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阿七是一位日治時期的臺灣農民,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他的謀生方式?
(A)大量種植番薯透過郊商外銷日本
(B)在街上叫賣自己提煉的樟腦
(C)將自己種的稻米高價賣給洋行
(D)在糖廠的要求下,負責種植甘蔗。
(A)大量種植番薯透過郊商外銷日本
(B)在街上叫賣自己提煉的樟腦
(C)將自己種的稻米高價賣給洋行
(D)在糖廠的要求下,負責種植甘蔗。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總督府為了使鐵路交通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脈,自西元1899年開始,展開縱貫鐵路的延長工程,並陸續增築支線和東部線。請問:下列哪條路線並非當時修築的? (A)宜蘭線 (B)南迴線 (C)臺東
- 翻開臺灣鐵路發展史,從清領時期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對於臺灣交通運輸方面有極大的助益。下列關於臺灣鐵路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丁日昌是臺灣最早興建鐵路的總督 (B)清領時期已完成從臺北到
- 有關臺灣民間俗諺「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解釋,下列何者敘述正確?(A)保障資本家利潤,成就臺灣「糖業王國」 (B)保障收購價格,臺灣蔗農利益始受到保護 (C)壓低採收價格,臺灣人民才可以享受
- 日治時期,八田與一設計建造哪一項水利工作,對臺灣農作貢獻極大?(A)瑠公圳 (B)八堡圳 (C)曹公圳 (D)嘉南大圳
- 在一本介紹臺灣紙幣的書上,有一張如下圖的紙幣,紙幣上印有「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和「臺灣銀行券」等字樣。請問:關於這張紙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是日治時期時的紙幣 (B)由臺灣第一個
- 阿里山小火車在日治時期原本是運送木材之用,時至今日已成為嘉義地區一項重要的觀光產業。請問:阿里山小火車的出現,與總督府的哪項政策有關? (A)專賣制度 (B)金融整頓 (C)林野調查 (D)戶
- 臺灣在1905年進行首次戶口普查,約300萬人,至1940年時近600萬人,增加近一倍的人口,人口的快速增加可以作許多推論,但下列何者推論已經是太過了?(A)日治時期臺灣的糧食充足,足以養活更
- 下圖為西元1896~1906年臺灣財政收支圖,從圖中看來,當時總督府在臺灣的財政收入,經過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便轉虧為盈,收入也逐年增加。請問:此情形的主要原因為何? (A)推動基礎建設 (B
- 由於日本政府在殖民臺灣期間完成了不少基礎建設,為日後國民政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請問:日本在臺灣完成這些基礎建設的主要目的為何? (A)鼓勵日人移民到臺灣 (B)讓臺灣人民感受被日本殖民的好處
- 臺灣在日治時期,產業能夠振興,投資環境能夠改善,基礎建設能夠進行,是因何人擔任民政長官? (A)磯永吉 (B)八田與一 (C)莫那魯道 (D)後藤新平。
內容推薦
- 西元1934年,日本推動臺灣的工業化措施,下列何項建設的完工使得工業動力大幅增加? (A)嘉南大圳 (B)翡翠水庫 (C)石門水庫 (D)日月潭水力發電廠。
- 日本殖民統治不久,總督府確立「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基本經濟政策,臺灣主要的農業生產作物是指何? (A)茶和樟腦 (B)茶和蔗糖 (C)稻米和茶 (D)稻米和蔗糖。
- 一九三○年代以後,日本的南進政策是以何地作為基地? (A)菲律賓 (B)關島 (C)臺灣 (D)越南。
- 日治時期,總督府將「農業臺灣」轉變成「工業臺灣」政策的主要原因為何? (A)人口快速增加 (B)建立詳實的地籍資料 (C)日本對外戰爭需要資源 (D)日本資本家來臺投資。
- 附表為四個年份的臺灣稻米產量和輸出量,西元1938年的產量與輸出量與西元1900年相比,增加的數量幅度相當大,這種情形應與下列何者有關? (A)嘉南大圳的完工 (B)全臺人口數暴增 (C)蔗
- 一九三○年代,日本推動「南進政策」,其目的是希望取得當地哪些資源? (A)石油、橡膠 (B)絲織品、香料 (C)鴉片、香料 (D)稻米、蔗糖。
- 二次大戰末期,由於什麼緣故,造成臺灣的多數生產事業都陷入停頓狀態? (A)發生天災 (B)人口外移 (C)資金不足 (D)美軍轟炸。
- 報載:「高市老年人口 6 萬人,老年比率 91%,高居全國第 3。市府針對銀髮族推出多項措施及政策,包括 22 處日照中心、樂齡學堂、老人共食、交通敬老卡等服務,照顧不同需求的長輩。
- 下列何者不是機器(Machine)?(A)齒輪變速箱 (B)蒸汽機 (C)內燃機 (D)起重機
- 兩個成運動對之機件的接觸傳動,若其接觸點無相對速度產生,則此兩機件為何?(A)滑動接觸 (B)滾動接觸 (C)滾動及滑動接觸 (D)螺旋接觸
- 螺旋線之切線與軸線之間的夾角,稱為:(A)螺紋角 (B)螺旋角 (C)導程角 (D)螺距角
- 統一螺紋其螺紋角度為何?(A) 30 度 (B) 45 度 (C) 60 度 (D) 75 度
- 每吋 8 牙之單螺紋,當其旋轉一圈時,則其導程為何?(A) 1/8 吋 (B) 1/4 吋 (C) 4 吋 (D) 8 吋
- 有關一螺栓標註 M 20×3×40 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螺栓公稱半徑 40 mm (B)螺栓公稱直徑 40 mm(C)螺栓之螺距 3 mm (D)螺栓之長度 20 mm
- 墊圈為螺栓或螺帽與承座平面間襯墊,下列何者非屬墊圈的主要功能?(A)增加受力面積 (B)保護工作表面(C)防止螺帽鬆脫 (D)機件容易清潔
- φ12 mm 中級平墊圈的標註中,其中“12 mm”代表下列何者?(A)公稱內徑 (B)公稱外徑 (C)公稱厚度 (D)公稱長度
- 平鍵 16×8×20 mm 單圓端中,其中“16 mm”代表下列何者?(A)高度 (B)長度 (C)寬度 (D)直徑
- 下列何者非屬銷的主要功能?(A)防鬆 (B)定位 (C)傳動 (D)清潔
- 下列何種機械元件能夠吸收突然施加負載的能量?(A)彈簧 (B)軸承 (C)連桿 (D)齒輪
- 若一螺圈彈簧(helical spring)的螺圈半徑為 18 mm,而其線徑為 6 mm,則其彈簧指數(spring index)為:(A) 3 (B) 6 (C) 9 (D) 12
- 軸元件的定位分為徑向定位與軸向定位,如此可避免軸旋轉時元件任意移動,同時避免元件的磨損,下列機件非控制軸向定位是何種零件?(A)扣環(snap ring) (B)定位銷(pin) (C)平鍵(f
- 比較滑動軸承與滾動軸承,下列何者為滑動軸承之優點?(A)安裝容易 (B)摩擦損失小(C)可長時間連續轉動 (D)適合高速轉動
- 當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愈大時,其所傳遞的功率會:(A)相同 (B)變小 (C)變大 (D)無關
- 下列何者為帶輪傳動之優點?(A)轉速比正確 (B)適合兩軸間較長距離之傳動(C)使用壽命長 (D)動力損失小
- 欲傳動之二軸相距較遠,且速比又需正確時應使用何種傳動?(A)皮帶輪 (B)繩輪 (C)鏈輪 (D)齒輪