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阿信使用量筒裝某液體,測量其質量與體積之關係,他的記錄如下表。
49.某液體的密度為多少 g/ cm3 ?
(A)19/15
(B)23/25
(C)27/35
(D)4/10。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 )如右圖為 1 公克水的體積與溫度的關係,湖中生物在冬天不會被冰凍,可存活的原因,與水在 4℃的何種性質有關?(A)密度最小,體積最小 (B)密度最小,體積最大(C)密度最大,體積最大 (D
- 已知某固體在30℃時,每100公克的水中最多可溶該固體25公克,則右表中甲、乙、丙三試管在30℃時溶液濃度大小關係,何者正確?(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
- 科學家歸納出最常用的基本物理量為 (A)長度、密度、時間 (B)長度、質量、面積 (C)質量、時間、溫度 (D)長度、質量、時間。
- 附表為某次地震紀錄摘要表,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斗六市的震度最小 (B)震央與震源的距離為6公里 (C)臺南市的地震規模為3級 (D)南投縣合歡山與金門的地震規模不同。
- ( )(1)冰塊熔化成水 (2)食物消化 (3)光合作用 (4)奶油凝固 (5)麥磨成麵粉 (6)鞭炮爆炸,以上屬於物理變化的有哪些? (A)4 (B)3 (C)6 (D
- 在定溫下,甲、乙、丙三燒杯,分別盛水50毫升、25毫升、20毫升,各放入食鹽25公克,分別充分攪拌後,三燒杯內均有未溶的食鹽。於丙中再加入25毫升的水,再充分攪拌,丙中仍有未溶的食鹽,則三燒杯內
- ( )有A﹑B兩物體,A的質量為B的3倍,B的密度為A的倍,則A的體積為B的?(A)12倍 (B)倍 (C)倍 (D)倍
- 酒瓶上標示「酒精濃度40%vol」含意為何?(A)每100毫升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毫升數 (B)每100毫升的溶劑中所含溶質的毫升數 (C)每1公升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毫升數 (D)每100公克的溶
- 25%的糖水溶液60公克,需要再加入多少水,才能使糖水的濃度變為10%? (A)5公克 (B)45公克 (C)90公克 (D)5公克。
- 將一材質均勻的木塊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兩塊,請問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正確?(A)若兩木塊質量比 4:3,則體積比為 3:4 (B)若兩木塊質量比 4:3,則密度比為 4:3 (C)若兩木塊體積比 4:
內容推薦
- 151 駕車起駛時,應讓行進中之車輛、行人優先通行。(A)O(B)X
- 【題組】承上題,此時小芬還能看到全身的像嗎? (A)可以,因為與鏡子的距離無關 (B) 可以,但是像跟著距離縮小了 (C) 不行,因為此時沒有足夠反射的空間 (D) 不行,因為像放大了 圖四
- 以下有關光學儀器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置於平面鏡前方,一定成實像 (B)物體放在凹透鏡的焦點與兩倍焦距之間時,可成一實像 (C)物體與凸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可成一倒立縮小的像 (D
- 小英測量教室的長度 95cm,若此測量值是正確的,試問她所用的測量工具其最小刻度為何?(A)1mm (B)0.1cm (C)1cm (D)10cm。
- 試問 1 奈米等於幾公尺? (A)1/1000 (B)1/1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00。
- 有關動機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A)人本論鼓勵學習者發展潛力與重視外在動機(B)行為論主張運用增強來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C)社會學習論認為學習者透過觀察與模仿,可提升學習動機(D)認知論
- 餐桌上有 2 杯一樣多的蘋果汁,媽媽將其中一杯蘋果汁倒入另一個比原來高且瘦的長頸鹿杯子中,這時小明搶著要喝長頸鹿杯子的蘋果汁,小玲覺得沒關係,反正 2 杯蘋果汁一樣多。根據皮亞傑(J. Piage
- 張老師在進行教學時,經常會提供學生與其原有知識「矛盾的訊息」,讓學生探究其原因,並提出解釋。下列何者較能詮釋張老師的目的?(A)提升學生的近側發展區(B)引發認知失衡,形成基模的調適(C)透過同儕
- 下列何種做法較不符合維高斯基(L. Vygotsky)的認知發展論?(A)鼓勵學生的私自話語(private speech)(B)提供學生學習的鷹架(scaffolding)(C)重視學生在他人協
- 下列哪些條件存在時,較會讓學生減弱其內在動機?甲、來自重要他人的肯定乙、學生預期任務達成後有獎勵丙、獎勵品是具體的,例如金錢或是分數丁、非具體獎勵品,例如稱讚或是微笑(A)甲乙 (B)甲丙 (C)
- 小華在唸唐詩時,為增加記憶,不僅大聲朗誦,也抄寫一遍,更對唐詩內容涵義加以瞭解。下列哪個原則最符合小華所使用的策略?(A)意元集組原則(chunking) (B)運用複習原則(reviewing)
- 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要好好讀書喔!以後才能找到好工作,賺到很多錢」。試問這種把接受學校教育視為一種經濟性投資的想法,較符合下列何種資本的概念?(A)象徵資本 (B)文化資本 (C)社會資本 (
- 史教授原本任教於英國某所大學,後來應聘到臺灣一所大學任教。此說明較符合下列何種社會流動?(A)從流動的代距來說,是代間流動(B)從流動的方向來說,是水平流動(C)從流動的人數來說,是群體流動(D
- 小明是籃球校隊隊長,也是班上風雲人物,不過他的成績不好,考試常不及格。有次上課時,李老師點名要他回答問題,他因為答錯而被李老師說了一些失望的話。為此,小明開始慫恿班上同學反抗李老師,使得師生關係
- 當前世界先進國家都強調學校在教學之外,尚應兼負有關學生福利與身心健康的責任。由此觀之,臺灣許多學校除了供應營養午餐外,也定期幫學生進行健康檢查。這樣的學校作為,主要顯示下列何種教育功能?(A)傳
- 下列敘述何者較屬於精緻型符碼(elaborated code)的句子?(A)這朵玫瑰花香氣撲鼻,真是令人喜歡它(B)我爬過玉山,爬喜馬拉雅山絕對沒問題(C)那個人經常開高檔轎車,一定是千萬富翁(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淺源地震只發生在張裂性板塊交界帶,深源地震只發生在聚合性板塊交界帶(B)帶有海洋地殼的板塊隱沒時,受到高溫高壓作用發升熔融,再度噴發時會形成安山岩(C)古生代的代表化石
- 如右圖五,甲、乙、丙三點於一平面鏡前,E 點為眼睛所在處。依光的反射定律,眼睛可從平面鏡中看到哪幾個點的像?(A)丙 (B)甲、乙 (C)乙、丙(D)甲、乙、丙
- 住在20樓的亭亭正在燒開水,當水快滾時,忽然發生地震,則他哪一項反應動作可能招致危險?(A)關掉瓦斯和電源 (B)遠離滾燙的水 (C)奪門而出,搭乘電梯 (D)找軟墊保護頭部。
- 柏拉圖(Plato)有名的「洞穴寓言」在教育哲學裡可理解為下列何種主張?(A)教育可提高人類的文化水準 (B)學習是人與大自然互動的結果(C)教育在協助人們獲得真正的知識 (D)教育目的在於培養
- 根據盧梭(J. -J. Rousseau)的教育觀,發現兒童有不當的行為時,應如何處置?(A)當下責備並處罰兒童 (B)引導兒童理性反省自己的行為(C)指導兒童瞭解文明社會的行為規範 (D)適度
- 陳老師教學認真是家長公認的優良教師。但有部分同事對其傑出表現常有微詞,認為已造成其他教師極大的壓力。下列何種非正式團體的規範最能說明這種現象?(A)維護教師群體利益,對全校教師要「忠誠」(B)強
- 下列哪一項敘述屬於實用主義的教育立場?(A)閱讀偉大經典才可掌握真理(B)教育內容的選擇與安排必須符合學科領域標準(C)教師是學科專家應全程主導教學過程,以免學生浪費時間(D)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
- 張老師認為,網路上提供的知識訊息雖然豐富,但都是一些變動不居、缺乏組織與恆久性的資訊,只有學校課本中所提供的核心知識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張老師的教育哲學觀點接近下列何者?(A)經驗主義 (B)永
- 下列何種說法,符合傅科(M. Foucault)的規訓權力理論?(A)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自我實現(B)監督與考試是教育的重要手段(C)課程知識不應該是權力運作的產物(D)學校的日課表主要是一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