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What is the reading mainly about? mainly 主要的
(A) A large, terrible earthquake in North America.
(B) Ways to help people stay away from earthquakes.
(C) Why and where earthquakes come up.
(D) People can feel most of the earthquakes.
(A) A large, terrible earthquake in North America.
(B) Ways to help people stay away from earthquakes.
(C) Why and where earthquakes come up.
(D) People can feel most of the earthquakes.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寒假就要到了,學校利用期末舉辦全校大掃除,二年二班的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將桌子或推或拉,移到教室外面以便刷洗地板。試問學生移動相同的桌子時,使用哪一種方式所產生的最大靜摩擦力最小?(桌子移動過程中
- 如圖,一底面積為 50cm2 的圓柱形杯子,裝了密度為 3 g/cm3 的某液體,若放入一質量為 100 g 的冰塊時,液面高度為 20 cm,則當冰塊完全融化後,液面高度有何變化? (
- 在只有 3/4 大氣壓力的地方利用水銀作托里切利實驗,如圖,不慎滲入空氣,測得試管內水銀高度為36 cm。則滲入的空氣壓力為多少 cm 水銀柱高? (A)21cm (B)36 cm (C)40
- 圖A、B、C容器的底面積相同,容器中水的高度也相同。若將三個相同材質、相同體積的金屬塊,分別放入三個容器,使其完全沒入水中,但不與容器底部接觸,則哪一個容器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力最大? (A)A
- 當用筷子夾住豆子靜止於空中時,豆子不會掉下來的主要原因為何?(A)筷子與豆子間的靜摩擦力小於豆子的重量(B)筷子與豆子間的動摩擦力等於豆子的重量(C)筷子與豆子間的動摩擦力大於豆子的重量(D)
- 下列哪一項因素會影響有機化合物的性質? 甲.組成元素的種類;乙.組成的原子個數; 丙.組成原子的排列方式;丁.組成元素的來源 (A)只有甲 (B)甲、乙 (C)甲、乙、丙 (D)全部。
- 拿了一個氣球來裝水,結果發現這個氣球會漏水。你認為下列哪種狀況是正確的?(A) (B) (C) (D)
- 子瑜拿了一個氣球來裝水,結果發現這個氣球會漏水。你認為下列哪種狀況是正確的?(A) (B) (C) (D)
- 【題組】Which is true? true 真實的(A) Fewer adults will cook a turkey for dinner than teenagers. adult
- 【題組】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y for teenagers on Thanksgiving Day?(A) Putting on a show of
內容推薦
- 附圖中 A、B、C 三容器的重量相同,底面積也相同,容器中水的高度也相同。若將三個相同材質、相同體積的金屬塊,分別放入三個容器,使其完全沒入水中,但不與容器底部接觸,且水都沒有溢出,則哪一個容
- 裝滿酒精(密度=0.8 g/cm3)的水桶有 15 公分高,桶底有一個 2 平方公分的小孔,若用手堵住小孔,使酒精不致流出,需要施力多少公克重?(A)20 (B)24 (C)30 (D)40。
- 取三個相同彈簧秤連接如附圖所示,當鐵環保持靜止不動時,三個彈簧秤的讀數FFF3的關係為何? (A) F2+F3=F(B)F1+F2=F(C)F1=F2=F(D)F1+F3=
- 有一個質量 5 公斤的長方體,其大小如附圖所示,如果將甲、乙、丙三面依序平放於桌面上,桌面所受壓力分別為P甲、P乙、P丙,則P甲、P乙、P丙的大小關係為何? (A)P甲>P乙>P丙 (B)P乙
-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容器裝水,丙容器裝了密度0.8公克∕立方公分的油,且乙和丙兩個容器及液面高度一樣,容器內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力大小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
- 未乾的水泥地板上出現兩個凹陷的恐龍腳印,其大小、深淺均不相同,試問下列推論何者正確?(A)深腳印是由體重較重的恐龍所留下的(B)深腳印是由腳對地板壓力較大的恐龍所留下的(C)淺腳印是由腳底面積
- 潛艇遭遇敵艦時發動了魚雷攻擊,發動攻擊前後所受的海水浮力有何改變?(發射前後潛艇體積與位置均不改變)(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
- 下列有關醣類的敘述,何者錯誤?(A)又稱碳水化合物(B)澱粉、纖維素都屬於醣類(C)氫和氮原子數的比值和水一樣(D)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 下列哪些現象說明有力作用?甲.旗幟隨風飄揚;乙.地震造成地表裂開;丙.行駛中的汽車突然減速;丁.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轉;戊.發光的燈泡熄滅。(A)甲、戊(B)乙、丙(C)乙、丙、丁(D)甲、乙、丙
- 小偉家有一塊100平方公尺的土地,位於淡水河河口,該土地所承受空氣的重量大約為多少公斤重?(1atm=106 gw/cm2 ) (A)(B)0336×(C)
- 附圖是有關液體壓力的實驗,在燒杯中裝八分滿的水,將透明塑膠管的一端用附有細線的塑膠板蓋住,然後壓入水中 16 cm 處,此一實驗可以證明液體具有哪一方向的壓力? (A)向上壓力 (B)向下壓
- 在大氣壓力為1大氣壓的地方利用水銀做托里切利實驗,若將試管分別垂直和傾斜放置如附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A點上方接近真空(B)B點所受的壓力為76 cmHg(C)乙管的垂直高度大於76
- 小偉爬山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為60 cmHg,已知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約會下降0.8 cmHg,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平面大氣壓力=76 cmHg,水銀密度=6 g/cm3) (A
- 在相同的粗糙平面上,以甲、乙、丙三種施力方向推同一物體,如附圖所示。當物體恰將啟動時,三者的摩擦力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 在水中加入一些冰塊,如附圖所示,則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因冰塊皆未接觸杯底,故加入冰塊並不會增加杯底所受的壓力(B)加入冰塊後水面會上升,杯底所受的壓力會增加(C)在冰塊逐漸融化的過
- 附圖中,大小相同的三顆小石頭,分別位於下列三杯液體中,小石頭所受浮力的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丙>乙
- 下列關於天然纖維的敘述,何者正確? (A)動物纖維的主成分為纖維素 (B)植物纖維的主成分為蛋白質 (C)羊毛纖維燃燒時有臭味 (D)棉布燃燒時的氣味像燒塑膠。
- 關於聯俄容共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哪些? 甲、是孫中山與蘇聯的合作 乙、黃埔軍校在此時期建立 丙、中共依附於中國國民黨之下,直到北伐成功後才脫離(A)甲乙丙(B)甲乙(C)乙丙(D)甲丙 。
- 下列現象中,何者與大氣壓力的作用最有關係?(A)東部著名景點”水往上流” (B)在相同的地面上,若桌上東西越重時,則越難拉動桌子 (C)火箭升空需要噴出大量的氣體 (D)餅乾包裝在高山上會變大
- 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是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而我國公告國家公園法之後,西元 1984 年成立第一座國家公園為下列何者? (A)玉山國家公園 (B)金門國家公園 (C)墾丁國家公園 (D)東沙環礁國家公
- 國際間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制定許多組織與公約以挽救目前的惡劣情勢。下列哪一公約為各國共同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的自然環境,以確保珍貴稀有的候鳥可以繼續繁衍下一代? (A)生物多樣性公約 (B)拉姆薩國際濕
- 七年十五班的同學在討論目前自然環境的惡劣情勢,請問哪位同學的說法有誤? (A)小萍:全球暖化導致升溫的海水不利珊瑚的生存,連帶影響周遭的生態系 (B)小怡:兩生類的卵及胚胎缺乏完整的保護功能,容易
- 有三支長約為 1 公尺的玻璃管,一端封閉而另一端開口,現將開口端倒插於水銀槽中(假設水銀槽非常巨大,管內水銀變化不影響水銀槽水銀面高低變化),管內外的水銀面高度如附圖所示,若當時的大氣壓力為
- 下圖為七年十五班同學調查一個族群大小改變的圖形,請問何者敘述正確? (A)小雲:族群是指一個環境中所有生物的集合 (B)小怡:甲區段表示此族群的出生數量大於死亡數量 (C)小欣:乙區段表示族群數量
- 已知水壓會隨著深度增加而增加,大約每增加 10公尺就會增加 1 大氣壓,如果某種魚類最大的抗壓力為 7 大氣壓,則此種魚至多可以潛入多深的水域?(A)50 公尺 (B)60 公尺 (C)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