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你喜歡吃甜食嗎?你知道最早的糖是怎麼來的嗎?   大約一萬年前,新幾內亞島上的人們開始種植甘蔗。他們採下甘蔗生吃,嚼食莖部,享受甘甜的滋味。慢慢地,糖傳播到了亞洲。在印度古文獻中,便出現不少製糖的方法。然而要到西元一世紀,羅馬人才了解如何用甘蔗汁做成糖。七世紀時,阿拉伯人四處征戰,不管到哪裡都帶著糖,他們掌握著製糖的技術,並壟斷了糖的銷售通路。到了十世紀時,沒有多少歐洲人認識蔗糖。由於溫帶氣候不適合栽培甘蔗,從阿拉伯、威尼斯商人輾轉進口的糖相當珍貴,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 十五世紀末歐洲人開始尋找新的領域和島嶼而前往世界各地,稱之為「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對糖的需求與慾望遽增。事實上,海外探險其中一個重要的動機就是為了尋找適合甘蔗生長的土地。1521 年,來到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在島上發現製糖的原料 ── 甘蔗,但此時菲律賓人還不懂得製糖,對他們來說,甘蔗只是緩和飢餓的作物而已。   歐洲人從非洲輸入奴隸到中南美洲種植甘蔗,以確保歐洲市場有足夠的糖供給。換句話說,十七世紀的歐洲人意識到糖做為商品可能帶來的長遠利益,因此以獲取殖民地為目標,進而讓殖民地為殖民母國生產糖與其他產品。   臺灣也在此時遭西班牙短暫殖民,但真正將臺灣作為商業殖民地的,則是歐洲另一國家:荷蘭。1624 年,荷蘭人入主臺灣時,留意到臺灣南部的土壤與氣候十分適合甘蔗生長,於是招募漢人,大量種植甘蔗並製造蔗糖,輸往中國大陸、日本、波斯等地。這商機讓糖業不斷擴增,蔗田面積逐漸增加。對荷蘭人來說,臺灣就像「會釀蜜的蜜蜂」一樣,相當甜美。面對荷蘭人的殖民,這些先民也遭受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甜蜜的蔗糖背後,有著許多歷史的哀愁。 參考資料:黃奕瀠,〈【菲關糖事】之二:殖民與糖〉,農傳媒,2017。
37.鄭氏王朝能以彈丸之地的臺灣與中國大陸相抗衡,主要是憑藉著拓墾和國際貿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和荷蘭交易為走私貿易
(B)臺灣的進口貿易以軍火、軍用物資和民生用品為主
(C)臺灣向英國東印度公司出口稻米、鹿皮
(D)清廷政府和臺灣維持正常的貿易關係。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