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在車床床台之胚面上劃線,一般用何種塗料?
(A)粉筆
(B)立可白
(C)奇異筆
(D)紅丹液。
(A)粉筆
(B)立可白
(C)奇異筆
(D)紅丹液。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67257
統計:A(98),B(1),C(10),D(4),E(0)
內容推薦
- 中國國家標準規定,表面粗糙度的等級分為(A)16 級(B)15 級(C)12 級(D)10 級。
- 下圖為 FM 立體聲接收機方塊圖,其中 A 空格中之電路名稱為何? (A)立體解調(B)檢波(C)混頻(D)自動增益控制。
- 水管內之積垢可使管徑變小,則其摩擦阻力(A)減低(B)不變(C)增加(D)無關。
- 下列何者不是劃線用塗料?(A)油漆(B)粉筆(C)奇異筆(D)立可白。
- 使用中心衝前,宜先用何種工具施工?(A)劃線針(B)實心衝(C)空心衝(D)尖衝。
- 職業道德必須具備哪一種行為(A)私利行為(B)暴利行為(C)合法行為(D)機會行為。
- 職業道德必須具有哪一種規範(A)破壞(B)強迫(C)倫理(D)投機。
- 20檢查堆高機鏈條的變形量,需將貨叉架提高(A)10~15(B)15~20(C)30~40(D)25~30 ㎜。
- 一般工件為清楚劃出線條,在工件表面上可塗何種塗料較佳?(A)油漆(B)粉筆(C)奇異筆(D)紅丹液。
- 自來水用戶用水量之計算單位為度,每度容積為(A)1 立方公分(B)1 立方英吋(C)1 立方公尺(D)1 立方英呎。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較易於求出圓棒的中心?(A)分規(B)單腳卡(C)平行規(D)角板。
- 下列何種加工方法,其加工刀痕為同心圓?(A)車工(B)鉗工(C)鉋工(D)銑工。
- 屋內龍頭係由屋頂水塔給水,水塔內最高水位與龍頭之高度相差為 5 公尺時,則龍頭處之管內靜水壓力為多少㎏ f/㎝2(A)0.185(B)85(C)5(D)185。
- 自來水管承裝商承攬裝修工作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不得有混接情事發生(B)工程所用材料其規格應符合規定(C)技術員應隨時攜帶工作證(D)承裝商得將登記證轉借使用。
- 進水量為 80m3 /day 要灌滿長 2m,寬 0m,高 5m 水池需要多少時間(A)16 時 25 分(B)15 時 36 分(C)14 時 20 分(D)13 時 45 分。
- 一般劃線的首要工作是找出(A)基準面(B)高度位置(C)長度位置(D)寬度位置。
- 平板上不可放置(A)V 形枕(B)尺台(C)手錘(D)劃線台。
- 深井井水的溫度(A)有氣候性的變化(B)有季節性的變化(C)全年均甚固定(D)有日夜溫差的變化。
- 理想的中心衝角度為(A)10~20 度(B)30~40 度(C)50~60 度(D)80~90 度。
- 下列何種工具不適用在圓棒工件之端面劃線?(A)磁性 V 形枕(B)V 形枕及 C 形夾(C)V 形槽平行箱(D)角板。
- 理想的尖衝角度為(A)10~25 度(B)30~60 度(C)65~80 度(D)90~120 度。
- 下列何者不是劃平行線及垂直線的工具?(A)鋼尺(B)角尺(C)劃線台(D)V 形枕。
- 使用劃線台要輕易的畫出垂直線條,可利用(A)V 形枕(B)標準塊規(C)標準角規(D)標準尺。
- 下列何種工具不是配合鋼尺劃線的工具?(A)分規(B)單腳卡(C)圓規(D)角板。
- 屋內給水管之流速不得超過多少以免發生噪音(A)5 公尺/分(B)5 公尺/秒(C)5 呎/秒(D)0.5 公尺/分。
- 左圖正確之立體圖為 。
- 複合式排氣閥之功能(A)僅能吸氣排水(B)僅能排氣(C)能排氣吸氣(D)僅能排水。
- 有一水龍頭每分鐘流出 9 公升水量,72 公升的水槽需幾分鐘才可注滿(A)7(B)8(C)9(D)10。
- 監控系統發生故障警報時,如果按下確認鍵,但故障已消失,指示燈及警報會呈現何種狀態?(A)故障燈閃爍,警報聲音停止(B)故障燈常亮,警報聲音持續(C)故障燈熄滅,警報聲音停止(D)故障燈常亮,但警
- 依據建築技術規則規定,給水進水管之大小,應能足量供應該建築物內及其基地各種設備所需水量,但不得小於多少㎜(A)16(B)19(C)25(D)38。
- 管路系統試水探漏前,於最高處應裝置(A)排氣閥(B)排水閥(C)止回閥(D)盲板凸緣。
- 水壓 3㎏ f/㎝2,相當於靜水頭多少公尺(A)3(B)30(C)300(D)3000。
- 鉛蓄電池電解液的調配,下列那一種為正確操作方法?(A)將硫酸慢慢倒入蒸餾水中,用玻璃棒拌勻(B)將蒸餾水倒入硫酸中,用玻璃棒拌勻(C)將蒸餾水和硫酸按比例同時倒入容器中(D)將蒸餾水加熱後再倒入
- 下列何者不是自來水管線水壓檢驗之必要器具(A)合格之壓力計(B)加壓設備(C)計時器(D)水準儀。
- 新設給水管路於水壓試驗合格後,通常使用之消毒劑為(A)硫酸鋁(B)次氯酸鈉(C)碳酸鈉(D)氫氧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