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在雙耳聽覺訊息、編碼(binaural coding)時,外側上橄欖核(lateral superior olive, LSO)主要接受的訊息是下列何者?
(A)高頻音(higher frequencies)及兩耳時間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s, ITD)
(B)低頻音(lower frequencies)及兩耳時間差
(C)高頻音及兩耳強度差(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s, ILD)
(D)低頻音及兩耳強度差
(A)高頻音(higher frequencies)及兩耳時間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s, ITD)
(B)低頻音(lower frequencies)及兩耳時間差
(C)高頻音及兩耳強度差(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s, ILD)
(D)低頻音及兩耳強度差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31 將骨導振動器(bone vibrator)置於下列何處造成的聽小骨延遲(ossicular lag)以及中耳骨傳導的影響最小? (A)無差異 (B)右乳突 (C)左乳突 (D)頭頂
- 39 下列關於音源定位機制的敘述,何者正確?(A)低頻較使用雙耳時間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ITD) (B)低頻較使用雙耳音強差(interaural level
- 12 下列有關聽覺大腦皮質的敘述,何者正確?(A)聽覺大腦皮質主要在側腦溝(lateral fissure)的上側 (B)初級聽覺皮質(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1)的聽覺訊
- 21 依據 sone scale,頻率為 1000 Hz、響度為 2 sone 的音強為下列何者?(A) 20 dB SPL (B) 40 dB SPL (C) 50 dB SPL (D) 80 dB
- 30 下列描述中耳肌肉與該肌肉之顱神經支配以及連接起訖構造的配對,何者正確?(A)鼓膜張肌(tensor tympani muscle) 、三叉神經、匙狀突(cochleariform process
- 11 外側蹄系(lateral lemniscus, LL)傳達之聽覺訊息上行至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時,主要到達的部位是下列何者? (A)背側皮質(dorsal co
- 20 某健康成人對於持續時間為 200 毫秒(ms)聲音的聽覺閾值為 20 分貝,若聲音持續時間減少為 20 毫秒時,則其閾值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20 分貝 (B) 25 分貝 (C) 30
- 10 中樞聽覺系統的上傳路徑(afferent pathways)中,外側上橄欖核(lateral superior olive, LSO)是接受下列那一個耳蝸神經核的訊息輸入? (A)對側的前腹側耳
- 9 下列中樞聽覺傳導路徑之傳出神經(efferent pathway)的敘述,何者正確?(A)均源自於上橄欖核(superior olivary complex) (B)交叉至對側的神經束主要來自內側
- 41 關於口部感覺運動治療法(oral sensory-motor therapy)的敘述何者正確?(A)此治療法僅對吞嚥有效,無助於言語功能 (B)治療目的為達到個體最大的功能性進食能力 (C)降低
內容推薦
- 40 下列關於聽覺路徑的音調排列(tonotopic organization)的敘述,何者錯誤?(A)從耳蝸到聽覺皮質皆有此現象 (B)已有微電極實驗方法證據 (C)初級聽覺皮質(A1)以皮質深淺內
- 32 下列關於耳蝸膜性迷路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A)靠基底膜隔開前庭階與中階,靠前庭膜(Reissner’s membrane)隔開中階與鼓階 (B)沿耳蝸中軸約繞二又四分之三圈,以圓窗與聽小骨鍊接
- 23 在基本心理聲學測量法(psychoacoustic method)中,以聲音音量大小隨機的方式給予,而非由小聲至大聲或由大聲至小聲的測量法稱為下列何者? (A)限制法(method of lim
- 14 聲音強度 20 dynes/cm2 相當於多少音壓級分貝(dB SPL)?(A) 20 (B) 40 (C) 80 (D) 100
- 50 下列關於純音遮蔽聽力圖(masking audiogram)的敘述,何者錯誤?(A)遮蔽音頻率(masker frequency)附近的頻率遮蔽效果最明顯 (B)遮蔽音強越大遮蔽效果越明顯 (C
- 下列那一種聽覺誘發電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檢查的反應沒有涉及聽覺皮質的參與?(A)頻率追隨反應(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 FF
- 33 下列關於科蒂氏器(Corti’s organ)構造的敘述何者錯誤?(A)位於基底膜上,其上有蓋膜,含毛細胞、支持細胞 (B)科蒂氏通道(Corti’s tunnel)內含內淋巴 (C)毛細胞與支
- 24 下列有關聽神經纖維的敘述何者正確?(A)低頻音刺激放電的聽神經纖維位於聽神經的外圍 (B)高頻音刺激放電的聽神經纖維位於聽神經的中心部 (C)刺激音強越大則聽神經纖維放電振幅(amplitude
- 15 聲源至 A 點的距離是 B 點的 4 倍,若 A 點測到的音強為 60 dB SPL,則 B 點的音強應為下列何者?(A) 80 dB SPL (B) 100 dB SPL (C) 72 dB
- 1 有關立法委員免受逮捕權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賦予立法委員免於逮捕權之目的,在於限制司法權之行使,即使立法委員拋棄此權利,亦屬無效(B)觸犯刑法而為現行犯之立法委員,亦受免於逮捕權之保障(C)
- 42 根據動物實驗雙側聽覺皮質遭破壞時仍保有下列那一種辨識能力?(A)音源定位(sound localization) (B)連續音時序(temporal pattern of a tonal seq
- 34 下列構造的內含液體何者鉀離子濃度高於鈉離子?(A)球囊(saccule) (B)前庭階 (C)鼓階 (D)科蒂氏通道(Corti’s tunnel)
- 25 下列有關最小可聽角度(minimal audible angle, MMA)的敘述,何者錯誤?(A)以方位論,在 0 度角方位時,MMA 最小 (B)混淆錐區(cone of confusion
- 16 聲波物理量中的振幅(amplitude),與下列人類聽覺的感官,何者最為相關?(A)響度(loudness) (B)音高(pitch) (C)音質(timbre) (D)節奏(rhythm)
- 下列化合物命名縮寫何者有誤? (A) (B) (C) (D) (E)
- 43 根據平方反比定律(inverse square law),小明在距離固定音源 1 公尺測得一聲音音強為 90 dB SPL。請問需距離音源多遠,音強才會降至 72 dB SPL?(log102=
- 35 行波理論是下列那兩種構造的相對運動會產生剪力(shearing force)扭曲毛細胞上方的纖毛束,造成毛細胞與神經放電? (A)前庭膜(Reissner’s membrane)與基底膜 (B)
- 26 以第 3 型聽力儀(Type 3 audiometer)的標準設置,輸出 1000 Hz 的純音,可接受的頻率範圍為下列何者?(A) 990~1010 Hz (B) 980~1020 Hz (C
- 17 一個 2000 赫兹(Hz)的純音,其週期(period)是下列何者?(A) 0.0002 秒 (B) 0.002 秒 (C) 0.005 秒 (D) 0.0005 秒
- 2 下列有關音韻歷程治療法(phonological process therapy)的敘述,何者錯誤?(A)若個案無法發出目標音,需先以傳統動作法引導個案發出正確音 (B)透過最小配對詞組來進行訓練
- 44 聲音音壓級由 30 dB SPL 降為-10 dB SPL 時,請問以物理單位 μPa(pascal)的音壓應為原音壓的幾倍?(A) 1/40 (B)-40 (C) 1/100 (D) 1/10
- 36 以寬帶噪音(wide-band noise)與純音刺激聽反射(acoustic reflex)的結果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純音刺激之閾值較高 (B)純音刺激沒有適應(adaptation
- 27 ANSI S6-2004,對於聽力檢查儀(audiometer)輸出音量的線性(linearity)特性要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聽力檢查儀每次以 5 分貝級距(dB step)調整
- 18 一般定義殘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是指聲音於聲場內反覆吸收反射至音強降低多少分貝所需的時間? (A) 10 分貝 (B) 20 分貝 (C) 40 分貝 (D) 60 分貝
- 3 下列何者不是語言治療師必需知道典型發展孩童語音發展先後順序的理由?(A)才可判斷個案孩童的表現是否有異常 (B)才可決定語音異常的介入目標 (C)才可向家長說明個案孩童如何在家練習 (D)才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