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中國大陸近三十年來致力於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就經濟發展方向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社會主義轉向資本主義
(B)由資本主義轉向共產主義
(C)由溫和改革走向激進革命
(D)由開放走向封閉狀態。
(A)由社會主義轉向資本主義
(B)由資本主義轉向共產主義
(C)由溫和改革走向激進革命
(D)由開放走向封閉狀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A)重新部「署」/環保「署」(B)青「苔」/「胎」生(C)「恫」嚇/「胴」體 (D)蜂「擁」/「臃」腫
- 【題組】民國14年3月孫中山病死前,汪兆銘隨侍在側,並為其代草遺囑。可惜晚節不保,於抗戰期間投靠日本,成為下列哪一個「國民政府」的傀儡主席?(A)甲 (B)乙 (C)丙 (D)戊
- 【題組】日軍在攻陷下列哪一個城市後,有兩名軍官進行先殺滿 100名中國人為勝的殺人比賽?(A)乙 (B)丙 (C)丁 (D)戊
- 【題組】承接第 47 題,該地淪陷後,國民政府宣布遷都到下列哪一個城市,以示長期抗戰的決心?(A)乙 (B)丙 (C)丁 (D)戊
- 如圖,下列關於菱形 ABCD 的敘述,何者不一定正確? (A) (B) 互相垂直(C) (D)
- 【題組】張藝謀導演想要拍攝「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電影,為了符合史實,則他必須到下列哪一個城市拍攝?(A)甲 (B)乙 (C)丙 (D)丁
- 十年浩劫後,鄧小平上台,主張優先發展經濟,以達到四個現代化為目標。請問: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個現代化?(A)農業 (B)國防 (C)科技 (D)政治
- 八年抗戰期間,打破了「日軍一週之內攻占上海、三月亡華」迷夢的是下列哪一場戰爭?(A)西安事變 (B)九一八事變(C)淞滬會戰 (D)一二八事變
- 右圖是1949到1984年間,中國大陸人口死亡率的變化圖。請問:圖中甲、乙二點之間死亡率的變化是與下列何者有關? (A)大躍進運動造成大饑荒(B)派軍參與韓戰,造成傷亡慘重(C)派軍鎮壓聚集在天
- 八國聯軍再度攻陷清朝首都北京,迫使中國和各國簽訂辛丑和約。約中允許外國軍隊可以進駐北京使館區,這讓日本因此得以發動下列哪一項侵華事件?(A)濟南慘案 (B)盧溝橋事變(C)淞滬會戰 (D)九一八
內容推薦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國共內戰爆發,國民政府節節敗退,使大陸淪為共軍之手的原因有哪些? (甲)通貨膨脹嚴重 (乙)官員貪汙腐敗 (丙)國軍數目遠不如共軍 (丁)抗日失敗導致國軍元氣大傷 (A)
- 自從中共成立以後,便不斷的吸收黨員,並且在地方上累積政治實力,逐漸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但在民國19年開始,中共開始長途竄逃,最後落腳陝西省北部。請問:中共當時逃竄的原因為何? (A)國民政府剿
- 民國19年,蔣中正派兵追剿中共,中共一路敗退,展開所謂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躲避國民政府的追剿。請問:中共最後逃竄至下列何處落腳? (A)重慶一帶 (B)江西山區 (C)陝西北部 (D)貴州石灰岩
- 1950年代前期,在大街上一群工人喊著:「工廠就是戰場,機器就是槍炮。」、大批農民喊出:「多產棉多打糧,打敗美國野心狼。」甚至連兒童和僧侶都行動起來,嚷著:「要購買『兒童號』和『僧侶號』飛機支援前
- 西元1985年,鄧小平在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上說:「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正是為了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富裕起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這是鄧小平在經濟政策上的「先富」與「共同富裕」的理論
-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喪失人心,聲望受到嚴重的打擊。下列有關此時的敘述,何者錯誤? (A)通貨膨脹嚴重 (B)接收人員貪汙腐化 (C)實施廢兩改元 (D)民心思變。
- 小強在整理遷臺後中華民國的歷屆的總統,發現蔣中正連續擔任了五屆總統。請問:蔣中正可以連續擔任這麼多屆總統的原因何在? (A)《臨時約法》的制定 (B)《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頒布 (C)《中華
- 韓戰的爆發,不單是美國與蘇聯之間的角力,同樣影響著臺灣、南韓、北韓與中共的歷史發展,可以說對於整個東北亞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請問:下列哪個口號與韓戰有關? (A)「抗美援朝」 (B)「外爭主
- 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共政權在建政之初都進行土地改革,這兩者最大的不同點是下列何者?(A)臺灣推動三七五減租,中共沒收地主土地 (B)中共實施一條鞭法,臺灣實施三七五減租(C)臺灣實施耕者有其田,中共
- 如圖,△ABC≅△FDE,∠A 和∠F、∠B 和∠D、∠C 和∠E 是對應頂點,已知∠B=112°、∠F=45°,則∠C=? (A)67° (B)57° (C)33° (D)23°
- 附圖是一幅日本官方繪製的海報,圖中標語寫著:「日華滿協助天下太平」,目的在樹立日本與能其他兩國互相提攜,共享太平盛世。請問:這幅海報會出現在何時何地? (A)1940年代前期的南京 (B)19
- 如圖,直線 L 平行直線 M,且∠1 的補角為65°,∠2=30°,則∠BAC=? (A)70° (B)85° (C)95° (D)155°
- 國民政府在民國37年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為因應當時的政治局勢。請問:政府頒布這個條款為因應下列哪個政治局勢? (A)西安事變 (B)反共清黨 (C)國共內戰 (D)九一八事變。
- 西元1945年8月某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71年後某國領導人訪問廣島,他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向原爆罹難者獻花並發表感言。他表示,不忘二次大戰所有罹難者,一定要追求無核武的世界。請問:某國是哪個國家?
- 《人民日報》出現一篇文章,題目是《時間開始了》:「時間開始了!……中國從此澈底告別過去,告別半殖民地與半封建的舊社會,告別落後、貧窮、愚昧……而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路——民主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路、
- 電影《八百壯士》描寫在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時,女童軍楊惠敏秉持熾熱的愛國心,在槍林彈雨中,將國旗送進國軍於會戰中所駐守的四行倉庫,大大鼓舞了國軍的士氣。請問:此會戰與四行倉庫的所在地為何者? (A
- 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隨即爆發。下列相關敘述中,何者不正確? (A)美國因調停失敗,不再對國民政府進行援助 (B)中共除了蘇聯的支援外,又頗得中國農村地區的支持 (C)通貨膨脹嚴重,政府已束手無策
- 民國13年,國民政府為培養北伐軍力,設立某個軍校,開學時孫中山致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此為國歌歌詞的由來。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此校的首任校長是蔣中正 (B)此
- 有一段歷史這樣寫著:「民國37年12月,杜聿明、邱清泉的部隊被解放軍及民工所掘的壕溝圍困……民國38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自殺,部隊七萬多人被滅,蚌埠不戰而下。」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大雄蒐集資料以完成歷史報告,其內容如下──(1)為避免共產勢力擴大,下令在上海清除共黨勢力。(2)打擊吳佩孚與孫傳芳的勢力,協助中國完成統一。(3)受到張學良、楊虎城的挾持後,同意一致抗日的政策
- 國民政府在中日八年抗戰結束後,面臨共產勢力壯大的威脅,為了因應特殊戰爭局勢的出現,於是在民國37年頒布哪一法令,企圖挽回頹勢? (A)《臨時約法》 (B)《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中華民
- 民國13年中國國民黨改組,由於蘇俄的主動協助,孫中山採行某項政策,也導致了後來共黨危害的嚴重後果。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此政策容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B)孫中山實施「清黨」
- 崴涔利用不同長度的吸管來圍成一個等腰梯形,請問他要選哪一組吸管?(A) 1cm、3cm、3cm、7cm(B) 4cm、4cm、3cm、2cm(C) 4cm、3cm、2cm、1cm(D) 2cm、8
- 附表是西元1956~1964年中共官方統計人口的自然增加率。請問:是什麼因素導致造成西元1959~1961年人口的死亡率如此高? (A)八年抗戰造成大量人口戰亡 (B)參加韓戰導致大量人民死傷
- 「五四運動」、「五三慘案」與「九一八事變」等史實的發生,均與哪個列強有密切關係? (A)日本 (B)德國 (C)美國 (D)蘇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