覽人員向國107同學說到:「為荷蘭人所建造為商業區使用,鄭成功登陸臺灣後,進駐該地,行政區域設置承天府,後被當作軍火庫使用。」試問:導覽人員所說的是下列哪一個地方?(A)安平古堡(B)紅毛城(
- 鄭氏時期以臺南的開發為最早,試問:現在的臺南市為當時的哪一個行政區域所管理?(A)臺灣府(B)承天府(C)總督府(D)鳳山縣
- 有一封信來自鄭成功寫給□□的勸降書,信中內容寫到:「執事率數百之眾,困守城中,何足以抗我軍?執事若知不敵,獻城降,則余當以誠意相待。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 臺灣於鄭氏治臺時期,對外讓臺灣成為商貿轉運站,下列哪一項記載是錯誤的?(A)輸入以軍用物資為主(B)輸出以蔗糖、茶葉為主(C)與中國進行走私貿易(D)當時鄭氏與日本、南洋與英國都有貿易往來
- 「從征實錄」中記載:「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
- 臺灣歷史上以鹿皮向日本、南洋及英國換取大量軍用物資是在哪個時期?(A)鄭氏時期(B)史前時期(C)荷據時期(D)日治時期
- 有一段文獻資料記載:「土牛分界,築土作堆,是為土牛;挖土成溝,是為土牛溝,總合起來,即是土牛界或番界。」以上文獻是在描述清領前期漢番之間土地管理政策。試問:為何要執行這種政策?(A)增進灌溉系統發
- 下列何者不是清朝對臺灣的消極態度?(A)禁止已婚男子來臺(B)赴臺須持有許可證(C)禁止攜帶家眷來臺(D)駐兵防止叛變
- 鄭氏治臺時期為了漢人來臺的糧食問題,開始展開墾殖活動,因此在臺南縣有很多地名跟此有淵源關係,如林鳳營、左鎮、前鎮等等,試問:這種墾值活動是指下列哪一項?(A)軍屯(B)民屯(C)草屯(D)官墾
內容推薦
- 下列幾項為清領時期與現今地名的對照,試問:下列哪一組是正確的?(A)諸羅-嘉義(B)艋舺-淡水(C)府城-臺北市(D)噶瑪蘭-花蓮
- 臺南市的古地名為「府城」,名稱來源是臺灣早期的哪一個行政機構設立於此?(A)臺北府(B)承天府(C)臺南府(D)臺灣府
- 1656年,清康熙皇帝時期頒布海禁令以及遷界令,規定「片板不得入海,貨粒不許越疆」,並封鎖沿海地區。試問:康熙皇帝頒布海禁令以及遷界令為何?(A)倭寇(B)英國(C)西班牙(D)鄭氏政權
- 在棄留臺灣的爭議中,何人以國防戰略的觀點力主保臺?(A)何斌(B)馮錫範(C)施琅(D)劉國軒
- 其偉是17世紀居住於臺灣的漢人,本來住於萬年縣世代務農,後來搬到了府城經商,與□□人從事貿易。試問:(A)美國(B)法國(C)非洲(D)英國
- 一個國家的發展與教育息息相關,自古以來每個朝代的帝王都相當重視,在鄭氏時期培育以及教育人才的地方是下列哪一項?(A)社學(B)明倫堂(C)太學(D)書院
- 清攻占北京後,冊封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三人為王,後因勢力坐大康熙皇地撤藩引起三藩之亂,此事件對臺灣政局有什麼樣的影響?(A)荷蘭人進占臺灣,臺灣進入荷據時期(B)鄭成功從金門揮師北上,直抵南
- 清領前期,移民來臺的漢人大量開墾土地,試問:當時的原住民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A)漢人與原住民合作開墾,各取所需,互蒙其利(B)漢人都以承租的方法開墾土地,原住民生活大大改善(C)漢人常以欺騙,
- 十八世紀末,漢人已轉向東北部開墾,尤其是蛤仔難地區墾荒後,移往該地拓墾的漢人增多。試問:蛤仔難是指現今何地?(A)花蓮(B)高雄(C)臺東(D)宜蘭
- 2000年8月,納莉颱風在臺北縣、市地區帶來嚴重的災情,造成部分地區嚴重水患,政府損失難以估計。試問:此風災如果發生在鄭成功時期,哪一地方的官員需負責災後重建?(A)天興縣(B)鳳山縣(C)萬年
- 十七世紀時期,鄭氏父子先後來到臺灣建立政權,除了實施拓墾外,也運用哪一種方式來維持財政?(A)引進西方開礦技術(B)實施公有共享制度(C)與原住民交換貨物(D)對外拓展海上貿易
- 清領時期臺灣商人組織類似商人公會的行郊,這類組織的功能與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個選項?(A)調解同業糾紛(B)制訂商品價格(C)與原住民交涉(D)維護商人利益
- 文勛出了一項歷史寒假作業,其中包括了臺南孔廟、新竹鄭進士第的相關資訊。試問:這項作業的題目應該是下列哪一項比較適當?(A)儒家文化的移植(B)原住民教化的成功(C)民間私塾教育的展開(D)鄭成功
- 清領時期的鳳山縣農民,可利用下列哪一水圳灌溉農地?(A)嘉南大圳(B)八堡圳(C)曹公圳(D)瑠公圳
- 清朝黃梧在「滅賊五策」中說道:「金、夏兩島彈丸之區,得延至今日而抗拒者,實由沿海人民走險,糧餉、油、鐵、桅船之物,靡不接濟。若從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徙入內地,設立邊界,佈置防守,則不致
- 清領時期,出現在臺南的糖郊、布郊等組織,其成員具有下列哪一項特質?(A)相同的貿易商品(B)在臺灣相同的居住地(C)相同貿易地區(D)相同的血緣
- 【題組】臺灣於何人在位時投降清朝?(A)鄭成功(B)鄭經(C)鄭泰(D)鄭克塽
- 【題組】下列哪一個水圳位置於臺北?(A)嘉南大圳(B)曹公圳(C)貓務栜圳(D)瑠公圳
- 【題組】拓墾土地為何要興建水力設施?(A)臺灣地區降水量不足(B)需要廣植茶園(C)降水多集中在冬季(D)確保灌溉水源穩定
- 如附圖,∠1為∠BAC的外角,試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1>∠C (B)∠1+∠BAC=180° (C)∠1=∠BAC+∠B (D)∠1=∠B+∠C
- 下列哪一組是三角形的三外角度數? (A)70°、90°、100° (B)110°、120°、150° (C)90°、45°、45° (D)130°、60°、170°
- 已知從一個七邊形中的一個頂點,最多可作出a條對角線,這些對角線將此七邊形分割成b個三角形,並且求得這個七邊形的內角和為c度。試問下列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A) a= (B) b= (C)
- 如附圖,家豪繞著三角形公園散步,沿著P → B → C → Q的路線,已知∠B=50°,∠C=30°,則家豪共轉了多少度? (A) 80° (B) 150° (C) 280° (D) 360
- 如附圖,求∠A+∠B+∠C+∠D+∠E的度數 (A) 120° (B) 180° (C) 360° (D) 540°
- 下圖是小美以尺規作圖完成∠BAC的角平分線的痕跡,已知 =9,則 的最小整數值為何? (A) (B) (C)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