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西元14~15世紀,英法兩國王權逐漸提高,其重要分水嶺為下列何者?
(A)英法聯軍
(B)蒙古西征
(C)百年戰爭
(D)十字軍東征
(A)英法聯軍
(B)蒙古西征
(C)百年戰爭
(D)十字軍東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125
統計:A(5),B(0),C(11),D(0),E(0)
內容推薦
- 老師請同學報告原住民文化的特色,請問下列哪一位同學的報告才是完全正確的? (A)昕昕:阿美族和西拉雅族都是母系社會 (B)娜娜:卑南族以猴祭祈求豐收 (C)濤濤:泰雅族以紋面代表貴族身分 (D
- 根據 17 世紀的外國史書記載:「臺灣有一獨立政權,除了農業開發外,並挾有臺灣海峽的貿易大權,積極經營中國、日本、東南亞貿易路線,此為東寧王國。」請問:「東寧王國」是指臺灣的哪一段歷史時期? (
- 「ㄧˊ」笑大方
- 有關西歐中世紀政治發展描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鄂圖一世奠定基督教文化在西歐的基礎 (B)神聖羅馬帝國統一西歐,國家強盛,行中央集權制度 (C)諸國中的法蘭克王國勢力最強,對中世紀歷史的影響較
- 【題組】他環顧四周,處處( ),景色極為淒涼,越發覺得難以解憂。
- (三)削蘋果 余光中 看你靜靜在燈下/為我削一隻蘋果/好像你掌中轉著的/不是蘋果,是世界/ 一圈一圈向東推/推動我們的歲月/這世界正是那蘋果/為了送到我脣邊/ 總經你揀過,洗過/而且削淨了果
- 有一外來宗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隨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流傳漸廣,信奉此教的君主更興建許多代表建築物,如洛陽白馬寺等。請問:此宗教為何? (A)佛教 (B)道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 ( )0「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意謂 (A)暴政虐民 (B)賦稅不宜造成百姓沉重負擔 (C)縱情遊樂前要三思 (D)狩獵應有所節制。
- 一位33歲男性病人,有一約6 cm前縱膈腔腫瘤,經抽血檢查發現血清的CEA濃度正常, AFP增加(80 ng/ml,normal range:<20 ng/mL), beta HCG增加 (15
- ( )下列有關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比較,何者正確? (A)前者作者羅本,後者為陳壽。(B)敘述觀點前者以蜀漢為正統,後者以曹魏為正統。 (C)兩者寫作年代皆為三國時期。(D) 前者是史書,後者是歷
內容推薦
- ( )中外歷史上,君主遷都大多基於軍事國防的考量,以下哪一位天子的遷都,是基於文化融合的考量? (A)商朝盤庚遷殷 (B)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C)東周平王遷都雒邑 (D)東晉司馬睿遷都建康。
- 投資組合經理預期未來股市上漲,將可能採何項行動?(A)持股比率調低 (B)集中持有傳統產業類(C)調高投資組合貝它係數 (D)分散投資
- 1A 公開發行公司之董事甲,選任董事當時所持有之公司普通股為 50 萬股,惟其近期因投資需求,將其中 45 萬股向銀行設定質權借款。之後,當 A 公司召開股東會時,甲得行使表決權之股數有多少?
- 下列有關膽管癌之敘述,何者錯誤?(A)根據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肝門處與遠端膽管癌,而最好發的位置是肝內膽管癌(B)超過90%遠端或肝門處膽管癌病患之臨床表現為阻塞性黃疸(C)肝門處膽管癌在電腦斷
- 設 ,且i -3為f (x )= 0 的根;若已知f (x )有整係數一次因式,試求出f ( x)= 0 的其他 4 個根。(8 分)
- 【題組】What was Hungarian’s reaction toward the refugees initially? (A) They welcomed the refugees.(
- 【題組】詩句中的「涼拌最好」,其意義為何?(A)夏日裡涼拌最清爽可口(B)體認人生起伏,雲淡風輕(C)涼拌是「良伴」的諧音雙關用法(D)人生苦短,應即時行樂。
- 若三種核種之連續蛻變N1→N2→N3(stable),為暫態平衡(transient equilibrium),則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N1的衰變常數比N2大(B)於一段時間後,N2的活度會
- (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此句的意境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養兒方知父母恩(B)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C)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D)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 清領前期,因為漢人移民人數不斷增加,對於物資的需求也日趨升高,為滿足在臺移民的生活所需及日常生計,進出口貿易經濟逐漸蓬勃。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清領時期,臺南的「北郊」、「南郊」是如何區分的?
- ( ) 某公司之總資產週轉率為 0,淨利率為 4%,前二項比率同業平均分別為 0 與 7%,該公司與同業均無計息負債,則其總資產報酬率:(A) 較同業為高 (B) 較同業為低 (C)
- 怯怜怜:
- 0車水馬龍:
- 有一個時代的特色:「世家子弟穿著約有四寸來高的木屐,隨身攜帶枕、以及諸般玩具,忽視禮教,從容進出公私宅第,自以為像神仙中人……。」請問上文中所描述的風氣是因為下列何事所造成的? (A)清談盛行
- 關於明清時代科舉制度的敘述,下列哪一項不正確?(A)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 (B)形式上用八股文作答 (C)在乾隆31年被清廷宣佈廢除(D)對人才的選任,有較客觀公平的標準。
- ( )「你甚至擔心他是不是太老了,太累了,生病了,以至於不能出來賣了。但就在你懷疑、納悶的時候,那熟悉的聲音也許又出現了。」由這段敘述可知作者心情如何變化? (A)憤怒/樂觀 (B)擔心/釋懷
- 中古歐洲實行封建制度,各地貴族領有封地,勢力強大。請問:形成此種制度的主要基礎為何?(A)土地與契約(B)血緣與階級(C)種族與關係(D)宗教與習俗
- 函數 ,求f(-2) ?(A)200 (B)0 (C)-100 (D)-200
- 【題組】身為軍人,為了國家人民,即使戰死沙場,﹝ ﹞也在所不惜。
- 「有人懷疑彩虹的腳跟下有寶石,我卻總懷疑柳樹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樹去哪裡吸收那麼多純淨的碧綠呢?」(張曉風),請問上述句子沒有出現哪一種修辭?(A) 譬喻 (B) 轉化 (C) 設問 (D)
- 「酣」觴
- 右圖是十一世紀後期三個宗教的分布示意圖,圖中甲、乙、丙應分別為下列何者? (A)甲:羅馬公教、乙:希臘正教、丙:伊斯蘭教(B)甲:羅馬公教、乙:伊斯蘭教、丙:希臘正教。(C)甲:希臘正教、乙:伊斯
- 下列有關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一文的敘述,何者有誤?(A)作者表達對人生際遇難料的悲涼和遺憾,並流露出歸隱山林之情(B)作者認同泰雅族司機對山名的可愛聯想,並覺得那說法使山景更顯美麗(C)作者以翡翠
- ( ) 「亂事結束後,境內胡人趁機起兵為亂,□□大舉南侵,攻入洛陽,將洛陽劫掠一空,並俘虜了懷帝、王宮貴族等,人民的生命財產大受損失。」上文中提到的□□指的是哪一個民族? (A)匈奴 (B)鮮卑
- 如右圖,在圓O上取A、B、C三點。若∠OBC=40°,則∠BAC=__________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