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下列關於重要性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A) 金額大到足以影響決策者之判斷
(B) 只有重要性的項目才須入帳
(C) 不重要性之項目可不必嚴格遵守會計原則
(D) 重要性項目需考慮其成本效益
(A) 金額大到足以影響決策者之判斷
(B) 只有重要性的項目才須入帳
(C) 不重要性之項目可不必嚴格遵守會計原則
(D) 重要性項目需考慮其成本效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財務會計準則第六號公報中所定義之關係人不包括下列何者?(A) 企業採權益法評價之被投資公司(B) 對公司之投資採成本法評價之投資(C) 公司之董事長或總經理之二等親以內親屬(D) 公司之董事、
- 預收收入中,已實現部分應轉入下列哪一個帳戶?(A) 資產(B) 負債(C) 費用(D) 收入
- 會計資訊應具備兩項最主要品質為?(A) 可靠性與一致性(B) 攸關性與可靠性(C) 一致性與比較性(D) 重要性與一致性
-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業主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四種主要財務報表中,屬於靜態報表者有:(A) 一種(B) 二種(C) 三種(D) 四種
- 下列何項屬於靜態分析?(A) 計算本期流動資產較上期增減之金額(B) 計算本期流動資產占基期流動資產金額之百分比(C) 計算本期流動資產占總資產之比率(D) 計算本期期末流動比率並與同業其他公
- 下列何者非財務報告分析時之限制?(A) 各公司所採用會計方法未必相同(B) 沒有固定資產現值之資料(C) 無法做量化的分析(D) 會計個體前後期不一致
- 立大公司在共同比財務分析中,若比較基礎為資產負債表者,應以何項目做為 100%?(A) 負債總額(B) 股東權益總額(C) 資產總額(D) 固定資產總額
- 共同比資產負債表係以下列何者為總數?(A) 資產總額(B) 負債總額(C) 股東權益(D) 收益
- 下列對比較分析之敘述,何者正確?(A) 銷貨增加表示獲利一定增加(B) 比較分析應考慮物價變動之影響(C) 負債增加為不利經營之現象(D) 擴充廠房必須發行新股籌措資金
- 如圖為可繞 O 點轉動的木棒,三拉力 F1=F2=F3,所生的力矩分別為 LLL3,則下列何者正確?(A) L1>L2>L(B) L1=L2=L(C) L2>L1>L(D)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為虛帳戶?(A) 資產(B) 收益(C) 業主權益(D) 負債
- 會計師查核報告的意見種類不包括:(A) 無保留意見(B) 保留意見(C) 同意意見(D) 無法表示意見
- 下列何項不會出現在企業的損益表?(A) 會計原則變動的累積影響數(B) 庫藏股票(C) 存貨跌價損失(D) 外幣兌換損失
- 何種科目不在資產負債表中?(A) 資產(B) 負債(C) 業主權益(D) 本期淨利
- 一比率欲於財務分析時發揮用途,則:(A) 此比率必須大於 1 年(B) 此比率必可與某些基年之比率比較(C) 用此計算比率之二數額皆必須以金額表示(D) 用此計算比率之二數額必須具備邏輯上之關係
- 無論現金是否已收付,只要有交易事實存在而有責任或權利的發生,就應記帳是指:(A) 現金收付基礎(B) 混合基礎(C) 權責發生基礎(D) 聯合基礎
- 計算各期某項目與基期相關項目之百分比關係,是屬於下列何種分析?(A) 比較分析 (B) 比率分析(C) 結構分析(D) 趨勢分析
- 下列何者不是財務報表使用者?(A) 短期債權人(B) 稽徵機關(C) 審計人員(D) 以上皆是
- 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會計科目均為:(A) 實帳戶(B) 虛帳戶(C) 混合帳戶(D) 實帳戶、虛帳戶皆有
- 「相同企業不同期間或不同企業相同期間的類似資訊能夠互相比較對資訊使用者才有意義」,係指會計資訊的品質特性之:(A) 完整性(B) 攸關性(C) 可行性(D) 比較性
- 下列何者通常並非財務報告分析人員常用的工具?(A) 趨勢分析(B) 隨機抽樣分析(C) 共同比分析(D) 比較分析
- 資產負債表中大部分項目都是以歷史成本作為評價基礎,主要的考量是因為歷史成本的資訊具有下列何種特性?(A) 決策攸關(B) 可靠性(C) 可衡量性(D) 永續經營
- 下列何者為比較財務報表分析的限制?(A) 前後兩期營業性質不同無法比較 (B) 前後兩期會計方法不一致無法比較(C) 前後兩期物價水準不一致無法比較(D) 以上皆是
- 達梭公司將年底長期投資以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入帳,其符合?(A) 一致性 (B) 保守穩健原則(C) 成本效益原則(D) 配合原則
- 財務報表分析中,對同一項目作不同時期增減的分析比較,稱為:(A) 橫向分析(B) 縱向分析(C) 整體分析(D) 個體分析
- 下列何者為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一個步驟?(A) 計算各項比率(B) 研讀財務報表的附註(C) 閱讀會計師的查核報告(D) 確立分析的目的
- 決定一財務報表資訊是否具有「重要性」的標準,通常是看該項資訊是否:(A) 影響企業的總資產金額(B) 影響企業的盈餘金額(C) 影響一個正常投資人的專業判斷(D) 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
- 下列何者比較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A) 比率分析(B) 比較分析(C) 趨勢分析(D) 以上皆是
- 在比較損益表中,以實際數與同一項目的預算數相比較,稱為:(A) 絕對數字比較法(B) 絕對數字增減變動法(C) 增減百分比法(D) 差異分析法
- 比率分析是就財務報表中具有意義的兩個相關項目計算比率,並將該比率與下列何者相比較,以評估企業財務狀況及營業結果?(A) 過去的比率(B) 事先設定的標準 (C) 同業的比率(D) 以上皆是
- 一般而言,投資人在選擇投資計畫時:(A) 應選擇風險最高的計畫(B) 報酬率最高的計畫通常風險程度較低(C) 報酬率最低的計畫通常風險程度較低(D)風險程度和報酬率之間並無關係
- 財務報表資訊有下列哪些特質時,可以增加報表資訊的可靠性(Reliability)? a.中立性(Neutrality) b.及時性(Timeliness) c.可驗證性(Verifiabili
- 下列何者會影響一家公司的審計風險?(A) 公司所處的行業(B) 公司人事變動情形(C) 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D) 以上皆是
- 所謂「穩健原則」是指在不確定採取何種會計處理方式較能允當表達的情況下,應選擇:(A) 最不可能高估企業當期損益及淨資產的方法(B) 最不可能低估企業當期損益及淨資產的方法(C) 一律以歷史成本
-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 80%具投票權的普通股,甲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合併財務報表中是否應包括乙公司?(A) 是,因為甲持有乙的股權已大於 50%(B) 否,因為甲持有乙的股權未達 100%(C)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