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一純物質吸收熱量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物質溫度一定上升
(B)該物質狀態可能正在改變
(C)該物質體積一定變大
(D)該物質密度不變
(A)該物質溫度一定上升
(B)該物質狀態可能正在改變
(C)該物質體積一定變大
(D)該物質密度不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17 以60℃的熱水30公克與未知質量、溫度為20℃的冷水混合,其 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附圖所示, 若混合過程無熱量散失,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混合之後,熱水溫度下降,為吸熱反應 (B)混合之後,
- 某電路裝置如附圖所示,試問在電路上A點導線截面之粒子流動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代表正電荷, 代表負電荷) (A) (B) (C) (D)
- 17 以60℃的熱水30公克與未知質量、溫度為20℃的冷水混合,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附圖所示,若混合過程無熱量散失,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混合之後,熱水溫度下降,為吸熱反應(B)混合之後,在第4
- 下圖是某港口的海水面高度隨時間變化圖,請問下列何者是1月3日船隻進出港的最佳時間? (A)清晨五~六點 (B)上午八~九點 (C) 下午三~四點 (D) 中午十一~十二點。
- 舉重好手郭彩體重 100 公斤重,最多能舉起 200 公斤重槓鈴,今欲將 250 公斤重冰櫃抬至樓上,他可用下列何種方式?(每個滑輪重 50 公斤重,摩擦力可忽略) (A) (B) (C)
- 某棵高大的柳杉遭到松鼠環狀剝皮。經過一段時間後,啃咬部位的附近有物質堆積,呈現腫脹,請問:關於此種現象,下列何圖較為合理?(A) (B) (C) (D)
- 16 有甲、乙、丙三杯水,將三杯水混合,當混合後的水達熱平衡時,水溫為40℃。若混合過程中,水與外界無熱量的吸收與散失,則下列四組何者最有可能是甲、乙、丙三杯水混合前的溫度?(A)0℃、50℃、50℃
- 15 加熱500公克的水,使水溫由20℃升高至80℃,需多少卡熱量?(A)30000(B)36000(C)60000(D)72000。
- 小陳把每天正午時學校旗竿受日照所形成的竿影長度做成紀錄,發現竿影長度會隨時間而變化。今天天氣晴朗,小陳發現正午時沒有竿影,表示陽光直射他所在地,而此地緯度大約是北緯 16 度。若上一次正午沒有竿
- 下列為臺灣觀測到的自然現象:(甲)晝夜交替、(乙)月相變化、(丙)四季變化、(丁)星星東升西落。前述現象中,哪些主要是由地球自轉所造成的?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內容推薦
- 甲、乙、丙、丁四個經度相同的地點,其緯度與海拔高度資料如附表所示。在四個地點鉛直立起高度相同的旗桿,於正午日照下投影到水平地面的桿影長度分別為 。若不考慮天氣與地形遮蔽等因素,在北半球夏至正午
- 如圖,有一重量 1kgw,長度為 3 m 的均質木棒,其間掛有 30 kgw 的重物;甲、乙兩人以手握住木棒兩端將重物抬起,並維持靜止狀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所受作用力相同 (B
- 22 用一穩定熱源做測定比熱的實驗,分別取100g的水及200g某液體分別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附圖。若某液體和水在同一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試問某液體比熱為何?(cal / g。C) (A)0.
- 某棵高大的柳杉遭到松鼠環狀剝皮。經過一段時間後,啃咬部位的附近有物質堆積,呈現腫脹,請問:關於此種現象,下列何圖較為合理?(A)(B)(C)(D)【題組】承上題,松鼠環狀剝皮後的柳杉,受到
- *下圖是地球分層構造示意圖,主要分成甲、乙、丙三層。圖中 A 區是地表至 100 公里深的區域,B 區是地表下深約 100 公里~250 公里的區域。試依圖回答 26~28題。【題組】科學家是利
- 23 點燃的蚊香放在鐵板上易熄滅,放在木板上則否,原因為何?(A)鐵板溫度低 (B)鐵板較木板易傳熱(C)木板較易燃燒 (D)鐵的比熱小。
- 24 下列有關「熱的傳播」之敘述,何者正確?(A)熱都需要靠介質才能的傳播(B)加高煙囪可讓燃燒效果較佳,這是熱的對流作用(C)使用雙層玻璃裝熱水較不易燙手,這是熱對流作用(D)手置於燈下覺得熱,這是
- 25 瓦斯公司的儲氣槽表層通常會漆成何種顏色?為什麼?(A)紅色;警告人員切勿靠近(B)橘色;表示儲氣槽內存放有毒氣體(C)黑色;隔絕光線照射,以避免儲油槽內的氣體產生化學變化(D)銀白色;減少吸收輻
- 26 若氧化汞加熱後產生的汞和氧氣,無法再以加熱或通電方式分解成其他物質,由此可判斷汞和氧氣為何種物質?(A)元素 (B)化合物(C)混合物 (D)有機物。
- 27 有關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純物質包含化合物和元素(B)元素能組成化合物,化合物也能分解出其成分元素(C)青銅是銅和錫組合而成的化合物(D)元素和化合物均具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
- 28 通常為銀白色(或銀白色)、不具延展性、可拉成細線、可打成薄片、電的良導體、通常難導熱。以上屬於金屬一般特性的有幾項?(A) 2項 (B) 3項 (C) 4項 (D) 5項
- 29 下列關於金屬的敘述,選出錯誤的選項?(A)金的性質非常安定,不容易與其他物質反應(B)汞俗稱水銀,具有毒性使用後必須回收(C)鋁質輕且軟,容易與氧反應,生鏽剝落。(D)奈米級二氧化鈦可製成光觸媒
- 30 自然界中煤炭、石墨、石墨烯及鑽石都是由碳所組成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煤炭經處理後可以具有脫色除臭的功能(B)石墨為鉛筆芯的主要材料,會導電(C)鑽石硬度高,可用來切割物質(D)石墨烯是世上
- 31 附圖為某電中性原子的結構模型,試問該元素的質量數為何? (A)7 (B)6(C)4 (D)3
- 【題組】試問甲乙丙三層密度大小的排列應為何?(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乙<甲。
- 【題組】地球分裂成七大板塊和許多小板塊,請問板塊應該是圖中的哪個區域?(A)甲 (B)乙 (C)A (D)B。
- 31 附圖為某電中性原子的結構模型,試問該元素的質量數為何? (A)7 (B)6 (C)4 (D)3 32 承上題,隨著科技進步,科學家發現原子內部確實有更微小粒子,其發現順序為何?(A)甲-乙-丙-
- 關於中洋脊和海溝所在地的地球內部熱對流運動方向,下列何者正確?(A) (B)(C) (D)
- 【題組】33 承上題,發現丁粒子的科學家是何人?(A)道耳頓 (B)湯姆森(C)拉塞福 (D)查兌克
- 34 關於原子的結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一個原子的體積由電子數量來決定(B)一個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C)決定一個原子的化學性質是質子(D)一個原子內部大都是空無一物
- 35 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提出最早的元素週期表時,後來英國科學家莫斯利更改部分順序修正成目前週期表。試問目前週期表是依據甚麼來排列?(A)質子數 (B)中子數(C)原子量 (D)質量數。
- 用毛織布摩擦過的塑膠棒接近一驗電器,但不與其接觸,下列何者所呈現的電荷分布最合理?(A) (B) (C) (D)
- 36 附圖為部分的元素週期表,該表中標示有甲~辛八種元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元素性質活潑,質地堅硬,必須存放在礦物油中。(B)乙元素性質安定,又稱為惰性氣體的單原子分子(C)丙元素是鹼金屬族
- 溪頭神木是棵生意盎然的空心老樹,追究其存活的原因是: (A)尚有運送水分的組織存在 (B)形成層可運送水分 (C)樹皮可運送水分 (D)百年以上的老樹不必靠水分生活。
- 下列作用中何者不需酵素參與? (A)擴散作用 (B)消化作用 (C)光合作用 (D)代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